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敬亭山(18)

作者:俗名君滢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玉林军能逃,但绝不能逃远;唯有退一步,等在方盘村,以待幽州援兵。

军中点了人数,此战,怕是死去了两万快三万的将士,如此一来,剩下唯有一万两千军了。

而匈奴保守估计,可能会剩下不到六万。

林安与宋敬亭二人此时亦是呆在吴端身旁不发一言。

他们全在等待于和迪的动作与幽州的援兵。

若是于和迪追来,那么他们拼死一战也要保住这条防线;若是于和迪留在关中,那等到幽州援军到来再杀回去亦是反败为胜了。

即便他们能想到这一层,于和迪未必没能想到,他正是想到了这一层,才迟迟呆在原地半响没有动静。

“将军,”手下的人不由得催促他,“这该如何是好?”

于和迪脸色阴沉,他对于地形并不熟悉,想去追逃兵又不知道他们逃到了哪里。粮草全部被烧……他捏紧了手中的刀柄。

两息后他才道:“今夜在城中休息,明日将城中所有能用上的全部拿走。鸣金收兵!”

“是。”下属收到命令,立即去安排了。

……

等到晚上,吴端派出去的将士回来禀报,说于和迪已经下榻在关中。

此时军师石梅林前来献计:“将军,趁着匈奴累极休息,派人射火箭将匈奴烧死吧。”

所有人都听到了这个计策,而吴端沉吟半刻,才道:“此行危险,谁愿意同我前去?”

“将军不可,您若是露面,那匈奴就知晓您在此处了!”石梅林这样说。

正好此时朱巡、李武等人立即拱手到他面前,沉着道:“末将愿意带人前去!”

除了石梅林,所有在场的将士全都身先士卒举荐自己。

吴端点头,想了想指着李勇:“李勇箭术高超,便让你带人前去吧。”

“是。”李勇立即将在场的九人点走,包括已被众人知晓箭术过人的林安和武艺高强的宋敬亭。

石梅林上前一步道:“此行危险,若是被发现立即往西南方走,切莫回到此处。”

众人知晓切莫让匈奴知晓有将士在此处,便齐齐应:“是。”

语毕,立即用布把箭矢包裹,将箭矢上包着的布淋上灯油。而后拉了自己的坐骑,顺着河流往后山而去。

——后山,自从埋了玉林军死去将士的躯体,便再也没有人再踏上过一步,此时正好草木旺盛,遮挡了悄悄爬上山的几人。

从后山往关中看,此时正是匈奴累极休息之时,只点着微弱的火把,连守卫的匈奴亦是小鸡啄米般悄摸摸打着瞌睡。

李勇下令,几人立即用火折子将箭矢点着,而后搭在□□上,紧紧拉出弧度。

李勇:“放!”

顿时,十支箭矢带着火光划过寂静的黑夜射向熟睡的匈奴。

等到匈奴惊慌起来,李勇等人已用箭矢将营帐点得火光冲天。

此时,于和迪已出营知晓了箭矢从后山射来,他披头散发、面色阴沉,立即下令让下属追逐这些穷途末路的大梁小贼。

林安等人亦是急急往马匹处赶。

后头是穷凶极恶的匈奴,前方是乌漆嘛黑的山路,立即就有将士被绊倒在地。

林安立即喊道:“快将箭射往后头。”

众人立即照做,只是箭矢不过剩下寥寥几支,如此做只是杯水车薪,即便将地上的草木燃了起来,也仅仅能挡住匈奴一会儿。

不过幸好几人已到了马下,立即翻身上马,喝马往东南方向而逃。

……

第三十二章

次日午时,吴端在方盘村中终于等到了吴正的消息,正带着人往关中而来。

他立即上路同儿子吴正会合,有了这幽州带来兵强马壮的三万军,必能反败为胜了!

昨夜林安等人一直往西南方离开,却正巧遇到了吴正带回来的大军,便将眼前军中情况与吴正等人道明。

但经了昨夜,于和迪不打算再留在城中,而是连夜让人寻找粮食和带上搜刮出来的物品等全部带走了。

等到吴端再带着人往关中赶时,匈奴已连人带物离开多时。

若是还有粮草,于和迪不会连夜带兵回去,而是留下来占了西北,但昨夜将士因无吃食又累极,于和迪无法再留在此处等死,只能带兵回去。

此战,谁都占不着好处,玉林军营帐与粮草全然被烧,兵器被抢;而匈奴虽然夺了玉林军的兵器,但没有粮食,大概在路上还得有一拨人失去性命。

而远途而来的幽州援军,没了作用,就将粮食与玉林军需要的一干物什等留下许多,便回去了。

那带兵前来的副将李继走之前还同吴端与朝廷派来的监军吴和一同喝了小酒。

*

“将军,今日小酌,下回便不知是何时了。”李继拿着海碗,碗中的酒摇摇晃晃也没洒出一点儿,就这样仿若醉倒般同吴端临别。

李继原先出在吴端手下,因幽州守兵人数有余但实力不足,便将他派往幽州了。

而吴端只笑笑,同他碰了碗大口喝了。

这几日乱战,死去了许多将士,吴和虽说是监军,但乃是个文人。吴端从他那儿得到了有用的消息,也不同他计较了,让吴和呆在自己的屋子里,连弃城而逃时亦是先让下属带吴和离开。

三人心中都有愁绪,又说不清道不明,便只能将喉中的话语咽下,豪饮了起来。

战后小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淋在将士们脸上,将这份哀思添了几分重量。

后山这回又多了许多马革裹尸的尸身,为家国守卫疆土的大梁将士,只有草草埋在了一起,连块墓碑也无。

林安同白敬亭搬着这些残躯,心下既是悲凉又是庆幸,既感叹不过两日前还在活蹦乱跳的同袍,今日便草草埋了;又庆幸自己没有在战场中死去。

“你说,若是你我死了,会不会连个墓地也没有?”林安一边埋着土一边气喘吁吁问着白敬亭,“说不定身体洒落在战场,被匈奴践踏得连残躯也找不着。”

白敬亭听到了,却无心同她说话,将雨淋在额前湿漉漉的乱发抚到脑勺,露出饱满的额头,又沉着气将土铲到将士尸身上去。

这个活干到了繁星铺满夜空才完,两个人离开将士们在的土堆,往河流处去。

身体与心绪亦是粘稠,只得下河洗澡才能舒缓。

这边寂静着下河洗澡,那边吴端等人还在喝酒。

从军多年,吴端与李继酒量都成了海量,唯有吴和,趴在桌上一醉不醒了。

李继看着吴和醉倒,才放下酒杯道:

“原先想看看这朝中派来的监军是何许人也,今晚一看,原来是几年前时常串门将军府的人。”

吴端倒不知晓有这事,皱着眉头便等待着李继的说法。

“将军可能忘了,几年前夫人还在的时候,与他未过世的娘子倒有几分交情。”

看着吴端还是一头雾水,又解释道:“将军从前曾救过这吴和一家老小,但他娘子弱不禁风,那一日遭到劫匪所吓,没一年就走了,但走之前曾给夫人送刺绣,夫人极为喜欢她。”

他这样一说,吴端倒也是断断续续有点印象。只是他的夫人过世已久,他许久不想从前的事了。

“将军。”这时,李继凑到吴端耳边悄悄道:“你托我让人找的人找着了。”

吴端闻言猛一抬头,看了看趴在桌上睡觉的吴和,撇下他不理,带着李继进了屋子。

“你细细说,是怎样找到的?”

李继小声禀报:“您说那孩子在江南,我特地悄悄让亲信找与……相似,年岁差不多的青年,还真是找到了。我找了理由脱身去看,没想到竟然与……年轻时一模一样!”这样说出来,连李继都有两分心惊胆跳,当时他瞧着那少年与熙正帝年轻容颜一模一样时他就惊呆了。

“那孩子如今怎么样?”吴端问道。

“他的母亲重新嫁了个富商当小妾,只是那商贾讨厌他,他母亲便将他养在丫鬟屋里,只让他好好读书,却是养了个懦弱的性子。”

吴端闻言深深皱眉,不待他说什么,李继李继跪在地上请罪道:“将军,末将还干了件事。”

吴端眉头一跳,问道:“什么事?”

“那孩子的母亲不受人待见,但没想到居然被那些老嬷嬷欺负,居然害死了。那孩子生性胆怯,身体也是文人体格,想报仇却被主母摁住鞭打,末将一个血冲上脑门,将那一屋子丫鬟与主母杀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