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你那般浑浑噩噩的模样是为何原因?”
林安手上捏着这封信,抿嘴垂着脑袋:“王从景的细作找我了。”
宋敬亭闻言一愣,而后问道:“是谁?”
林安摇头:“我此时无法同你说,不然他反而怀疑到你头上。待过了一段时日再说吧。”
听她这样回答,宋敬亭也不恼,只是点了点头,便重新做他的事了。
他如此快接受,便是因为上回她同他说了肺腑之言,二人又是好友,知根知底的,所以便接受了她瞒着这件事的做法。
*
次日清晨寒露微凉,天不亮,吴端便派人带令将林安与宋敬亭召进他的营帐。
两人一头雾水,顶着寒露进了吴端的营帐。
里头坐着吴端与儿子吴正,还有军师石梅林等人。
林安与宋敬亭立即请罪:“属下来迟,请将军责罚。”
吴端摆摆手,让他们两个起来,等到落座在下首后,吴端才道:
“京中天子传了旨,让老夫进京一趟。此风口浪尖,便打算让林安与宋敬亭你我二人随我一同前去。”
吴端说这话,其余人并没有反对。所以,早在他二人来之前,这几个人已经做好打算了。
宋敬亭拱手问道:“不知属下应该做些什么?”
石梅林捋着山羊胡,眼睛看着林安两个人,缓道:“此行便是让你二人护着将军。林副将随同在将军左右,宋副将便带着暗卫躲在暗处,若是将军有危险,你们二人定要将将军护周全。”
林安闻言,眼角悄悄看了朱巡一眼,看到他并无异色,于是应了声“是”。
但林安与宋敬亭二人都不知晓吴端上京是为何,但熙正帝已多年未见吴端,此行回朝,怕是危险至极。
……
第三十七章
林安与宋敬亭一同回营帐收拾东西,待进了里头,林安才轻声道:
“不知天子为何召将军进京,但我猜想是应是天子身体的事。”
宋敬亭闻言,定定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身长玉立的模样,直让人感觉心下底气十足。
但林安没想到他却道:“我料想应该不是,大约是天子思念将军了。”
林安闻言一愣,立即反应过来打了他肩膀一下,直道:“你莫要打诨插科,我认真的呢!”
宋敬亭被她打了却反而笑了,笑完后才慢慢道:“你我不过是区区中郎将,又何能真正猜测到天子的用意。你我职责皆是保将军安危,待我们到了京城,说不定一切便水落石出了。”
林安听他这样一说,倒觉得也是,于是便长吁了一口气,去收拾东西去了。
但他俩没在意,两人的相处方式好似较之前‘两兄弟打闹’有所不同,反而是较更为温情些了。
次日,林安携着轻巧的行囊,身下跨着红枣马,同吴端一起踏上进京之路。
此途陪着吴端左右,行走在官道上的将士只有区区二十人。
这乃是大梁守将进京的约定俗成,虽无明令,但守将带太多人进京总是会被朝官诟病;更有甚者被军队歃血之气惊到了,还会在朝上弹劾将领。
这种因自身胆小而朝上弹劾将领的官吏总是被人诟病,但天子依旧敲打将领。如此一来,守将们进京便只带二十人,即便是有其余护卫,亦是放在暗处。
就如宋敬亭一行,有三十余人,但只行走在不为人知的小道,连饮食亦是不能露于人前,而是风餐露宿。
进京之途漫长,路上尽是些山林,静悄悄的,一路无人。
“将军,前方有茶棚!”护卫如是对吴端说道。
吴端与众人遥看,便瞧到在弯道有一座茶棚,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在其中有十余人坐在那儿歇脚喝茶。
“将军,那处怕是有异样。”林安如此说道。
区区四面漏风的茶棚,他们这一路走来都没见到什么行人,反倒是在这处,竟有十余人在此歇脚,很难不让人注意。
吴端眼睛一眯,道:“如此大大咧咧坐着,即便目的是我们,又有何惧。”
林安垂头:“是。”
语罢,一行人便朝着那茶棚前去。
林安面无异色,但一直不动声色看着这茶棚中所有人,而林安亦是感到了那些人若有若无的视线。
此时茶棚小二笑嘻嘻迎出来:“各位爷想要吃点什么?”
林安随着吴端下马坐下,才说道:“你说说有什么?”
小二笑眯眯道:“有茶水,还有馒头,面片汤也有。”
此时吴端开口:“那就来面片汤和馒头。”
“好嘞!”小二弯着腰,问道:“所有人都要吗?”
见吴端点头,又说:“这么些人,面片汤怕是要好一会儿,请各位爷耐心等等了。”
说罢,他看到吴端再次点头,便弓着腰到灶头那儿去。
林安一撩袍子,进去帮忙,正好能同小儿唠嗑唠嗑。
但小二连忙阻止她:“爷不可!”
林安笑道:“我们实在是饿了,实在是等不及。”
这话一出,那小二才挠着脑袋,而后揉面,林安正好一边低头生火一边同他唠嗑:
“你这茶棚看着简陋,平日里竟是有如此多行客照顾生意。”
小二将面团一片一片揪下来放进滚烫的浓汤里一边感慨:
“平日里倒是没有那么多人,但这几日多了好些。”
“这是为何?”
“那些人说是京中有大盛会,以文和武会友,皇家亲自赏黄金千两,还有什么金丝甲呢。”
林安看着他说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事?”
小二呵呵笑:“客人是从西北来的吧,西北贫瘠,文是江南等地有名,武则是江湖人士,客人不知道也不奇怪。”
林安只是笑了:“你这茶肆小二,知道的倒是多。”
那小二也不客气道:“您别看我这儿简陋,但方圆十里都没有歇脚的地儿了,所以许多行人说说道道,我便知晓了。”
又感叹:“那可是黄金千两啊,又有达官贵人看着,若是真是奇人异士,说不定就被贵人们看上带走了。若我也有这等本事,铁定收了这茶肆,也进京去。”
林安忍俊不禁:“你怎知道会被贵人要走,说不定是噱头。”
那小二一边将面片装进碗一边摇头说:“这可不是什么噱头。可是京中王丞相说的,这赛事,便是他先提议的呢!”
什么?
林安看向一同听到了这事的吴端,两人面面相觑,吴端连脸都黑了。
这明着看都是自个儿招揽人才的事儿,熙正帝竟然也答应?
那漳州涝灾的事情都没解决,怎么就办起了盛会?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
再说,熙正帝怕是身体刚好,又怎么分出精力干这个?
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三十八章
说到这儿,面片汤也好了,林安也不再同那小二唠嗑。
但却能感到其余人眼光不再,这让林安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想法。
面片汤热乎,有林安盯着,那小二尝了味道,也没看到往里头放了什么。她朝吴端点了点头,随着吴端端着碗和面片汤进口,其余人才开始吃起来。
吃罢,扔了银两给小二,才重新上路。
而原先在茶肆的那十余人已先行离开,这让其余人心下都稍稍松了一口气。
但行到一处草木旺盛处,沿途的虫鸣鸟叫声竟全然消失,只剩下一行人马蹄声哒哒响。
“将军。”林安提醒了一下吴端。
只是这时,忽而一支利箭朝着吴端射去,立即被吴端挥刀挡下。
“保护将军!”
语毕,忽而从山林中有十余个黑衣人飞身而出,手中拿着泛着寒光的刀,直直朝林安等人袭来。
这些跟着吴端出来的本就是军中数一数二的好手,但没想到竟是那些黑衣人占上风,林安心下感到有些兜不住底。那些人怕是死士,身手了得。
她骑着马护在吴端身旁,拿出挂在马背上的弓箭,挽着弓便将一个死士射倒在地。
她虽能出其不意杀死死士,但身旁的将士却抵不住死士变化多端的身形,只是一个晃神,便被敌方杀死在地。
林安心里急得不行,连发三箭将死士杀死,于是那些黑衣人终于注意到了她。
立马抛下那些顽强抵抗的护卫,举着寒光凛凛的刀便朝着吴端与林安袭来。
吴端可不是什么体弱的文官,看到那些死士朝着门面来这还忍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