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599)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比如说吧,手机,每一代新手机出来你都想换个新的吧,即使你的苹果6还好好的,但是7出来的时候呢,你还是想迫不及待地想换个新的。

这个时候,你是为它新加的功能买单吗?肯定不是,苹果手机所有的功能,平时我们用到的连120都不到,其实就是为了好看、为了新颖、为了漂亮。

更确切点说,一个商品能提升的价值空间就是设计感。

伦敦商学院的研究就表明,每增加1%的设计投入,公司的销量和利润就会平均增加4%。

比如说汽车行业,宝马的设计总监就说,我们生产的根本不是汽车,是一件艺术品。福特公司也宣称,现在福特汽车马力早已让位给了风格,用户就是在为设计买单。

就连美国政府部门也在追求设计,2004年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了使用多年的12号等宽字体,换了一种14号新罗马字体。为啥?因为新字体看起来更显得工整美观。

所以审美是一种重要能力,所谓审美就是靠直觉提取优化信息的能力。

人的这种能力是机器取代不了的,在未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一定不是更便宜、更好用的,一定是更美的,只有对美有所感悟,才能脱离价格战在更高的领域里奔跑。

不过,我个人理解,美不单单是从视觉上的。它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

美妙,美味……就是耳朵和味蕾上的美。

那说到这儿,怎么去锻炼这种设计感呢?

我目前能想到的唯一的提升方法就是多看,多听,多感受。

比如说多看,用手机把平时生活中碰到的觉得丑的东西都拍下来,想想到底哪儿丑,哪儿不方便,要是让你做,你会设计成什么样。

然后把你觉得美的东西也拍下来,想一想哪个点打动了你,哪个元素吸引到你,如果让你设计,怎么设计还可以更完美一点?

还有就是多去参观一些创意博物馆,多看一些设计杂志,多观察生活,慢慢地,设计感就会被培养出来。美,是需要不断地接近和陶冶的。

其他方面的美也是如此。如果你们想到了什么好的方法,也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考讨论一下。”

康旭明首先发言,“我个人觉得就是多接触,多模仿,再创造属于自己的。就好像,我们小时候最开始学习写字一样,那时不也是为了让字美吗?

可惜那个时候,都是会写就行,至于好不好看,认得出就行;就更别提什么属于自己的创新了,那是书法家才干的事。”

青云飞把怀里的小七换了个姿势,说,“这点我也认同,现在,写字好看的人,录个小视频还能获得奖励呢。”

尧里瓦斯则说,“我觉得还是先说说接下来其他的,到时候再融会贯通。”

楚丽华看向大家,“如果你们也这么认为,那我就继续借花献佛了。反正我这些理论也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见大家都点头,楚丽华就接着说,“那我就接着说说第二个,娱乐感吧。

这里我说的娱乐感,并不是说会讲一个笑话段子,就会娱乐了。而是说把娱乐像基因一样侵入到血液中,侵入一个公司的文化中,产生娱乐感。

娱乐精神搁到以前基本上都是和不务正业画等号的,是正经工作之外的消遣。

刚才说过的福特汽车公司的亨利·福特就说过,工作就要好好工作,玩耍就要痛快地玩耍。

看,工业时代都是要把娱乐和工作分开的。福特的工厂以前有一个规定,就是不准员工笑,你笑一下可能就会影响整个流程的发展。

这都是有案例的,1940年福特公司的一位叫做约翰·盖洛的高管被解雇的原因就是他和同事笑了一下,结果把生产线延误了大概半分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以前一定要严肃工作,但是现在呢,情况不一样了。如果不懂幽默,那人际关系可能就不是特别好;大家都会更乐意和有幽默感的人一起玩耍,而不是嘴里说话总是带刺的,对吧?

哪怕是服务行业,如果没有娱乐感,那用户可能就不会买账,好玩基本上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了。

现在这个时代新鲜事太多了想要吸引人的注意力,就得磨炼自己的娱乐感。”

第802章 酒和故事是有渊源的

一个楚丽华还不怎么熟,记不住名字(这边有些人的名字实在太难记住了)的小个子小声问,“我就是天生比较严肃该怎么办呢?我也不会讲笑话。”

——“这不奇怪,因为你习惯了用左脑思维了。左脑会控制你的逻辑,让你遇到任何事都直线性的思考。

但是幽默呢,恰恰把这种直线性的思考突然打断,突然拐了一个弯,这就需要用右脑去思考。

如果你以为一定要有这么一个事你才会笑,那就错了,笑其实也可以没有理由。

你看小孩每天笑好多次,他要理由吗?他不需要,他就是莫名其妙地就笑了,只要他笑,旁边的人也会被逗得很开心。

我们家小七的笑,就超治愈的。笑是很有感染力的。

以前印度有一个组织,里面的成员每天早上练习大笑,就是没有任何理由,先笑一会儿再说。

听起来是不是很怪?但笑完之后,他们都说一整天都心情很好,而且精力充沛。

所以这个笑的作用和瑜珈、冥想有一样的效果,就是把脑袋放空,让大脑减轻压力。

说这些只是希望能把娱乐感重视起来,别再把它当作工作之外的消遣,而是要把它融入生活,把它当作让工作做得更好的必需品。

不过,笑虽然可以没有理由,但是也不能娱乐与众,独乐于己。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才好。

我们家青先生就是一个以笑为乐的反面教材,他的笑,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他的理念就是众乐乐不如独乐乐!

这样的想法于他自己是好的,就是苦了身边人呐!”

前面还笑眯眯逗乐小七的青云飞,听到这里,瞬间脸色就变了。

孟宪祥赶紧为闺蜜打call,“要不是有人毫无底线的惯着啊!这臭毛病早就改了。”

一句话,青云飞马上雨过天晴,嘴角上扬了。

感觉气氛缓和,楚丽华赶紧接着说,“接下来,我说说第三种意义感。这个意义感概念一听很虚,有种假大空的感觉。

其实,意义感就是对应的‘马斯洛需求定理’的最高层,自我实现。在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一个人是不会去关注意义这个东西的。

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赚钱就是最大的意义,哪还有空去想意义这个事?但是如果达到了一定层次以后,意义这个东西就变得很重要了。

那时就是你做的事被不被别人需要,有没有价值,你能不能把你做的事和一个伟大的东西联系到一块?

在未来,意义感会变得更为重要,所有有才能的人都会追求自我实现,要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意义是你自己定义出来的,你要说有,那它就有,你做什么都有意义;你要说没有呢,也没有,我们地球都迟早要爆炸的,什么事都没有意义。”

——“哈哈哈,你这是危言耸听啊!那怎么才能找到意义感呢?”

——“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意义感通俗来说,就是学会把自己做的事嫁接到一个很伟大的目标上。

比如说,如果我,如果按工作来说的话,就是个读书了转述给大家听的说书人嘛。

这个工作古往今来都有人在做,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如果想,这个事呢,可能为大家带去知识,可以帮大家快速地学习,节省大家的时间,有可能是改变传统学习习惯的一个事业。

甚至,以后我们每个人一个星期读一本书,对,我们的阅读速度肯定快不了;但是,读了以后,我们一起分享心得体会。是不是就会相当于每个人每个星期掌握了七本书的知识呢?这事,一想想就很有意义啊!

这么一想,真有这么一天,我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了。所以,意义是自己给自己找的,需要自己赋予。”

——“这说好听点叫意义感,其实不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我感觉良好嘛!”

青云飞马上抬扛。

——“看,我的杠精先生解释的,是不是比我说的还通俗易懂。其实呀,就是每个人都不要看低自己。李白大牛不是说了吗?天生我才必有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