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846)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对于司马炎的言论,司马昭基本表示赞同。

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也验证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率军回到国内之后,徒劳无功的姜维遭到了很多保守势力的政治围攻,这时的陈祗已经去世,朝中能够为他说话的人几乎不存在了,所以姜维的处境颇为被动。

但是刘禅却清醒的认识到姜维是不可以被轻易拿下的,所以他并没有责备姜维,而是赞扬了他引得邓艾疲于奔命来驰援司马望的虎威,再加上姜维此次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伤,所以刘禅重新给予他大将军的职位。

这时的姜维意识到自己短时间内已经不再适合提北伐的论调了,而且蜀国的国力的确是大不如从前,于是他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部署,开始提出“敛兵聚谷”的策略,积极筹备汉中一带的防御力量,转攻为守。

与此同时,吴国方面的孙休担心孙綝尾大不掉,害怕自己有一天回落的和孙亮一样的下场,更何况连全公主孙鲁班也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整日自危的孙休开始秘密谋划诛灭孙綝。

为了尽可能使计划的成功可能性更大,孙休吸取了孙亮贸然行动,以至于行事不密走漏风声的失败经验,他这一次加大了保密程度,只和左将军张布以及老将丁奉二人密谋。

在密谋的过程之中,丁奉力荐征北将军陆抗参与其中,他对陆抗的忠心和能力有着绝对的保证。因此孙休采纳了丁奉的意见,派遣丁奉去和陆抗商议这件事。

陆抗一听到丁奉来找自己的目的之后,他冷静的分析了局势,然后对丁奉提出了建议:

“如今孙綝一家掌握着建业城内所有的军事力量,再加上有了会稽王的前车之鉴,恐怕陛下越是忌惮防范孙綝,孙綝就愈发会对陛下保持戒心,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成事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像之前拒收孙綝贡品之事决不可再有。”

同时陆抗也察觉到了孙綝已经心生反意,所以必须要做好尽快动手的准备:

“眼下的情势不容乐观,孙綝占据着权势而架空了陛下,若是双方真的开始动手,必然会对陛下不利,所以让陛下先行对孙綝示弱服软,让他稍稍放下戒心,然后再尽快找准机会突然下手,打孙綝一个措手不及。”

丁奉又问:

“那这个机会是什么时候呢?”

陆抗沉思了片刻之后,对丁奉说道:

“就在腊祭……”

之后按照陆抗的建议,孙休先是在朝堂之上公开宣布年末的腊祭由孙綝主持,以往吴国的腊祭一律都是由君主所主持,如今孙休将主持的位置让给了孙綝,这给了孙綝极大的颜面,而孙綝也误认为孙休是怕了自己,不敢与自己作对,从而放松了对孙休的警惕。

而孙休则和张布以及丁奉秘密部署诛杀孙綝的计划。

孙綝在军事上的能力的确不高,但是在内部搞政治斗争的水平还是名列前茅的,他很快就察觉到孙休的态度转变有些奇怪,所以他担心孙休可能是背地里想要谋划些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

到了腊祭这一天,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孙綝突然间以偶感不适为由推辞了此次腊祭的主持。

这一突然变故打乱了张布和丁奉的部署,孙休更是急得万分紧张。

可就在这个时候,永宁侯府(孙綝府邸)的大门之外却出现了一个人,他就是陆抗,声称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要求见孙綝。

见陆抗如此紧急的架势,孙綝便让他进府。

结果陆抗上气不接下气的对孙綝说道:

“丞相,张布阴谋在腊祭典礼之上刺杀您,现在末将已经将其扣住,并且将整个典礼会场全部控制,陛下也在末将的手中,现在全凭丞相发落!”

之前就怀疑腊祭典礼之上有阴谋的孙綝,听到了陆抗的禀报之后立刻站起身怒气冲冲的说道:

“我就知道孙休这个小子不怀好意,果然想要谋害我。”

说罢,他又伸手拍了拍特地前来向他报信的陆抗肩膀,满脸赞赏的说道:

“只可惜他们没有想到我乃是天命所归,常人又怎么能够随随便便谋害我的性命呢?幼节,还是你识时务,我不会亏待你的。”

眼看后顾之忧没有了,孙綝便亲自动身前往典礼会场,这时陆抗又提醒孙綝说:

“虽然末将控制了会场,但是也要提防张布张布的其他同党还有可能会伺机作乱,丞相还是应该留有后手才是,您可以吩咐府中下人,一个时辰之后若是您没有回来的话,就立刻吩咐下人在府内放火,而您也可以借这个理由尽快返回。”

孙綝认为张布的计划已经已经败露,只要杀了张布、废黜孙綝,那些人自然就不敢跳出来了。不过他也认为陆抗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便吩咐下人按照陆抗所说的去做。

为了以防万一,孙綝特地调拨了孙闿所掌控的禁军五千余人向会场进发。

当孙綝来到会场的时候,发现陆抗并没有骗他,张布的确是被五花大绑处于被押状态,而端坐于高座之上的曹休正在瑟瑟发抖,一副很恐惧的模样。

此时的孙綝志得意满,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走到了被押解的张布面前,狠狠的山了他一个耳光:“就凭你也想取我的性命?不自量力!”

之后,孙綝想要走到孙休的面前耀武扬威一番,可是还没有等他走出几步,突然从孙綝的后方涌出了几百名甲士。

眼看孙休有所防备,又有朝中文武在场,若是在这里大动干戈的话,孙綝担心会担弑君的罪名,所以他打算先行离开,然后再行废黜孙休之事。

恰好此时后方他府邸的方向升起了火光和浓烟,他想到了自己先前所做的安排,于是便拱手对孙休说道:

“陛下,微臣家中失火,恳请先行离去。”

可当孙綝刚刚转身之际,只见丁奉率领数百人堵住了他的退路:

“逆贼休走!”

而原本战战兢兢的孙休,眼神突然也变得格外犀利,他丢掉了怯懦的伪装站起身:

“将孙綝拿下!”

局势的转变出乎了孙綝的预料,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惊慌,毕竟他手中可以握有五千全副武装的禁军,所以他的底气显得很足:

“你们真是愚蠢,凭这点实力就想和我斗吗?”

突然间,就站在孙綝身旁的陆抗突然拔出腰间了佩剑,趁着孙綝没有防备之际架在了他的脖子要害处:

“不准动!”

这下子局势再度翻转了过来,孙綝为陆抗所制根本动弹不得,他身后的甲士就算是再多也没有办法采取行动。

随即陆抗对着禁军高呼:

“孙綝意图谋逆,人人得而诛之,今日陛下在此号召群臣讨伐,如果你们愿意追随陛下,必定既往不咎,否则下场定和孙綝一样!”

面面相觑之后,禁军们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而孙闿也当场被擒。

被擒获的孙綝彻底失去了反抗的能力,他只能认罪投降,跪在地上向孙休先后请求流放和发配官奴,孙休一意斩草除根,全都予以否决,并且当场将孙綝斩首。

经此政变之后,孙休将吴国的朝政尽皆收归己手,张布、丁奉以及陆抗等人皆受到重用。

但是吴国却因为连年的内部争斗,以至于国力日渐衰微,只能自保,数年之内再也无力发动对外战争了。

(十八):焚简牍

公元258年(魏甘露三年)十二月,吴国继任国君孙休采纳了陆抗的计策,除掉了权臣孙綝及其党羽,一举结束了孙骏、孙綝兄弟长达五年之久的霸政局面,彻底将朝政大权全都收回。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其中对这件事感触最大的,莫过于自认为与孙休处境相同的魏国君主曹髦。他没想到孙休一个刚刚即位的皇帝,尚且能够联络心腹将把持朝政、根深蒂固的孙綝一举消灭,这让曹髦心中那股不安分的暗涌越来越剧烈起来,一想到自己被司马兄弟欺压架空这么多年,受尽了屈辱,他内心的不甘于怨愤开始逐渐爆发了……

数月之后,曹髦在祭拜魏国宗庙的时候,挥笔在石柱上写下了一段诗,同时他还自己命名为“潜龙”二字。

跟随在他身旁的王沈一眼就看出了曹髦在这诗句当中所蕴藏的抱负和志向。

可是王沈看到的不止如此,他马上凑到曹髦身边小声警告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