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横看竖看,反正是没看出原身的毛病,原身身为一个关系户存在合情合理——她就拿这小三千的工资,要是身为公司老板的舅舅连个关系户侄女都养不起,那当初也就没必要答应了。
所以现在每次宫萍萍说些不好听的话时,宁初夏总是格外淡定,她越是着急,越证明她无能,她管不来自己手下的人,只能迁怒地朝下属发火。
“初夏,我这里有两份文件,你帮忙整理下格式。”
出现在宁初夏身后的,是同部门的一位前辈,对方神情自若地把文件往宁初夏这递,完全没有这是在推脱工作的感觉。
这就是每个人在职场都要遭遇的“老油条”怪物,他们在公司工作往往已经有些时日,从新人变成旧人。
他们不求“上进”,没打算升职,所以也无所谓工作完成得好坏,说混吃等死有些太难听,不过这么描述也没什么问题,比起好好完成工作得到表扬,他们更想要悠闲地过日子。
在领导分发任务时,他们熟练掌握着卖惨、我不行、做不来等拒绝技巧,就算勉强把任务给了,他们也有后招。
其一,就是万能的“灾难转移”**,这也是原身以前最常吃的闷亏。
他们就像是自带雷达,明明也在工作或者闲聊,却能准确地找到合适的时机和准确的人,然后以不同的理由开始转交同坐。
比如说宁初夏遇到的情况就有两种,有像是今天这样自然而然直接把工作转交的,能用帮忙两个字都算是不错的,之前更像是直接“吩咐”。
原身并不是傻子,她当然意识到了这些行为的不恰当性,只是她的个性,拒绝两个字都很难说出,下意识地心中便会生出想法“如果拒绝的话会被讨厌吧?”、“总不能直接开口说这不是我的工作吧?”,这大概就是人善被人欺的现实体现,哪怕每次接受完心里都对自己生气,并预演了一万次下回发生时要如何拒绝,可在再次发生时她还是会答应。
另一种,则是求助式的帮忙,这倒是稍微迂回一些,会先以“软件操作不熟练”、小细节不会调整为借口申请来自于原身的帮忙,然后等原身一接手,好的完蛋,“既然你都做了这么多了,那你把它做完吧”、“我看你做了一遍我还是不会,果然是你们年轻热厉害,还是辛苦一下你”总之最后又成了原身身上的活。
“什么时候要啊?”宁初夏回头看向前辈,目光里看不出半点推脱。
“今天下午下班前。”
宁初夏皱紧眉头:“我这里可能来不及。”她颓然地伸出手抓了抓头发,“我昨天给的几份文件宫主任都说不行,我可能得一直忙到明天中午才能忙完,或者明天下午下班后给你行吗?我明天挤点时间。”
时间……当然是有的,可帮别人干活,那就免了。
她这话一说,果然对方的脸色就不大好看了,像是吃了什么难吃的东西一样:“你这有这么忙?”
宁初夏心中冷笑,这就是原身最怕的了。
帮人按说是情分,可落在原身头上,不帮反而成了大错,甚至帮人干活如果没干好,那还得负责任被骂。
宫萍萍可不是什么崇尚真善美的好领导,对于别人把活推到原身身上的行为她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归她只看最后活是谁干的,干得如何,原身自己不会拒绝不关他事。
“是啊……”宁初夏颓然道,“我昨天从医院出来,回家一直忙到两点多才睡着,可能是太晚了人太困,很多活都出了问题……”
对方情绪依旧不大高,抿着嘴又打量了下宁初夏才悻悻然离开:“行吧行吧,你们活多,我活少,我加班做,不会就自己摸索。”
这就是道德绑架了,单纯如原身可能会羞愧地抓住对方,然后把活接过来进一步压榨自己。
宁初夏只是继续对着电脑,劈里啪啦地一阵打字,做出很忙的姿态。
这也别道德绑架了,实际上这公司到底是谁忙大家心里都有数。
眼见人走了,宁初夏便也稍微看向手机,刚到这宁初夏就网购了防窥膜,公司有不少人“毫无边界感”,时常会窥探他人的**,宁初夏很注意这个,每次离开工位的时候连微信都会退出。
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另一个微信账号,此刻正有不少的消息还没处理。
——“老板今天晚上什么时候开张?”
——“提供外送服务吗?”
——“今天晚上有什么?”
宁初夏迅速地回复了消息,又重新回到了工作状态。
没错,这段时间来她借由“请假”这个借口,开始了自己的副业之旅。
宁初夏确认过原身的个人情况,很遗憾的是,原身确实是个“无特长”型的普通人。
她的父母并没有什么培养孩子特长的想法,当然这也很正常,而原身唯一上过的兴趣班,则是在小学报的书法,那是小学组织的每周六上午的兴趣活动,由学校的老师教学,原身虽然勉强坚持上过了三年,可也只是维持着每周去打卡,上课跟着老师练习的频率,现在要让她再拿毛笔写字,那就连笔画笔顿都有些混乱。
虽然和很多人一样,她的成绩也有长短腿,可这哪怕是长腿也不是突出的那种,只是比短腿的那一项稍微好些。
宁初夏倒是手握不少技能,可要是这么忽然使用出来,那恐怕都不是ooc的问题的,那是彻底换了个人。
原身的生长环境,使得最简单的“学习借口”都很难被成立。
如果宁初夏表示出自己想要去考研或者是学习什么技能,那估计只会面对父母的质疑和否定。
且不说考研学习技能是要花钱的事情,原身的父母根本就不会觉得学习技能增长见识对于原身是有意义且必要的行为。
如果说兴趣,不好意思,这兴趣是小孩子的事情,年纪这么大了要现实,花个万把块去学东西那是疯了。
如果说是提升自己?那就更不合理了,宁家父母肯定会说,她在大伯那工作得好好的,学习无用,然后再举例说明不少人考了研究生都未必能比宁初夏现在获得的工作稳定。
所以宁初夏能够运用的,便是普通人通过自己努力也能掌握的技能,这其中还牵涉到技能和金钱的转化率。
为了能够迅速且合理的积累第一桶金,宁初夏很快在考察后做出了选择,那就是在夜市支个摊子,这也是基于原身大多数工资上交给父母,手头并没有存款的情况做出的判断。
目前为止,一切都按着她预料的发展,等到攒够第一桶金,也就到了适合开口的时候,毕竟有时候钱才是立身之道。
“初夏,宫主任喊你。”刚从宫萍萍办公室出来的员工背对着办公室便不由自主地露出疲惫神情。
宫萍萍的办公室在公司不少人看来,那早就已经算得上是地狱级别的场景,每次进去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在那呆上至少半个小时。
“好的,我这就去。”宁初夏抱着文件就出发,事实上有不少员工意识不到,这折磨是双向的,尤其是在你注定不会被辞退的前提下。
脸上的笑容一闪而过,宁初夏已然进了宫萍萍的办公室。
不出意料,宫萍萍果然又双在接电话。
领导的时间值钱,下属的时间不值钱这件事在宫萍萍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宫萍萍并不是公私完全分明的领导,她在工作之余,也干过在公司招待朋友的事情,当时宁初夏隔着窗稍微看了几眼,那时候的宫萍萍可不见这么“忙碌”,电话短信接个不停,手机不能离身哪怕一分钟。
可只要是在开会,或者是叫下属来谈话的时候,她就会忽然开始忙碌起来,时不时地回个信息接个电话,最后还要带上几句感慨:“这事情真是忙都忙不完,今天估计又得忙到很晚。”一般情况下,只要她这么一表态,大家就会默契地开始感慨宫主任的认真负责,为公司死而后已,好像那个在上班时间处理私事的人不是她本人一样。
宫萍萍像宁初夏比了比,稍微捂住了话筒做了口型让她坐着等待。
宁初夏自然是安分坐下,原身在这种办公室的场所通常是不习惯的,她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继续翻看文件,以防等等宫萍萍提问的时候自己回答不出来,要不就是低头发呆,偶尔会和小心的和同事抱怨两句还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