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548)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然而他的逃窜早就在司马懿的预料之中,已经率军成功夺取乐浪和带方的邓艾、陈泰早就在西安平张网以待,公孙渊父子被邓艾所斩,头颅一并带到了襄平城下。

不久邓艾和陈泰率军赶赴襄平与司马懿会师,此时的襄平城已经是群龙无首,侍中卫演见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只好开城投降。

至此,自司马懿出征以来历时不到一年,公孙渊一手建立的大燕政权便彻底覆灭,司马懿也完全收复了辽东全境,一举解决了自曹操掌权以来公孙家世代割据辽东的态势,使辽东真正划入了曹魏势力范围的版图之中。

昴日鸡:明帝托孤上:功高震主再惹猜疑,屠城杀降尽

守军投降之后司马懿率军进入襄平城内,同时将辽东之乱已平的捷报派人送往洛阳。

不久鲜卑、高句丽、马韩、弁韩、辰韩等小国都被司马懿的威名所折服,他们亦害怕司马懿会趁此机会攻打自己,所以便派使前往襄平向司马懿表示祝贺并示好。

进入襄平城后,看到饥民相食、民不聊生的惨状,司马懿下令将军中的粮食分给百姓和降卒,使城内的状况能够尽快得到改善,因此百姓们都对司马懿感恩戴德。

因此司马懿在辽东的名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甚至盖过统治这里数十年的公孙家。

除此之外,司马懿还下令将纶直和贾范的尸首好生安葬,并且亲自来到坟前祭拜。

同时他还下令释放了因被公孙渊篡位而囚禁多年的公孙恭,打算利用公孙家的影响力帮助自己尽快恢复城中的治安和民生。

不久,胡遵将三个人带到了司马懿的面前,并对他介绍说:

“启禀太尉,这三位乃是邪马台国派来朝拜我大魏皇帝陛下的特使,他们分别是卑弥呼女王的养女,同时也身为下任女王不二人选的壹与公主,另两位是大夫难升米和都市牛利。”

壹与等人看到司马懿后当即跪在地上向司马懿行礼:

“见过太尉大人……”

司马懿没想到远在大洋之外的邪马台国居然会派使前来,于是便很有礼貌的问道:

“贵使请起,不知贵国派遣几位到我大魏有何要事?”

这个时候壹与并不知道司马懿就是司马昭的父亲,所以她并没有告诉她自己和司马昭相遇的经过,而是直言不讳的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回禀太尉大人,鄙使此次前来乃是奉了我国女王之命与贵国修好,同时也恳请贵国的皇帝陛下能够解我国之难。”

难升米对司马懿说道:

“鄙国乃是海岛之边陲小国,历来与世无争,然而近年来鄙国之邻国狗奴国迅速崛起,不断进犯我国边境、屠戮我国臣民,鄙使与公主殿下前来是为了大魏国能够给予鄙国庇佑,使鄙国能够国泰平安,而鄙国也愿意永远臣服于贵国。”

司马懿心想此事毕竟涉及国家邦交,自己是不能擅自做决定的,于是他便对壹与等人说:

“此事老夫不能给与你们任何的承诺,不妨这样吧,你们先在襄平城内暂住,等老夫班师回朝之后,再带你们一并去见我大魏的皇帝陛下。”

能够得到司马懿这样大魏权臣的帮助,这已经让壹与等人很满足了。

当他们走出了司马懿的治所后不久,便遇到了迎面走来了胡奋,他主动叫住了他们:

“敢问三位可是我邪马台国的特使?”

壹与和难升米他们面面相觑之后,都认为自己并不认识站在眼前的这个人,但是见他身着甲胄显然是一位年轻将军,为此有求于大魏的他们不敢节外生枝,便恭恭敬敬的回道:

“回禀将军,我等正是。”

见他们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胡奋这才笑道:

“太好了,我可算是找到你们了。”

随即他将目光定格在了壹与的身上,上前走了几步拱手问她说:

“那想必您就是壹与公主了?”

壹与没想到胡奋居然认识自己,这更加深了她内心的疑惑,而胡奋也知道他们会惊讶,他从自己的袖袋中掏出了一个锦囊,打开之后从里面掏出了一颗宝珠摊在了手掌内:

“这个应该是公主您的所有物吧?”

一看到这颗自己当初为了活命而在船上送给燕军统领官的宝珠,居然又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壹与兴奋的说不出话来了,但疑惑也接踵而至:

“将军您怎么会得到这个?又从何得知这颗宝珠是我的所有物呢?”

对此胡奋答道:

“公主可还曾记得当初在辽水之畔分别之时,有人承诺过您一定会让这颗宝珠物归原主?在下正是受那个人所托,破城之后在城内到处搜寻,结果在一个降卒的身上找到了这颗宝珠,如今在下已经达成了自己的使命,特此将宝珠归还。”

双手捧过了宝珠之后,壹与激动到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她很清楚这个拜托胡奋将宝珠寻回并还给自己的人,正是司马昭……

想到这里她急忙问胡奋说:

“敢问将军,子上公子现在何处?”

胡奋摇头笑道:

“二公子他行无定所,末将也不知他现在到底在哪里?”

说罢胡奋便拱手告退了,而壹与只好把自己对司马昭的牵挂放在心中……

辽东之乱已成功平定的消息传到洛阳后,魏帝曹睿大喜,他在朝堂之上当中夸赞司马懿说:

“太尉真乃是我大魏的良将砥柱,如今盘踞辽东多年的公孙一族已被连根拔起,从此我大魏北境彻底无忧矣!等太尉班师回朝之后朕要重重的封赏于他!”

但曹爽等人却始终是阴沉着脸,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一力推荐的毌丘俭和文钦对伐燕一战有过无功,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司马懿再度登上如日中天的地位,与自己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但桓范却并不像曹爽那么悲观,他在散朝之后跟随曹睿一同回到了书房。

此时的曹睿依旧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但当他看到站在一旁的桓范却远不像他那般兴奋且反而有些面露愁色之时,引起了曹睿的好奇:

“如今辽东局势已定,爱卿为何反而面有愁色呢?”

桓范答道:

“臣并非是为自己而忧心,乃是为陛下和曹魏的将来担忧。”

“哦?”

曹睿听后眉头一皱:“说来听听……”

见曹睿成功被自己的话所吸引并且接连追问,桓范便顺势答道:

“太尉替陛下征伐公孙渊并且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彻底平定辽东之乱,的确是大功一件,于我大魏也是有千秋之功的,只是微臣担心太尉他先是力保荆襄,后又两度镇守雍凉,如今又在辽东获得大胜,他的名望渐渐遍布了我曹魏全境,已经到达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了,正所谓功高震主,长此以往下去的话,微臣担心……”

还没有等桓范把话说话,曹睿就已经猜到了他接下来的话,脸色开始变得有些不好看了,但随即又装作若无其事的笑道:

“我记得爱卿你素来是不涉党派之争的,否则今日听到你的这番言辞,朕还真的以为你是拿了曹爽什么好处,特意在这里离间我与太尉君臣的……”

(二)

表面上看曹睿是在开玩笑,但实际上桓范很清楚这其中的警告意味有多么的危险,可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他连忙拱手跪在地上:

“陛下,臣虽然先前深受曹真将军知遇之后恩,才能够有幸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但臣知道自己真正该效忠的人是陛下,而非其他,今日之言也是为了陛下和曹魏的江山社稷着想,绝非针对太尉大人,还请陛下明察!”

曹睿看桓范如此诚恳的样子并不像是在说谎,于是便伸手示意他起身:

“好了,朕方才不过是戏言罢了,爱卿不必当真,有什么话直说便可。”

起身后桓范对曹睿说:

“微臣听说太尉大人斩杀公孙渊、进驻襄平之后,大肆将军中粮食分与城中降卒和百姓,而百姓对他无不称颂;入城之后他还将被公孙渊篡位而囚禁的公孙恭释放出来,协助他管理城中的事务;而周边小国也出于对他的敬畏和恐惧之心,纷纷遣使进入襄平朝拜于他,甚至连远在大洋之外的邪马台国特使,都已经被他接见了,试想司马懿虽然是征伐一方之统帅,但说到底也只是陛下麾下的一名将军罢了,况且陛下并没有授予他接见使者的权利,此举未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