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的兄弟们再不甘心,终归底气不足。听说李家请了县太爷的兄弟来主持分家仪式,几人心里有鬼,难免心虚,更不敢多事。
因为分家涉及到李绮节,李乙特意把孙天佑叫来旁听。
李绮节的嫁妆早就分开另算,她几乎分得李家二房一半的家业。这次分家,主要是把李子恒的那一份算清楚。因为李子恒是长子,理应分得大半家产,所以李家的几间铺子几乎全部归他,年底的收益九成给李子恒攒着,一成归公用支出。至于酒坊和布铺,早就划给李绮节了,不算在内。现银、存银和家具、值钱的金银分为三份,李子恒得大头,李绮节分得一份,剩下的归李乙自己,这一份将来留给周桃姑。宅院、地契全部留给长子李子恒,田地、池塘、山地,除开李绮节的,剩下七成留给李子恒,三成归公用。
铺子上的收成单独划出六百两,给周大丫和周二丫两人留着当陪嫁银。
周家人插嘴道:“如果以后我家妹子给你们家添了个儿子,他不是什么都捞不着了?这不公平!”
李大伯撩起眼皮看对方一眼,低笑一声,捋着胡须道:“如今把大郎分出去,以后二弟挣的银两,全部留给弟妹,我还觉得大郎亏了呢!”
这可是意外之喜——现在分家,好像没占到什么便宜,但听李家人的意思,一旦分家,以后李家的所有东西,兄妹两人都不要,那李家岂不就是周桃姑的了?
周家人顿时喜上盈腮,乐得合不拢嘴。
李绮节没有错过周家人眼中闪过的贪婪之色,这时候她不得不庆幸,幸好她经营的生意全部挂在花庆福名下,李乙压根不知道她私下里攒的银两早已经堆满库房,李家大房、二房的产业累加起来,还不如她那间旧坊一个月的收益。先前她藏藏掖掖不肯说,是不知道怎么和李乙解释,如今李乙即将续娶,她就更不必开口了。免得事情暴露,一窝蜂人凑上来占便宜。
李子恒对分家的事不怎么上心,一直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在契书上签过字,他脸上没多少喜色,反而摆出一副苦瓜脸,“三娘,铺子上的生意,我一窍不通,怎么管账啊?”
李绮节还以为李子恒因为分家而不高兴呢,闻言心口一松,“大哥不用担心,回头我帮你挑几个老成的掌柜看铺子。”
李子恒巴不得当甩手掌柜,“不如你全帮我管了吧,等我以后娶个精明的媳妇进门,再让她去操心。”
李绮节早在预备分家之前,就做了完全准备,含笑道:“嗯,我等着嫂子进门。”
送走娘家兄弟,周桃姑找到李绮节,给她赔不是:“三娘,我那几个兄弟都是拎不清的,灌点黄汤就张嘴说胡话,你别往心里去。”
李绮节淡淡一笑,“我坚持要赶在阿爷和婶子成亲之前分家,婶子不会嫌我多事吧?”
周桃姑连忙摇头,叹口气,笑着道:“老实和你说,今天把账目算清楚了,我也松了口气呢。”
不谈其他,光是那五百两银子陪嫁银子,足够让她惊喜了。更别提李乙的私产,兄妹俩竟然一分不要,全让给她这个后母。有了田地和李乙这些年攒的私房,以后不管能不能给李乙添丁,后半辈子都不用发愁。
而且成亲以后,李子恒名义上是她的继子,每年的孝敬肯定少不了,又是一笔进项。
“婶子,我姓李,以后嫁了人,我依旧是李家的女儿。”李绮节意味深长地盯着周桃姑看了半晌,慢慢移开眼神,“日后如果您有什么烦难之处,只管来找我,多个人多个主意。我把两位姐姐当自家人一样看待。”
被她的明澈灵动的双眸扫过,周桃姑竟然觉得脊背有点发凉,心下一颤,说不出话来,等李绮节远远走开,她才恍然回神:娘家兄弟们的抱怨,怎么会传到李绮节的耳朵里?
她刚刚那几句话,是警告,还是示好?
孙天佑把杨表叔送出门,正准备转身回去,眼角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嘴角微微一勾,“哟,秀才老爷今天怎么没穿那身白衣裳啊?”
孟云晖扫了他一眼,脸上未起波澜。他怀里抱着一个胖乎乎的奶娃娃,奶娃娃咿咿呀呀闹着要下地,手脚直扑腾。很快把他那件藕丝褐细布长袍糅得像腌菜一样,皱巴巴的。
孙天佑还想接着看孟云晖的笑话,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是李绮节。
他慌忙转身,堵在门前,同时示意阿满关上院门。
李绮节抬起头,眉眼含笑,“表叔走了?”
看到她的笑容,孙天佑心里豁然开朗,“嗯。”
李绮节眨眨眼睛,露出几分俏皮神态:“表叔刚刚拉着你的手不肯放,他和你说什么呢?”
孙天佑脸色一僵。
还能说什么,无非是劝他不要和杨县令闹得太僵,有时间的话,回家看看,最好到嫡母金氏跟前赔个罪,祈求对方原谅他的冲动莽撞。然后重新改回杨姓。
他离开杨家的时候,走得潇洒快意,怎么可能再回去受气。
李绮节飞快地瞥孙天佑一眼,“我一力为阿爷张罗续娶的事,你意外吗?”
孙天佑摇摇头,“你那天半路折返,我就知道,你已经拿定主意要劝你父亲娶亲。”
当时是有些意外的,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正常。
“不错,那时候我就想好了。”李绮节低头,手心里揪着一块雪青色软帕,“不管是我,还是大哥,儿女始终是儿女,没法替代夫妻,阿爷终究需要有个人陪伴。”
她从来未曾对自己说过这种心里话,孙天佑一时有些诧异,心底刚刚浮上两点喜意,又忽然微微一沉。
李绮节分明不是在向他倾诉心事。
“你也想劝我回杨家?”
他脸上的笑容像潮水般褪去,狭长双眼里泛着冰冷的幽光。谁都可以给杨家人当说客,唯有她不行,不管他是对是错,是任性还是固执,她都应该和他站在一边。
李绮节暗暗翻个白眼,没好气地瞪孙天佑一眼:“你觉得呢?”
杨家的家事就像一团乱麻,怎么理都理不清。尤其是金氏这对母女,一个疯癫,一个跋扈,俨然是一对大杀器,想安安生生过日子,离他们越远越好。她既要嫁孙天佑,以后夫妻同甘共苦,孙天佑离开杨家,彻底和金氏母女划清关系,才能过上清静日子,她高兴还来不及呢,又不是吃饱了撑的,干嘛要劝孙天佑回杨家?
而且,如果孙天佑没和杨家划清界限,她当初也不会点头答应亲事。
孙天佑知道自己误会了,摸摸鼻尖,眼里重新浮出几点笑意。
不等他开口赔不是,李绮节板起脸:“我确实想劝你几句。”
孙天佑的笑容再度僵硬在脸上。
李绮节依旧板着脸孔,表情是严肃的,但她眼里却满是促狭之色,眼珠子骨碌碌转了个圈,别人做这个动作,是狡猾,她来做,却只有天真狡黠。
面对这张脸,孙天佑无论如何都硬不起心肠,长叹一口气,双手一摊:“好吧,你想劝我什么?”
李绮节看向他的眼睛:“你以后真的一辈子都不见表叔吗?”
那双乌黑的眸子瞬间凝滞。他怔愣片刻,脸上的神情说不清是怅然,还是坚定,“至少现在我不想见他。”
“我明白了。”李绮节点点头,她知道孙天佑没有撒谎,“阿爷和我说,表叔想找我们家讨杯水酒吃。”
话里的意思,是希望能够以亲戚的身份,参加她和孙天佑的婚礼。
李乙不知该怎么应对,只能把杨县令的话如实告诉李绮节。
孙天佑默然不语,嘴角轻抿,酒窝显得比平日深刻。然而这一次酒窝里盛的不是笑意,而是愁苦。
想来想去,心里酸甜苦辣,不知到底是什么滋味。末了,他唯有苦笑,“三娘,你做主吧。”
“既然你不想见他,那我们家的水酒,不给他吃。”李绮节神色轻松,很快拿定主意,“桐、桐章……”
她皱眉想了半天,才想起孙天佑的字,“我今天为阿爷和大哥做的这些,不及他们往日对我的十分之一。你不必自责,我和周桃姑,你和金氏,完全不一样,我想通了,不代表你也得想通。哪怕你一辈子不原谅金氏,也不要紧。”
——逼人当圣母比盲目圣母还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