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你们要量力而为,不要勉强自己,保重身体是最重要,你们不要压力太大,没钱我不花也一样能过!”
柳从兰婆媳本来也就只是顺口吐槽她一下,倒没有别的意思,何艾自己心里也清楚,再次说到接下来的安排一事,陈明秀直接道。
“你一人在京为官,按说我与娘跟着去照顾你,是最好的,可京中人事复杂,我们去了,恐怕不仅帮不上你,还有可能会给你增添负担,你不打算带我们过去,是对的。”
“至于巧姐他们,你也不用担心,不仅书院里的那些先生娘子们对咱家都颇为照顾,连他们的孩子也同样十分照顾巧姐他们姐弟,你是不知道,他们竟然还带着巧姐做男儿打扮,去教室里旁听,你现在若说要带她去京里,她恐怕还不愿意,正在兴头上呢!”
何艾点头道,“巧姐喜欢去书院旁听,你就不要阻止,我们家不忌讳那些,女儿教养得好,关键时候,可不比儿子差,对吧娘!”
柳从兰抬手点着她的额头道,“不用你这么自卖自夸,放心,家里统共就这么三个孙子孙女,只要他们高兴,我就不会有异议!”
“话也不是这么说,该教还是要教的,不要因为怜惜他们,就放松了教导,就是类似这种,无伤大雅的行为,还是可以放纵一下的,毕竟我可是向来都很尊重别人的向学之心,对我们自家的孩子,当然也不会厚此薄彼!”
离乡归京前,何艾特意在家中设席,宴请她那些姐夫、妹夫们,既为宣布五房已与何氏宗族分宗一事,也为敲打一下这些姐夫、妹夫。
柳从兰膝下有二女一子,家中本有五个姨娘,共生下四个女儿,其中有两个姨娘因为没有生养,一个自愿,在何父去逝后,就由柳从兰做主,给幅嫁妆放她们出府改嫁去了,剩下两个有女儿的不愿改嫁,就一直留下在府里深居浅出。
六姐妹中,原主排行第五,大姐何蓉是嫡出,其它都是庶出,嫁的婆家不是在宣阳城内,就是在距离宣阳城不远的县城中,日常往来相对较少。
“我们是兄弟,不用客气,今天请你们过来,一为我即将要进京赴职,临走前,想与兄弟们聚一场,二为一件我们五房的大事,想必你们也都有所耳闻,不错,我们五房已分宗单过。”
大姐夫冯旭东早年考中过秀才,在后来的乡试中屡考不中,只得死了走仕途的这条心,一心一意留在家里打点家中产业,冯家也在宣阳城中,虽不及何氏,却也是有名的耕读世家,家产颇厚,向来在岳家还算有面子,此刻就担心的劝道。
“莨弟,你金榜及第,刚祭完祖,转头就与宗族那边分宗,这事传出去,恐怕会对你的名声有损啊!”
“大姐夫不用担心,宗族对我们五房理亏,他们不会多说什么的,如今分宗后,我对家里,倒是不怎么担心,反正有书院那边会帮忙照顾着,倒是我这几个姐妹,时常让我放不下心,一想起五娘,就会忍不住想起她们,时常担忧他们在婆家的处境,毕竟我们五房人丁单薄,向来是手足情深!”
此言一出,席间众人的神情顿时都变得有些微妙,冯旭东愣了一下后,才笑回道。
“莨弟请放心,为兄与你大姐夫妻多年,感情深厚,断不会让她在我们冯家受了委屈!”
冯旭东是个会来事的,这些年对蓉娘确实还不错,但也仅是不错而已,他家中的妾室与通房不下五个。
“对大姐夫,我还是比较放心的,对其他姐妹,比如我四姐,我就很不放心,看她这次回来的那精气神,真是让我担心的很,怕她再这么下去,会步了五娘的后尘,汪家若容不下她,汪姐夫直接说一声便是,我们何家还是养得起他们娘几个的!”
第32章 第二集 10
依何艾的想法, 那有的姐妹,与丈夫感情不睦,自己的性格又软弱, 与其留在婆家受气, 还不如回娘家, 舍不得孩子,就把孩子给带上。
她早前就曾当着几个姐妹的面,透露过这方面的意思, 结果她们一个个的都毫不犹豫的拒绝。
就算何艾的本意,是想告诉这些姐妹,让她们完全可以在婆家强硬些, 别总做个受气软包子,任人拿捏,反正她们是有靠山, 是有退路的,可她们总是顾虑太多,效果不大。
何艾虽然对此失望, 但也没有就此放弃她们, 毕竟在这个世界生活六年后, 她对当下这个大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这不只是个人的原因。
过去在五房自身处境都有点艰难的情况下, 何艾在这些姐夫妹夫们面前, 只能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 表示一下自己对姐妹们的关心, 不好态度太过强硬, 怕反倒令姐妹们在婆家处境更加艰难。
如今她不仅成为新科状元, 且还是资政阁待诏, 在京城算不上什么,在宣阳城这样的郡府中,却绝对是旁人争相交好,不敢得罪的存在。
原主这些姐妹的婆家家境,本就都不及何家,如今何艾的地位得到提升,她那姐妹们在婆家的位置当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而当何艾再这么态度强硬的直接表现出自己对姐妹们的重视,对他们这些姐夫、妹夫们的不满时,他们只能唯唯诺诺的连声应下,再不敢如过去般阳奉阴违。
除了亲自敲打这些人,何艾早让陈明秀那边准备好五个婆子,都曾经历过专门针对性的培训,主要任务就是随几个何家女回婆家,帮她们在婆家立起来。
只要完成得好,这几个身世坎坷,老无所依的婆子都会由何家给养老送终,她们当然都十分积极。
男尊女卑的大环境,如第二次投胎的找婆家,都已定下,在她们自己选择认命的情况下,何艾也不能改变什么,只能是尽力而为,希望能为这些姐妹们稍稍改善一下她们的处境,让她们的生活质量变好一些。
安排好家里的各项事务,临行前,何艾只是派人送信去书院那边,作为告别,从头到尾,她都没有亲自去过金兰书院。
回到京中正式履职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就有御史当廷弹劾新科状元何莨回乡祭祖,却在随后就与亲族分宗一事。
“……何修撰此等数典忘祖,抛亲弃族之举,实乃有违孝义之道,此风绝不可助长,还请圣上明鉴!”
何艾回乡后的行程与举动,早有人报到明景帝面前,尤其是他这般冒天下之大不韪,刚考取状元,回头就与亲族分宗,无异于自毁声誉的行为,也让明景帝十分不解,哪怕他对何艾算是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她是个真正不求名利的人。
“何卿家,对于胡御史所奏之事,你有何解释?”
以待诏身份出席廷议,敬陪末座的何艾心不虚脸不红的施礼过后,开始为情真意切的自己的分宗之举做注解。
“回禀圣上,虽然说树大分枝,乃是人之常情,但微臣之所以做出此举,实为成全忠孝之道,微臣深受圣上隆恩,被钦点为新科状元,微臣不胜感激,却无以为报,为此,微臣心中惭愧不已!”
“此番回乡祭祖过后,微臣与亲族中的长辈们谈及族中事务,微臣突然发现,因微臣当了官,竟让族中某些族人心生贪婪与骄意,微臣深恐长此久往,更加助长族人的这些不当心思,做出些仗势欺人之举,辜负圣上之恩,故而才晓以大义,与族中诸位明理的长辈共商对策!”
“此事毕竟是因微臣而起,为大多数族人的未来考虑,微臣这房被分宗出来,纵然被误解,背负着骂名,微臣也无怨言!”
明景帝闻言,顿时心领神会,颔首表示赞赏,朝中众臣的心情却在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不错,为避免族人可能因你发迹而犯下罪过,是为孝,明察秋毫,不徇私情,宁愿承担骂名,也不愿意纵容亲族借你之势行不法之举,是为忠,如此说来,何卿家的分宗之举,实乃深明大义之举,理当嘉奖才是!”
何艾连忙施礼推辞道。
“圣上体悯下情,能够宽恕微臣之过失,臣已感激不已,旦不敢受奖,只是推己由人,微臣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想,微臣身为一个从六品官员,可谓是位卑权小,就能让亲族中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借微臣之势,或是向微臣提些不合法规的要求。”
说到这里,在众臣的冷眼中,何艾无惧无畏的抬手示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