征战天下(女穿男)(69)

作者:爱杰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果然村民们看见这陌生人都自主的围着他们,找了几个腿脚快的汉子去喊村长, 就拿着手上的家伙式指着他们问:“兀那汉子们,交出革命军凭证。”

在不流通的这世道,哪怕是一个陌生人都引起整个村落的紧张和目光, 更别说这群30多个年轻力壮勇猛的汉子们, 都是满眼的凶意。

另李俊没想的是, 一刻钟后前来的村长居然是一个跛着脚的年轻小伙, 身后还有一看就是保护他的青年。

这穿着极为严肃板正,看年纪方面都比李俊小的样子,也是李俊不刮胡子、头发随意一绑的略微显得埋汰些,至于其后面的汉子们, 胸前毛都大喇喇的漏出来更是不着调的样。

幸好看着李俊身上的令牌和流动证明,在年轻村长的笑意解释下,村里的人们都是放下武器, 只是眼神倒是好奇了。

这看起来确实挺壮实的, 但是真的有村长夸的那么厉害吗?什么大人物特意招收的人才啊, 真想比试比试。

在打谷场李俊一面跟回答着村民的好奇问话,一面手头上给打着黄豆,这都是晒干了的很好打,一棒子打下去, “咔咔”的从干瘪豆荚中掉出。

这刚收获的黄豆要是天气毒的话,只需晒上三、四天就可装入袋子,用新豆磨出来的豆汁那叫一个鲜啊,异常浓郁。

至于豆渣也可以做多种用途,除了人干煸吃;还可以把猪、牛等骨头磨碎掺在一起,在加上一点点细盐对于畜生就是最棒的养膘精料。

不上战场的时候只是青草,为了防止没劲,只是隔些日子喂点淡盐水就可。

要不说这打仗,光是马匹就是烧银子的无底窟窿,连人都差远了的待遇。

闲聊中知道庄子里有两家会做豆腐手艺的人家,细滑白嫩醇香····村民们都边夸着边留口水;也知道这村长原来是立功受伤转业的,因为只是跛脚,所以分配了当村长,清一色的都是满眼夸赞和尊敬,这在村民中很是威望啊。

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围绕在外面玩打石子,躲猫猫,扮演革命军和坏蛋等等游戏,红色的脸蛋,出溜的鼻子,随意用手背一擦,换来的就是母亲的责骂,转脸又笑嘻嘻的不当回事。

光着脚丫子踩在土地上,鞋都扔在边上,图玩的畅快,这一幕看的人哈哈大笑。

听着那边老媪们对一个明显怀着孕的妇女说着,儿子两个了,这胎希望是个女娃娃。

妇人一边检查着完,就把枝条绑起来,这个晒干了可以烧火。

空闲下来的手就放在自己的大肚子上,满脸笑意的说道:“俺也想啊,他爹做梦都是女娃娃呢。”

这话一出,整个谷场里无论男女都捧腹大笑,其中有个男人是满脸的恼羞成怒,不过仔细一看也没有真生气的意思,这肯定是其丈夫了。

李俊他们都是满脸的不可思议,自古这添丁进口的意思不言而喻,男娃娃是香火传承,女娃娃只是多张嘴吃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在这世道,活不下去首先卖的都是女丫头。

童威直接开口问道:“这为什么想生女娃娃啊?”

只听村民们七嘴八舌的抢先说道好几个好处,李俊这才明白,原来这革命军治下完全的取消人头税,就是你生多少个孩子都不用交税了。

土地纳税,人丁纳赋,自古有之,哪怕你穷的吃不起饭,每生下一个娃娃都要交2两银子,所以这从车朝以来瞒报人口是常识,更是极为普遍的事情。

朱远知道这古代的弊政,所以每每解放一地,新上任的村长都是先把革命军的政策通读到每一个百姓牢记在心里。

那些躲在深山里的,户籍上没有的人口,只打劫财物、不伤人,混口饭吃的义匪等等也都下山后,一一出现在了革命军的新户口本上。

那些妇人们还说道诞下女娃,军队里的妇联会亲自上门给两尺红布、还有一坛子清酒呢,男娃则是什么都没有。

村庄处处都是横幅,“妇女能顶半边天”。

李俊这疑问更多了,那这没有人头税,生女娃还这么多好处,革命军每亩田税是不是得更高啊?

只见都摇摇头,嘴上轻松笑道没有没有,他们讲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就是按照每人手里的田地多寡来交税,多的自然交的多,少的自然交的少。

至于多,也是有数量的限制,超出1万、3万亩田地,分别是几倍到10倍的田亩税,最高名下只能有5万亩,那就得交十几倍甚至20倍,完全的真是得不偿失。

别说租给佃农挣钱了,你就是倾家荡产都交不起税收。

不像以前达官贵人、有功名的书生们等等都不用交税,在革命军治下,当官的跟百姓只有职务区分,却没有阶级的分别!

李俊目瞪口呆、恍然大悟,这朱大帅到底是不是人啊,或是天上星宿转世!

他就算见识不够,也知道这个政策是多么福延后代子孙。从此以后,无地少地的贫苦人家就能活的轻松啊。

朱远也觉得这个政策推行,幸亏是在乱世,这个政策才能没有引起轩然大波,你们想平平安安的来我治下过日子,就得守我的规矩,若是不想,那就别来。

这外面的日子时时刻刻都担惊受怕、朝不保夕,不知道哪一天就死的悄无声息、不明不白,这什么规矩都是小意思了。

若是真等到天下太平了在执行,想想脑海中历史上读书人对雍正的诋毁,就知道有多么恨之入骨。他们怎么可能吐出得到的利益,更别说这是股多么庞大的势力!

到时候,哪怕是新兴的权贵都得肉疼,人一旦习惯了当是自己的,根本不会去想从什么时候开始。

晚上,跟村民们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顿大锅饭的李俊他们睡了个香甜的美梦。

在梦中,他们意气风发,得大帅青眼,被予以重任!

---------郸城,郡守府

荀彧今天心情掩饰不住的高兴,一早儿起来借着在书房看书以掩盖,伺候他的下人也是笑而不语。

因为他的去信和效忠,直接让两大世家也是站在了革命军的战车上,所以不光龙南的琅琊王氏,就连谢氏祖、于氏祖都把整个所在郡的,山川河流、物产、赋税、盐铁金银等矿脉、粮仓等等都仔仔细细的写成文件。

荀彧一禀告大帅,大帅直接让身边的朱超营长带队,另有锦衣卫随身护送,亲自去往迎接,前些日子飞鸽传书估摸着昨个今天就能到。

江南谢氏来的是长房嫡长子-----谢安,他的父亲是荀彧母亲的亲哥哥,血脉极近的表哥。

两人小时关系极亲密,哪怕是在晋王府时,虽然后来改成个天王府,也都是书信不断。

想想都好几年没见了,书信也是间隔越来越长的时日,这真是有点忐忑。

不过令他惊讶的是,没想到琅琊王氏前来的,居然也是长房一脉的嫡长子------王羲。

这可是鼎鼎大名,听闻文武双全、琴棋书画、领兵作战等等都是佼佼者,可谓是无所不精,无所不通。

龙南郡的龙南城能够在乱世之中安稳而立,多亏了此人领兵防守。

哪怕是乱贼流寇们觊觎龙安城,曾经联合一起攻城,都被这个王羲计谋频出,逐一而破,守了3个月城池,乱贼们就一哄而散,没了打下城池的心思。

肯定也是有这些草寇都是乌合之众,本就互相之间不信任的关系,粮饷不能自足,临阵不知军法,就是指望一股气,胜仗一拥而上,一败就一哄而散,作鸟兽散。

当然,在他心里,表哥肯定更高于其一筹。

看着外面已经有了一丝亮光,荀彧把蜡烛吹灭,洗漱一番就到了前院。

果然,大帅他们已经开始做热身运动了。

萧何一见他来就浅笑道:“听下人说你这一晚上没睡好,刚才才把蜡烛吹灭。”

朱远点头温和道:“你晨练完,吃点早饭,再去睡个回笼觉吧,脚程来计算得等下午呢。”

荀彧心一暖,“上位,我睡了一晚上,只是早晨天不亮就睡不着了,并没有一夜不睡,不用担心。”

看其神色兴致高涨,眼中也没有疲累、血丝等状,朱远爽快道:“行吧。”

辰时吃完早饭,到了书房,给他们看胜四的信件。

龙南郡内,除了凯旋、长胜、白起他们把掌控着的地盘是了如指掌。至于以外的山川河流,各种矿脉,村庄地形,百姓多寡····是两眼一抹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