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心脏骤停的情况,要是能在一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高达90%,这就是医生所说的“黄金一分钟”。
反过来说,要是超过十分钟,人救回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所以家里有老人的、家人有心脏病史的,最好能学一学基本的急救手法,毕竟这黄金一分钟往往只有最为亲近的亲友才能把握。
宋颂勉强笑了笑,退到一边让医生方便把老大爷送去救护车那边。
这时老大爷的家属也赶过来了,他们住在附近,从衣着上看家境显然很不错。
来的几个人都先去关心老大爷的情况,等知道是宋颂做的急救,为首的中年人转过来向宋颂道谢。
宋颂的情绪已经平复过来,只是心情难免有些低落。
他哑声说:“不用谢,应该的。我也有爷爷。”
“不管怎么说都得谢谢你。”中年人诚挚地道完谢,心里挂念着他父亲的情况,塞给宋颂一张名片,说回头一定登门道谢,又急匆匆地跟着救护车上医院去了。
宋颂看了眼被对方塞进手里的名片,眉头动了动。
谈兴国。
能进省图书馆又清闲又体面的单位,果然都不是一般人。这名字他认识,不是市一中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又是谁?
宋颂记得从97年这一届高考起,市一中在这位谈校长的带领下成功甩开了市二中一大截,不管是录取率还是重本率都遥遥领先。
再过几年,这位年纪轻轻的谈校长还受邀主编了一套高考辅导书,荣升为全国高中生最痛恨的人(之一)。
宋颂原本并不打算借这件事攀关系,认出上头的名字后又把名片认真收了起来。
他还得复读来着,回头得去把谈校长那套高考辅导书提前骗过来,认认真真抱佛脚!
今天他也去教辅区那边转了转,发现这年头的教辅资料良莠不齐,后世那些五花八门的练习册根本见不到,想搞题海战术都不知从何搞起。
市区的学生还好点,好歹还能花钱买到点题,许多乡镇学校题目还是靠老师手抄或者自印的,能用个投影仪放题都是高新科技了。
这种情况下想突击提分,着实有点困难!
宋颂离开正式闭馆的省图书馆,骑车去找项仇给他定的那家酒店。
等沁凉的夜风迎面吹来,他的心绪才算真正宁定下来。
宋颂在酒店门口找到打公共电话的地方,拨了房东的电话。
“是颂颂啊。”房东阿姨一向喜欢宋颂这个乖孩子,听到宋颂的声音就笑了,“找你妈是不是?我去喊你妈过来。对了,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第一个出的考场,考得肯定很不错吧?”
宋颂一阵沉默。
他想起来了,当时他不太想面对自己把知识点忘光光的事实,第一科压根没找人对答案,到了可以交卷的点就径直交卷离开考场。
当时有电视台的记者过来采访,宋颂前世没少在财经频道、财经杂志露脸,这点地方台小采访他根本没放在心上,应对得非常镇定。
当时他是怎么说来着?他秉承着输人不输阵的态度开始对着镜头扯淡——
“还行吧,我感觉不是很难。”
“时间怎么会不够?我还检查了三遍。”
“作文挺简单的,我有好几种思路,刚才都不知选哪个好。”
到中午吃饭时宋颂才知道今年的语文是地狱难度,考完后整个考场哀鸿遍野,很多人心态直接崩了。
他牛皮吹大了!
值得庆幸的是,1997年的网络还不发达,地方台的新闻播完就播完了,一般没人会拿出来鞭尸,也就熟人看到了会聊上两句。
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面对房东阿姨热络的询问,宋颂只能含糊其辞地说:“反正会做的都填上了。”
房东阿姨帮宋颂去把宋妈叫了过来,宋颂给家里报了平安,说起明天回去的事。
宋妈马上说:“我正好批发了一批新鲜水果要拉去省城卖,明天你再好好玩一天,傍晚我去接你。”
宋颂和宋妈说好明天傍晚六点在省图书馆见。
宋妈虽然只念了五年级就辍学,对读书却有很深的执念,要不然她也不会下定决心和丈夫一起做生意供两个孩子念高中。
村里念完小学就辍学的人不要太多,高中已经能算是高学历了。
可宋妈不要和他们比,宋妈希望自家两个孩子能彻底走出去,以后和城里的孩子比,甚至比城里的孩子更有出息。
听到宋颂说在省图书馆等,宋妈很高兴。
他们县城的图书馆形同虚设,没什么书不说,管理还很乱,一周七天,闭关六天,还不确定哪天会开,根本借不了书。
宋妈说道:“好,我们就在那里等!我听说在省图书馆办个借书证每个月能借很多书,明天我给你和妹妹办一个,以后每个月载你们去借书。”
宋妈说完才想到宋颂已经高考了,又感慨起来:“等你去念大学,学校里就有图书馆,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宋颂知道宋妈对他们的期望,沉默半晌才说:“我会考个好大学的。”
宋颂挂了电话,从口袋里掏出谈兴国的名片看了眼,又把它收了回去。
希望那位老大爷平平安安。
要是人没了,他可没脸凑上去。
宋颂思绪万千,手指动了动,想抽烟。他在电话亭外站了一会,天空飘起了雨。
夏天的雨总是来去匆匆,毫无征兆。
宋颂从电话亭往回跑酒店,又撞上那位口红色号很好看的高挑女郎。
宋颂微微一笑,毫无心理障碍地继续装嫩:“姐姐好。”
高挑女郎看了眼宋颂,见他一身独属于少年人的清爽,不由想起昨天宋颂从容走进“娱乐一条街”的模样。
事实上在宋颂离开的时候,她透过橱窗看到了,也认出送他离开的是项哥的手下。
“你真的觉得我可以去参加那个模特大赛吗?”高挑女郎开口问。
“为什么不可以?”宋颂站在雨幕前,发尾微湿,微微垂下,半遮住他好看的眉。宋颂的声音清凌凌的,仿佛也被雨水洗刷过一般,干净而澄亮,“输了不亏,赢了算赚。”
如果是他的话,无论跌进多深的泥潭,他都要扑腾几下才甘心。
第7章
到底只是点头之交,宋颂也没多说,转身进了酒店。
高挑女郎有个英文名,叫lucy,据说这是行规,出来得起个英文名才显洋气,她就把小学英语课上起的给报了上去。
省城许多见不得光的角落,最多的就是lucy和Lily,没谁记得她们的本名。
高挑女郎的本名叫范娟,一听就很土气,她刚来到省城时也满身土气。
当年她爸妈出意外死了,她跟着奶奶住,奶奶重男轻女,对她非打即骂,说她是赔钱货,连饭都不给她吃饱。她十三四岁,奶奶就要给她找对象,说不能继续白养着她。
她不想嫁。
当时赶上改开的“进城热”,她把心一横跟着其他人到城里打工。
没想到她被骗了,领她进城的人没给她找家政保洁之类的工作,而是把她哄成了“娱乐一条街”一家“正规”发廊里的lucy。
最初范娟只是认认真真学手艺,后来老板娘手把手教她穿衣打扮,教她化妆做发型,教她怎么把握男人的心,对她说只要能嫁到省城,不愁吃不愁穿,有过不完的好日子。
就这么过了大半年,她再没有一开始的土气,倒像朵将要盛开的玫瑰,随时等着人采撷。
老板娘给她介绍了一个男人,对方温文尔雅,斯文有礼。
年纪虽然略大点,但无伤大雅,三四十岁的男人也算正当壮年。
唯一的缺点是对方做那种事是喜欢拍照。可能是他妻子满足不了对方这种艺术追求,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出来找个肯牺牲的。
起初范娟并不知道对方有家室,只当他是个大龄单身汉或者丧妻未娶。等她发现对方有妻有儿时已经来不及了,对方给了她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面是厚厚一叠钱,一个信封里面是厚厚一叠照片。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来说,在那一刻起她就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完了,彻底完了。
接下来的几年,她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在这个纸醉金迷的城市里生活着。她也曾试着走出那条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无论走到哪都觉得自己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