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498)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呵!照这么看来,我们还要感谢蜀相您的一番苦心了?”

显然生性刚烈的曹节对诸葛亮这番冠冕堂皇的言辞并不相信,在她看来诸葛亮不过是个想要利用刘协名声来掀起战乱、逐鹿中原的野心家罢了,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然而刘协却感觉不到诸葛亮又任何的虚情假意,他隐隐感到诸葛亮是真心想要帮助自己复辟汉室的,只是捉摸不透他罢了:

“多谢蜀相一番美意,只是本公现在觉得很自在,不想再背负汉室社稷的沉重负担了,所以复兴汉室这样的话还请蜀相不要再提,尽早送我们夫妇回去,本公感激不尽……”

诸葛亮见刘协态度坚决,自己就算是再怎么劝也没有用,只好放弃了劝说,他放下了双手直起腰对刘协说:

“陛下想必应该知道微臣此刻正率兵进攻雍州,可陛下您又知不知道率领魏军与微臣对峙的人是谁呢?”

刘协心里很清楚,既然诸葛亮这么问了,那么率领魏军的人一定是和自己非常熟悉的,而放眼魏庭上下唯一有能力与诸葛亮匹敌的人,只有司马懿。

从刘协的眼神之中诸葛亮就获悉他已经猜出了答案,于是他笑着继续说道:

“陛下您猜得没有错,都督魏军和我相抗的人就是他,说实话我一直在等着和他真真正正拉开架势好好对决一次,上次我因后方不稳、粮草不稳所以被迫撤军,并没有和他分出胜负,而现在我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说到这里诸葛亮顿了顿,似乎从言辞之中透露出难以言喻的情感和无法撼动的决心:

“而且,这次恐怕也是我最后一次和他一较高下了,而只有我们当中有一个人彻底倒下,这场对决才会画上最终的句点……”

在刘协看来,诸葛亮如真的是以帮助自己匡扶汉室为己任的话,那么他就注定会失败:

“蜀相,请听本公一言,你与仲达都是足以撼动整个天下的巨才,应当利用你们的才能以安抚黎民、辅助各自君主稳定社稷,力保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正道,如今汉室倾覆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更是上天属意让新的帝王三分天下,将来还可能会出现更加又作为的帝王一统天下,如今的百姓早就忘记了自己曾经身为大汉的子民,丞相口中所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已经失去了民心的支持,纵然志比天高也难以逆天而行啊……”

但就像是诸葛亮无法说服刘协那样,刘协的话也难以撼动诸葛亮的决心:

“上天已然让我和陛下您的命运捆绑在一起,那我就别无选择,但我诸葛亮和常人不同,坚信人定胜天,哪怕大汉覆灭、王朝更替是上天的意思,我也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扭转乾坤,无论挡在我面前的人是谁,也没有办法阻止我……”

“蜀相……”

还没有等刘协开口把话说完,诸葛亮就再度转过身对他躬身行礼道:

“陛下如果不信的话,微臣就斗胆请陛下替我和司马懿之间的这场决斗做个见证,微臣要让陛下亲眼看着我如何打败司马懿……”

(三)

就在司马懿率领大军渡过渭水南岸扎营后的第三天,诸葛亮派人送来了拜帖,约定两日之后在渭水河畔以老朋友叙旧为由单独会面。

这时司马懿正挥笔打算在布帛上书写着什么,还没有挥笔写完的他听到这件事后,不知为何突然笑了起来,随即将手中的笔搁在了木架上,然后自言自语道:

“没想到他下手居然比我快……”

为了避免这件事传到曹爽的耳中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司马懿特地将拜帖这件事压了下来,心思谨慎的司马师认为他不应该前去赴约:

“父亲,诸葛亮为人诡计多端、善于权谋算计,这次邀请您私自会面其中绝对有文章。”

可司马懿却对这次会面很感兴趣:

“既然诸葛孔明这么瞧得起我,那我若是不去岂不是被他给小看了吗?”

于是司马懿将诸葛亮的亲笔信折叠好后收进了袖袋之中,然后对司马师说:

“送信的人在哪里?”

司马师答道:“目下正在帐外等候您的回复。”

司马懿看了看帐外的方向,随即让司马师将送信之人带进帐内与他见面。

很快司马师便领着诸葛亮的信使走进帐内,向司马懿拱手行礼:

“末将姜维,奉蜀汉丞相之命特地前来送信于大都督。”

司马懿看着这个年方三十几岁的男子,生得一副气度不凡的面孔,尤其是那双锐利的眼神更是牢牢的吸引了他的注意,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过他并没有惊讶太久,而是笑着问信使说:

“贵使一路辛苦了,请代我回去转告诸葛丞相,就说司马懿倒是一定赴约。”

姜维本以为司马懿就算是不立刻拒绝,至少也会考虑一段时间,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从自己送信到司马师手中开始算计还不到一个时辰,司马懿就如此果断的答应了诸葛亮的邀约,其胆识和气魄果然非常人可比。

见司马懿已经应允了邀约,姜维便再度拱手告辞说:

“既如此,末将即刻回营将您的回复禀报我家丞相,还请大都督到时切勿负约。”

说罢姜维便转身从容离去了,目送他消失于自己视野之中的司马师回过头问司马懿说:

“父亲,难道您真的要去吗?”

当司马师问完这句话后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完全是多余,因为司马懿的眼神之中,透露出相与诸葛亮见面的无限渴望和期待……

等到姜维走出营帐之后,却发现跟随自己前来的两名随从之中有一人不见了踪影,为此他询问另一名随从,这名随从对此也感到一头雾水:

“刚才他还在的,小人一转头他就不见了,将军,我们要不要找找他。”

对此姜维并没有这个意思,而是微微咧起嘴角笑道:

“不用了,这里不是我们的底盘,我们不能在这里多家逗留,更何况以她的本事,足以应付各种突发状况了,根本不需要我们来操心……”

就在这时恰好路过的郭淮发现了姜维,不知他是来替诸葛亮送信的郭淮,本以为姜维是来刺探军情的,可是他很快就意识到姜维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营中,不像是暗中潜入的迹象,心怀好奇的他走到了姜维的背后,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抵在了姜维的后背处。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手握缰绳刚刚准备跨上马背的姜维虽然感到惊讶,但却丝毫不慌张,反而十分镇定的对站在自己身后的郭淮说:

“这么多年没见了,将军以这样的方式来和末将打招呼,是不是有些失礼呢?”

郭淮并没有因为姜维的话而放松警惕:

“前提是你得先回答我,身为蜀汉征西将军的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姜维从容笑道:“末将不过是奉了诸葛丞相之命前来送信与大都督罢了,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想伯济将军您应当不会为难我吧?”

觉得姜维不像是说谎的郭淮,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长剑并将其收回鞘中。

事实上当初挖掘出姜维天分的人正是郭淮,当初他就是看中了姜维的能力出众,才会委以他诈降诸葛亮从而参与营救司马昭的计划,但可惜的是姜维在蜀期间长期受到诸葛亮思想抱负的感化,立誓要追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也使得他不得不与郭淮刀兵相见。

“当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将来肯定会有惊天动地的作为,我本想将你推荐给大都督好生培养,使你将来成为栋梁,可是没想到事与愿违,人算不如天算……”

对此姜维很感慨:“如果不是将军当初派我诈降入蜀的话,恐怕我也不能结识诸葛丞相,更加不知道原来天地之间还有这般经天纬地的人物,说实话我很感谢您……”

郭淮叹了口气说:“蜀汉得到了你这样的人才,将来必定会成为我们最大的威胁。”

听郭淮这样说,姜维用戏谑的口吻笑道:“那我还是劝将军斩草除根,在此便将我的人头砍下来,以免将来两军交锋之时您死在我的手上……”

郭淮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真要是有那么一天的话,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个好归宿呢?”

两人相继大笑之后,郭淮便送姜维及他的随从走到了军营门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