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缸照+番外(29)

作者:知我情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就令折蕙将药碗递给自己,预备喂海柔喝药。

海柔吓了一跳,忙令折蕙给自己拿了靠枕过来,坐起来自己喝药。

常氏见此,暗怪婆婆多事,正欲上前让女儿重新睡下,就听见太夫人道:“海姐儿这是在母亲面前撒娇呢。虽然是病着,也不好总是就躺在床上。就算是康健的人,总是躺着也要躺的没了力气。”

海柔一口气喝完了药,直嚷着苦,折蕙忙拿过早已准备好的蜜饯和糖果递给海柔。

等吃完了蜜饯,海柔就对母亲道:“娘,你就先回院里歇着吧,我和祖母五妹妹说说话。晚间我一定好好吃药的。再说一会儿三叔母就过来了。”

常氏还要多言,太夫人便道:“你三弟妹行事向来妥帖,你便是不放心我,也该信你三弟妹。况且这几日你在院里的时间少,二郎的事情你也该多上些心才是。”

常氏见她提及了丈夫,便是不回去也得回去了。只好给太夫人行了礼,带着身边的吴妈妈先回了柏济堂。

看着常氏出了瑶芳坞,太夫人便对海柔慈和道:“海姐儿,还打算病几天啊?”

海柔就抓过被子蒙了脸,撒娇道:“就知道瞒不过祖母。”

“你娘那是关心则乱。”太夫人把被子扯下来,“病才刚好就淘气,装着起不来床骗你母亲,你瞧瞧你娘这几日都瘦成什么样了。”

沛柔倒并没有看出来海柔是在装病,还以为是前几日她发烧身体虚弱之故。

海柔撒娇道:“元宵那日出门我闯了祸,娘在马车上狠狠的教训了我,若不是刚好生了这场病,我娘还指不定怎么对付我呢。”

太夫人又好气又好笑:“听你这意思,还有些庆幸生了这场病似的?我看正该让你的脸上也发些痘子,变作个麻子,看你还愿不愿意生病。”

“祖母,”海柔嘟了嘴,“我都已经吃了苦头了,水痘发作起来痒死我了,还不能挠。我娘再怎么对付我,最多也就是把我禁足,可我病了这几日,连床都不能下,也没人来看我,我都要憋死了。”

她拿眼看着沛柔,嗔怪道:“五妹妹也是的,你是发过痘子的,并不妨事,这几日也没见你来看我,我白和你好了。”

沛柔佯装生气:“三姐姐就知道冤枉人。这几日我跟着祖母在松鹤堂里不知道给你念了多少经保佑你好起来,你稍好了些我就跟着祖母来看你了,倒还要被你埋怨。”

海柔就高兴起来,“我就知道五妹妹心里想着我,等我好全了咱们再一起出去玩儿去。”

太夫人便板了脸道:“你天天惦记着玩儿,咏絮斋的周先生可惦记着打你手板呢。年前先生布置的功课可都做了没有,若没有,别说你娘,周先生严厉起来,你可吃得消吃不消?”

“啊。”海柔哀号一声,一张脸霎时由晴转阴,十分生动,沛柔看的直想笑。

海柔也非常敏锐的捕捉到了沛柔的笑意,嚷道:“五妹妹你还笑,等我好了和你一起去上学,被周先生一念叨,我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太夫人帮沛柔说话:“你还别吓唬你妹妹,这几日你妹妹都跟着我描红,沛丫头写字可比你认真多了,等回头去周先生课上,见你妹妹的字写的比你还好,我看你这个做姐姐的羞不羞。”

海柔就抱了太夫人的胳膊撒娇:“我才不羞,我是周先生教的,五妹妹是祖母教的。周先生学问就是再好,难道还有祖母好不成?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也只好‘甘拜下风’罢了。”

太夫人笑着拍拍她的手,“哎哟,我们海丫头说话都知道用典故了。小时候到了三岁还不肯好生说话,只是拿手指点着东西,现在说话倒是利索的很,还头头是道的,可见周先生的学问是不错。”

周先生和太夫人同出一族,是居住在济南本家的一支。父亲曾有举人功名,家中也甚为殷实。

她少有贤名,曾经定过亲,只是没等过门夫婿就去世了,后来也就没有再嫁。

太夫人听闻她品行端正,又有咏絮之才,就给本家去了信,将她请到了燕京,专教徐家的小娘子们。

倒不光是定国公府里的,水字辈的女孩都是她的学生,宗族里也有几个女孩和她们一起在咏絮斋里上课。

沛柔前生自然也是她的学生。只是那时候比起女儿家的玩意儿,她反而更喜欢骑马投壶,对于诗书学问一道并不感兴趣,《女训》、《女则》之类的更是读过就忘。

写字也是她后来犯错被太夫人罚抄佛经,太夫人见了不免指导她几句,才不至于太拿不出手。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尤其是到了他们这一辈,从小养尊处优,少有忧患意识。真正喜欢读书的子弟,像沁声和齐延这样的真可谓是异类。

从三叔父考了举人功名就被圣上大加褒奖,树为典范就可见一斑。

沁声还好,毕竟他父亲是举人,母亲出自世宦之家,齐延就实在是很奇怪了。

诚毅侯府除了他可没有人对举业上心的,他父兄都是年少时就在西北征战了,娶的媳妇也几乎都是出自勋贵之家。

只有他好像很早就放弃了和家族里的其他男人一样成为武将的想法,而是潜心举业,居然在新皇登基加开恩科那一年也成了进士。

沛柔开始也怀疑是新皇有意抬举他之故,可成婚之后见过他的书房,就知道他为此的确付出了良多,确实是有真才实学。

书房里光是他写的行卷叠起来就有人高,且他自小作为三皇子伴读在上书房读书,齐淑妃倒台后则进了周家的松石书院,又师从太夫人的亲弟弟当世名儒周夔周说竟先生。

成婚之后他们曾一起去拜访他的举业恩师,周先生算是沛柔的舅公,见到他们之后很高兴,还曾写了一张“琴瑟百年,瓜瓞延绵”的字赠给他们。

那时候他们的关系一直别别扭扭、时好时坏的,这幅字也就一直被沛柔收在自己的小书房里不曾装裱。

屋里正说的热闹,就见杨氏带着丫头进了瑶芳坞,看见太夫人和沛柔也在,行完礼笑道:“倒不知道娘和沛姐儿也在。”

太夫人向她招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听海丫头说这几日你是日日都来的,真是难为你了。”

杨氏反而有几分不好意思,“娘说哪里话,海姐儿也是我的侄女。况且这几日二嫂实在是辛苦,每日里只有我过来这一个时辰才肯到旁边的厢房里去歇息。”

“可怜天下父母心。”太夫人看向海柔,“海姐儿,将来可要好好孝顺你娘,别整日的想着淘气。”语到最后,已经带了轻微的警告。

海柔也是素来聪明的,明白了太夫人的意思,就缩在被子里点了点头。

太夫人就又问了几句沁声的事情,二月份就要举行县试了,又赶上海柔出痘,太夫人免了众人请安,这几日沁声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潜心读书。

众人一直闲话到晚间,等常氏回来方才散了。

第25章 偏心

沛柔还记挂着何太夫人送过来的见面礼的事,回松鹤堂用晚膳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

好容易用毕了晚膳,太夫人却说她找二叔父过来有事情说,直接打发了她回碧纱橱里休息。

其实从瑶芳坞里回来时沛柔就已经发现了太夫人的情绪有些低沉,她也隐约能猜到一点原因。

见太夫人要把她打发开她也无法,只得给太夫人行礼而后回了碧纱橱。

要想有贤妇,先要有贤夫。

海柔病成这样,常氏忙里忙外,也不见二叔父着急,何况他已有一个女儿因为这病夭折,他仍然好像并不放在心上似的,怎不令人寒心?太夫人大约是要好好教子了。

时辰尚早,离沛柔平日睡觉还有好一段时间,她就想起白日里何太夫人给的那只玉镯。

她把镯子拿出来仔细在灯下相了相,那手镯是和田碧玉的,通体油绿,光下不透,并不见绺裂、杂质,恐怕还是宫里赏出来的。

何太夫人给自己置办首饰,从来都是不吝啬的。

前生沛柔进了诚毅侯府的门,认亲仪式上她给的见面礼不过是一串粉碧玺的手串。

碧玺以深红色、蓝色、和无色为名贵,粉色的不过是世面上常见的货色。

即便诚毅侯府有几年家计艰难,可有哪里就难到连一件像样的首饰都拿不出来了,不过是不满意沛柔做她最疼爱的孙子的媳妇罢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