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求生欲[快穿](175)

而梁王因此而更改国姓,更让人鄙夷不堪。

——当然,他们也不会明着展现自己的厌恶轻视,以免失去一位盟友。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梁王就似闹着玩一般,将国姓再次改了回去,并迎来了原本的四皇子曲清星,封为征战的将军之一。

这些变动于溟灵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或许也是有影响的……比如加快了溟灵君王御驾亲征的步伐,并且,带上了他那位君后。

武林与朝廷的关系向来非常微妙,但至少维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溟灵的强大,不仅搅浑一池水,也让这条默认规则的平衡抵达最岌岌可危的地步。江湖上几个顶尖的一流高手,加入了诸国的阵营当中掠阵,并且目标明确,瞄准了那些溟灵将领——

大战当前,将领若被擒被杀,自然极伤士气。

尤让人担忧的是,溟灵的武将虽功夫不差,有指挥点将之才,但是对比起专司练武的江湖人士,还是差了不止一步。

这些担忧直到战场上,出现一名青衣的剑客为止。

他是溟灵那方的人。

戴着斗笠,穿着绝无门派特征的绸缎锦衣,用的剑和武功路数,皆看不出来历。

但是他的剑法,却异常高超。

最开始名声没传出去,是因为那些敌方的武林人士,都叫他杀了。

那般瘦削身形,修长的五指,文弱的好似一个王族公子,又或是世代书香的读书人。

极难让人想象到那一柄剑下,有多么令人侧目的威能。好像旁人也预料不到这名剑客诡谲无情,数里外便可夺人性命。

他是肆无忌惮的杀神,直到某一日开始,他学会留人性命。于是溟灵战场上有一位绝世高手的消息流传开来,那些为了金银珍宝或是其他原由的江湖人士也终于学会衡量止步,要不要为了那些送了自己的性命。

仍没人知晓他的来历。

以至于最后来到战场上的,都是些练剑入了魔的剑痴,或者是沉溺武道的疯子。来帮那些大国斗争的原因,是为了和这位青衣剑客有交手的机会。

大致也是因为,剑客看出这些人都不是抱着杀意而来,后续很少出手,更很少杀人。

但能逼他出手的江湖武痴都很清楚——能一战成名,这位青衣剑客名副其实。

武林盟主的长子谯无闻,已经来挑战剑客第三次了。

第二次的时候,他被剑贯穿了胸,重伤,带来的侍从将他救了回去。

但只不过修养了半月,他又能投入随便哪一个大国帐下,作为先锋出征了。

青衣剑客在江湖上,已得了名号,为“不沾客”。

因为他每次出手完,哪怕是将对手杀了,青衣上也不见丁点鲜血。虽然谯无闻总觉得,用“剑神”、或是“剑圣”这样的名号形容他,要更合适一些。

第三次比试的时候,谯无闻已经能近不沾客的身了,甚至有一剑,差点割开了对方的衣袍。

这让谯无闻受了莫大的鼓舞。

当他被对方的剑刺中时,甚至非常满足。疼痛让谯无闻的目光微微恍惚,最后聚焦在了青衣剑客的斗笠之上。

江湖上的无数人想要知晓,不沾客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谯无闻也想。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可能让他送命的举动,上前一步,让对方剑锋更没入皮肉的同时,谯无闻用剑锋挑开了不沾客的斗笠。

那下面并没有又多蒙一层面纱。

忽然的光亮,让不沾客有些诧异地望向了他——

谯无闻的脑中,忽然便轰鸣一声。

不沾客其实异常年轻,看上去不过十八、九岁的模样。当然武功高绝之人,相貌轻些也是寻常,并不是让一名武林盟主的长子、如今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如此惊讶的原因。

让他失态的主因,是对面的少年,生的异常的好看。

好看到足以在拥有这样绝妙的剑术之下,如果他愿意露出脸,那么仍会有大批的男侠、女侠为其神魂颠倒。

取人性命的或许不止不沾客的剑术。

还有他的脸。

谯无闻对自己后面如何活下来的,几乎没有印象了。因为他后续又数次去往战场当中,只是这次的目标,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可能是唯一一个,试图挖角不沾客的人。

与朝廷关联颇深,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一名绝顶的高手而言,浪费时间在沙场上,更是在消耗灵气与生命。

没有一个高手,会试图不去追求武功的巅峰境界。

但是这位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少侠的劝说与含蓄的邀请,只是让青衣剑客露出些微诧异的神色。

他将剑合起,打断了对方的话。

“我叫霁摘星。”

——谯无闻可能是江湖上,唯一一个得知不沾客真名的人。

他欣喜若狂。

直到他发现,这个名字对他而言很陌生,但是有数以百万计的民众,都知道这个名字。

溟灵的君后。

霁摘星回到营帐之后,溟灵的帝君,异常含蓄地发了疯。

黑发的少年被顶撞的字不成句,头疼无比地想:这又是怎么了?

“我知道不该放你去,会有危险。”盛重灵声音压抑地道。

霁摘星拿手覆住微微发红的眼角,蹙眉提醒他:“我没有受过一次伤。”

是有被人偷走的危险。

盛重灵面无表情的想,然后擒住霁摘星的手,压在了他的头顶上。

第164章 暴君今日仍未废后(三十八)

在那个可怜的武林天骄、盟主之子发觉到自己意欲撬的是溟灵君后的墙角前, 霁摘星已经不再出现在战场上了。

那位暴君似乎终于玩腻了这些温柔的小把戏,当他决定要结束这场战争时——拥有健硕马匹与一身精铁盔甲的精兵如同凭空出现,运输不完的粮草、最锋利的箭支、从天而降的火球与精密的火器不断压榨着其他国家的求胜欲。何况他们面对的是溟灵的军队,和那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指挥战争与掠夺的溟灵帝君。

人数压制都无用, 又何况以少胜多?

就像之前的那次一样, 信心瞬间崩塌,战线一溃千里。而那些君王们甚至崩溃地发觉, 围绕在最中心都城的黑衣铁骑再次出现, 威胁着他们的脑袋, 就好像从未离开撤兵那样。

溟灵实在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富有, 以至于运转着战争这样吞金的行动, 依旧保证着资源的源源不断。

而其他大国的国库当中, 再找不出一粒今年的新米来。

他们坚持不下去了。

却也无路可退。

经过前次的前车之鉴,恐怕溟灵再不会有轻描淡写的接受归降一说。而盛重灵看起来, 也并不在意再将溟灵的版图扩大一些。

这些皇族们, 再后悔不过起来。

·

在其他人的腹诽中, 天生胆小懦弱的梁王, 应当早因为这超出预料的发展, 而害怕得发疯, 后悔不已地想向溟灵求饶了。

事实上,梁王的确想这么做。

毕竟就算身体衰败,他还有好几年好活, 何必去做一个亡国之君?而他甚至悔恨到想将之前“鬼迷心窍”认回的四皇子曲清星,再一次地交到溟灵去。

那位溟灵帝君是拿来纳入后宫也好, 用作出气也好,总归是大梁的诚意所在。

——梁王甚至全心全意地认为,这一切都是曲清星这个灾星的错, 是他导致大梁与溟灵撕破脸,导致溟灵处于灭国的边缘。

很快梁王便没有心这么想了。

他甚至已经不再为溟灵何时攻打到大梁都城而忧心忡忡了,因为就在他下令的那一天,他厌弃的四子逼宫造反,在控制了整个王宫的兵位之后,冲进了未央宫,当着一些议事大臣和整个宫殿内侍的面,摘了他父皇的脑袋。

温热的血溅了满身,梁王的面容还固定在一个惊恐的神情之上,嘴唇翕动,在临死之前还在劝说曲清星放下剑,他会将太子之位传给他。

曲清星厌弃地擦了擦剑。甚至有心让宫侍将老梁王的脑袋带下去,收拾下地面,然后对着那些目瞪口呆的大臣,颇有闲心地笑了笑。

纵使那笑容极其难看。

“我相信各位都是有志能臣。”曲清星道。威胁不言而喻。

所有大梁臣子都知晓,如今王座上的新王是个叛臣贼子,他逼宫造反,杀了老梁王,对外宣布梁王心悸而亡。

讳疾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