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蒯越好傅巽对刘琮说:“逆顺自有定理,强弱有形势。如今曹操代表的是大汉天子,作为臣子的我们与之对抗,那就是对国家的叛逆;主公刚刚接手荆州,又怎么会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如日中天的曹操呢;刘备和曹操屡屡交战皆获惨败,刘琦因自己未能继承荆州爵位对您历来怀恨在心,指望他们来协助您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几条看似有力有礼有节的理由,让刘琮无从辩驳,最终在蔡氏的怂恿和蔡瑁等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刘琮无奈的接受了向曹操投降的建议。
接受之余刘琮对蔡瑁说:
“我先前曾对刘皇叔有言在先,如今我投降之事也需要知会他一声。”
蔡瑁虽然满口答应,然而实际上却已经和曹操暗地里达成了条件,那就是协助曹操包围樊城擒杀刘备。蔡瑁自然不会将这个消息告诉刘备让其有逃窜的时间,于是他将刘琮投降曹操的消息刻意隐瞒,另一方面私底下偷偷和张郃的人马交接,意图放他们进襄阳郡突袭樊城。
得到曹操许可的张郃随即调动本部人马准备向邓县进发,之后和蔡瑁会师。
出发前正好司马懿经过了张郃的营帐,见他已经在做着大军开拔的准备,于是他走进帐中向张郃行礼:“将军,许久不见了。”
张郃看是司马懿来了,出于旧情赶紧招呼司马懿坐下:
“是啊,自从邺城之后我们就没见过面了,后来我听说你答应了丞相的招募成为了丞相府的文学掾,日后我们可以说是同朝为官了。”
司马懿谦虚的笑了笑:“我和将军不可相提并论,您是堂堂威震河北的大将军,而我不过是个乡野村塾中的普通读书人而已。”
“仲达,你我之间就不想要这样虚假的恭维了,自从黎阳城内与你初次相识之后,我便已经知道了你的能力,后来又听说你在幽州帮助二公子屡屡阻滞了丞相的进军步伐,与你相比我可没有这样运筹帷幄的能力。”
面对张郃真心实意的褒奖,司马懿知道他并不是大奸似忠之人。
看着张郃一身甲胄司马懿觉得十分好奇,便询问道:“听闻荆州刘琮已经向丞相递交了投降文书,将军这幅样子难道是有什么其他的军务吗?”
张郃犹豫了片刻,见司马懿是曹操身边的人也就不疑有他了:
“丞相派我此次前往邓县与蔡瑁的守军会和,然后换上荆州军士的军服和旗帜,由我率领伪装而成的荆州人马和蔡瑁一同火速合围樊城。”
听完张郃的话后,司马懿感觉自己的背部不禁渗出了冷汗,他知道刘备是坚决抵抗曹操也是唯一令曹操忌惮的人,若是此举成功的话刘备将只有面临四面合围的险境。
从张郃的营帐出来后,司马懿的内心里矛盾的想法便在极力的纠缠着,他想这件事应不应该通知刘备,可就算是自己有这个意思,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呢?要知道他认为自己和刘备麾下的任何人都不熟悉。
就在司马懿左思右想之下得不出结论,只好返回自己的营帐时,忽然发现帐内有生人的气息,他顿时将“无羽流星”紧紧的握在手中,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他一步一步的朝着屋内走着,每一步他都仔仔细细的观察者周边的情况。
忽然,从帷帐后面窜出来一个影子,司马懿眼疾手快立刻转身用手中的“无羽流星”对准了站在自己身后的人……
当司马懿将手中的“无羽流星”对准了自己眼前的男子时,他惊讶的发现这个年轻的男子手中也握着几乎同样的“无羽流星”,也对准了自己……
“你……”司马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到底是什么人……”
那人见司马懿识得自己手中的“无羽流星”,于是便将其收了起来,转而对司马懿拱手道:“末将廖化见过仲达先生,请先生万勿生疑,末将是奉诸葛军师之命前来。”
“诸葛军师?”
司马懿很快便联想到了刘备的新晋谋士诸葛亮,也就是昔日在平顶山上和自己相处数日,并且临别时赠与自己“无羽流星”的白衣少年。
此时的司马懿心中有很多问题想要问诸葛亮,然而他只能将所有的想法暂时放在一边,因为比起这个问题,诸葛亮此时此刻派人来新野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孔明先生让你来此有什么要事吗?”
面对司马懿的提问,廖化如实回答说:
“回仲达先生,末将奉军师之命前来通知先生,军师想要尽快和您取得会面。”
恰好司马懿也想见见诸葛亮,然而此时他想到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蔡瑁和张郃即将对樊城所要开战的围剿行动,正好司马懿正在苦思冥想怎么将消息传递给刘备,于是他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廖化并且提醒诸葛亮及早做准备。
“谢先生提醒,末将这便回去禀明军师。”得知这个至关重要的消息后廖化不敢迟疑,于是赶紧留下了诸葛亮用来联络的专用信鸽便匆匆离去了。
雨水(二候):闻遁飞骑弛
建安十三年九月,刘琮下令将襄阳城门向曹军大开,自己携荆州众文武亲自在城门口迎接,正式向曹操投降。然而曹操早在进襄阳城之前便下达了张郃军队全面向樊城进攻的命令。
当伪装成荆州兵的张郃率军抵达离樊城仅有十五里之处的近郊时,身经百战的张郃感觉到气氛似乎不太寻常,就在他下令骑兵迅速后撤时突然遭到了张飞率领的伏兵袭击,张郃军虽然骁勇善战,但是毕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难以抵挡,于是纷纷向后撤退。
与此同时,赵云所率领的后队人马出现在了张郃的后方阻挡了其退路,张郃身先士卒亲自举枪迎战赵云,两人在马上你来我往数十个回合仍旧不分胜负,最后张郃在损失大半的情况下勉强跳出了赵云和张飞的包围圈,仓皇撤回邓县。
根据诸葛亮的安排,于樊城北郊成功伏击了张郃的张飞和赵云,在大胜之后返回樊城复命,当他们回到樊城时发现城中的士卒和官员都在忙里忙外,从孙乾的口中他们得知了刘备已经下令撤离樊城前往江陵,这让张飞十分不解。
快步赶到议事厅后,张飞不顾赵云的阻拦质问刘备和诸葛亮:
“主公、军师,我们刚刚在城外重创了张郃,现在士气正盛,樊城在我们数年的经营之下城防坚固,易守难攻,为何要撤退啊。”
诸葛亮解释说:“我们之所以会胜张郃,是因为有情报在前,所以我们早有准备令张郃措手不及,若是当面锣对面鼓的与之交战恐怕速胜就很难了,更何况刘琮方才遣宋忠前来告知主公他已向曹操投降,曹操的大军很快便会大举涌入,樊城就算再坚固也是孤城一座,与其坐等曹操包围不如主动撤退为好。”
听了诸葛亮的解释令张飞无从辩驳,刘备从签筒之中抽出了军令上前递给了张飞:
“翼德,眼下情势复杂,当初我不听军师之言提早撤出樊城致使现在陷入被动的境地,你和我都应该吸取教训,以军师的话马首是瞻,不然我们很难挺过这一关。”
历来对刘备最为衷心的张飞听从了刘备苦口婆心的劝说,双手接过将令后对诸葛亮深深的躬身致歉:“末将方才无礼还请军师莫怪,今后军师凡有任何差遣,翼德无不从命!”
诸葛亮上前伸手轻轻抬起了张飞的双臂:
“还请翼德、子龙两位将军率领城中的骑兵殿后,主公领亲兵先行。”
刘备婉拒了诸葛亮的提议:
“城中百姓得知曹操即将来到樊城后,都表示愿意和我们一起撤离,既然他们相信我刘玄德,我就要保护他们安全离开,所以我亲自率领骑兵殿后,翼德和子龙开道先行。”
张飞和赵云听刘备如此爱护百姓,不由的为之感动,纷纷请求要陪同刘备一起殿后。
而一旁的诸葛亮始终注视着刘备,等到张飞和赵云接令离去后,他走到了刘备的身边小声提醒道:“主公在想什么在下明白,曹操远征而来必定会对荆州实施安抚之策以招揽人心,我们手中成千上万被您煽动一同逃离的百姓就成了我们的护身符,可万一曹操……”
“军师所言我又何尝不知呢?”刘备打断了诸葛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