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332)

“先前家弟王恬与父亲争吵置气,如今也来投奔我了,他生性桀骜,脾气不比你好多少,你们两遇到一起,我可应付不来。”王悦不带一点商量,“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你备课的怎么样了?”

“……”

“我就知道你什么都没准备!”王悦不悦地拿出自己准备的笔记。

“做不好更好,到时崔剥皮一定会开除我,我就回蓟城去继续当我的城管,哼!”司马邺强行挽尊道。

“你想多了,她怎么可能轻松就放了你,说不定让你去做洛阳的城管呢,这里的那么乱,你打得过谁?”

“……”

“好了,窗外有什么看的,快看这!”王悦用力拍桌。

……

崔鸢这些日子过得很舒心。

王悦的在学校的人脉,她用“洛阳发展前景”的邀请骗、咳,请过来很多蓟城就业不理想的学子们,年轻人嘛,对自己的能力预估的很高,总会觉得自己被大才小用。

他们虽然年轻,但能写会算,懂得农时,做得统计,也去基层历练过,明白百姓的艰苦和狡诈,都是上好的苗子,磨砺一下,就能大用。

至于李矩那个连手拿下关中的提议,她看都没看就直接否了。

开玩笑,洛阳周边那么多的贫民吃饱饭都很花时间了,要是再把关中几十万的贫民弄过来,她的任务还能不能按时达成了?

更何况,她一个姑娘家家,打打杀杀的多不好?

新的城市要有新的规划,她一直在考虑将一些旧城区拆了重建,把基础设施补好,相信女帝要的不是一座好看的王宫,而是要一座好的城池。

洛阳想在北方脱颖而出,可不可以,在附近的河水之上,建一座大桥呢?

尤其是洛阳之北,便是河内郡,这个郡虽不大,但城市密集,比洛阳大多了多少的面积中,就有九座城池,同时也是去上党的必经之路。

古往今来,过河的码头都可以催生出孟津、白马这些城池,更何况有桥?

若是有条大桥,能直接连接洛阳与上党的商道,北地草原的牛羊也可以直接从晋阳过来,不必给过蓟城绕行,如此,便是大大的政绩啊。

至于建不建得起,崔鸢在这一点上还是非常相信这些异人的。

按他们的说法,只有材料足够,在大江上建桥都可,更何况只是大河上建桥呢。

在确定这一点后,崔鸢很快就向女帝提交了申请,这种大事,肯定还是要经过女帝允许的。

……

魏瑾这收到这条请求后,思考了数息,提笔在文书上回了个允字。

同时还在网上以玩家的身份询问了在洛阳外建个大桥需要多少耗费。

这种内幕消息立刻就引起了不少玩家讨论,大家估计了一下,黄河不比长江,无论径流还是宽度都差长江很远,修是肯定没问题的。

还有专业玩家认为,修的话,混凝土现浇是不可能的,没有混凝土震动机,来充分混合,就很难避免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现象,容易出现险,考虑还是以石头堆砌。

洛阳的黄河大桥跨度三公里左右,但这桥有很长一段都是引桥,古代不必这样浪费,选取狭窄河段甚至可以将桥的跨度缩短到一公里,桥墩可以用沉箱法来修筑,问题比较麻烦的是要几个大船来配合。

他们还在里边讨论,说可以坊赵州桥那种,在大桥的每个桥洞顶上都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样设计,既减轻了大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身不会被大水冲毁,又节省了原材料云云。

且黄河的水并不深,可以在枯水施工等等。

至于人力和工匠,建议调拨一些上党的资源。

空手套完方案,魏瑾很满意。

剩下的,就是等他们讨论出更详细一点的施工方案了。

她甚至有空想想,这桥要是修起来,将来一定是名留千古的奇观啊。

第268章 点滴生活

仲夏之季,天气炎炎,山涧的知了都叫得有气无力。

洛阳周围有群山环绕,茂林如海,其中豺狼虎豹从未少过。

一群熟悉山岭的猎户背着背篓,带着熟悉相熟的村人,警戒地从深山中走出,当离开密集的林木,回到开垦出良田的平地时,才露出轻松的笑意。

村里很快有人来迎接他们,帮他们拿下厚实的背篓,又张罗着把背篓中的草药拿出来,送到大夫那里。

这些草药的收入是种田额外得来,虽然不多,也不少了,足够他们购买一头牛,让村里多一辆牛车,平时耕作也理方便,牛可浑身都是宝贝,连牛粪都可以刷在土坝上,干了用来晒麦子。

今年的夏收也很丰足,村里多生出的孩子也能养活了,这些年村里男丁少,都是老弱妇孺来做农活,虽然也能做,但总是要辛苦很多。

那位听说是从蓟城来的大夫医术精湛,能治不少顽疾,在他们村里的时间不长,可得抓紧了。

只是这北方的大夫都年轻的紧,每日都拿着书籍翻看,极是勤奋。

“这些药挺不错的,这些我们全都收了,你们继续按我们教采药,如果能种出来,我们也收。”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翻检着猎户们采来的草药,面带喜意地道。

他一个月前来过一次,和这些猎户们进山,教他们认药和采药,他们学得很快,也不需要自己进山了,直接来收药就成,节约了大量时间。

“多谢大夫,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

得了钱的村人们喜笑颜开,对两个少年毕恭毕敬地拜了,吹着银币愉快地离开。

“唉……药用得太快了,缺口很大。”一名少年无奈地道。

“还是在蓟城医院学得多啊,可惜我成绩不好。”另外一名少年有些委屈地道,“可是不应该是成绩好的出来工作,差一点的继续深造么?”

“没办法啊,医生缺口太大了,”他的同伴无奈道,“咱们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洗手和不喝生水,还有接生时滚水消毒的重要性,其它的头痛脑热,都得照着医书上凑合治,谁让陛下说过,预防重于治疗呢?”

两位少年互视一眼,只能低下头,继续炮制药材。

这时,村长带着谄媚的笑意,用粗陶大碗给他们端来两碗面,面上各盖着一个蛋,蛋下围绕着菜叶,看着就很香:“两位大夫,小地实在没有什么好的招待,还请见谅。”

两人也觉得有点饿了,感谢之后,端着面条就开始唆起来。

面里并没有酱油,只放了一点盐,少到让他们感觉像咸味像是幻觉,他们熟练地拿出两个小瓶儿,相互帮着放了椒盐和酱油,有了调料,瞬间面就美味一倍。

“唉,存货不多了,洛阳的物价就是贵,蓟城都是放个小壶,可以随便加酱油的,甚至蛋都是用豆油煎的。”王绕收小瓶子就特别小心,木塞盖得超紧。

“以后陛下迁都洛阳,肯定能比蓟城还好,咱们多看些病人,存钱买宅子都是正理,”同伴说到这,又想起一事,“阿绕,你本是洛阳人,以前的宅子还在吧?”

“早就荒废了,”王绕不屑地道,“再说了,我要住也是住异人们新修的高楼啊,那种旧宅,春夏蚊虫秋冬要火盆,哪有能通水的暖气的新宅舒服。”

“说的也是。”

两人吃完面,继续给村人义诊,当做是这些草药的费用补偿,然后便把药物堆上了马车,熟练地驾马回城。

洛阳的官道被修整过一次,走起来还算稳当,在周围的山匪被清剿后,送盐送线的货郎敢下村了,村里的人也愿意入洛阳里买些农具和种子,商路便渐渐有了些人气。

只是战乱的损失太重,赤贫的村民总要那么一两年,有些余粮,才敢购买一点盐铁之外的品物,所以离繁华还远。

除此之外,他们来到洛阳东门时,还看到不少关中难民。

这些人是弘农郡的流民,那边还在匈奴人的治下,盘剥的极是厉害,他们说自己的千辛万苦才逃来洛阳,只求一个活命的机会。

少年医生王绕想在这些人里挑了一个看着身强力壮的,当作亲随,但并没有发现中意的,遂作罢。

“你那点收入,还养佣人啊?”同伴笑他。

“这是我虎哥信上说的,南边的医生都要带两个健仆,免得遇到麻烦,让我出门在外学着点,没钱问他要就是。”王绕眨眼笑道。

九州月下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