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急着用人,想要人其实也不难。”
林清浅不明所以看着她们。
对于人情世故,林清浅还真不如土生土长的霍青音她们了解。她静等几个丫头给她出主意。
“忘记呢?书院中王妃本来就放了十几个人进去?”沈又颜提醒她。
经过大家提醒,林清浅忽然想到年前自己买的一批少年少女,可不是,那些人在家里只做半天活,然后去医学院学习半日,严格说起来,那十来个人不算真正的学子。
“我考考他们。”林清浅来了精神,她已经明白几个精明的丫头表达的意思了。
莫心得了吩咐去找了人过来。十几个少年少女正在药房中做事,他们听说王妃找他们,一群人战战兢兢过来。
“你们别怕,我出一些试题考考你们,看你们最近学得如何。”林清浅和声说。
一听说要考核,一群人更加担心,有的人紧张地额头直冒汗,有的人蹙眉。
初心和文心搬来一大堆的药材,然后让少年少女们出去站着,林清浅在屋子里喊人,一个个进去。林清浅报出药名,进来接受考核的人就得按照要求找出相应的药材。
霍青音几个也跟着学习一段儿医学,她们坐在边上,暗暗也按照林清浅的要求去寻找药材,偷偷测试自己的水平。
等十几个人测试结束,林清浅对这批人的水平也了解了。
“你们刚刚认出多少来?”林清浅笑眯眯问。
霍青音、谢珊几个你推我,我看你,都不说话了。
林清浅噗嗤笑出来,“你们别想蒙我,我知道刚刚你们也在找药材了。”
“每一次,五十种药材,我也只能找出不到一半来。”
“有的先考过,当时记住了,后面偏又忘记了。”
“药性太多,认识的,药性只能记住十之三四而已。”
……
贵女们七嘴八舌,自曝其短。
林清浅倒没有讥笑她们的意思,“学医本来就很辛苦,他们比你们学的好,无非是实践出真知罢了。他们帮我整理草药,每日需要处理各种药材,经手的多了,认识记的也就多了。”
几个姑娘赞同的直点头。
林清浅接着说,“其次,还有用心和不用心之分。他们身份不同,担心做事出错,所以学习的时候,尽心尽力。你们几个,八成是三心二意,就等着我教你们金疡术了吧?”
几位姑娘被她说中心思,忍不住头低下头偷笑。
林清浅脸上笑得温和,心里却直叹气。金疡术哪是那么好学的,医学自成体系,学个三脚猫的方法,急救倒还好,要是真的去战场做后援,她们愿意去,她还不愿放她们去了。
“如果招收的人不够,只能再去买人了。”林清浅叹气。
沈又颜几个都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叹气,买人的法子多好。卖身契掌握在王妃自己手上,以后也不用担心一群人对王爷和王妃有外心。
林清浅心想:你们哪知道我的想法,她本意是想抬高郎中的地位,纠正大家对郎中的看法,顺便让一些处于困境的平民女孩子有个脱胎换骨的机会。可惜,事与愿违,竟然没有人能体会到她的用心。
果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环境,造就了大家的想法不同。
“也罢,再等几日。如果十日之后,还不能招满人,也只能去找掮客买人了。”林清浅心存希望,最后还是多给了一些期限。
她这边搞得声势浩大,赵景云说的事情也有了眉目。不,事情是木已成舟。
赵景云又做了一件超出林清浅认知的事情。这家伙清理了平阳城几个大家族之后,果然得到好处,然后,一些勋贵跟着喝汤。
所有被查封处置的世家名下的房产,地产全都被维护他的人瓜分了。其中,出手比较快的霍家、薛家获利最大,一些小的世家甚至从中得到好处后,名声财富直接往上升。
更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漕帮被清理之后,一些商客到底平阳城后,看到有机可乘,竟然也抢着购买了房产和土地。
赵景云对此当然是喜闻乐见,这些商客只要在平阳城有了不动产,就一定会绞尽脑汁将平阳城的生意做起来。如果商客不尽心,反正损失的又不是他赵景云。
一场土地变革,将平阳城以前四大家族的格局彻底打乱。
第441章 胆大包天
开荒令中,最倒霉的一批是领头的几个世家,主事的嫡系死的死,杀的杀,剩下的有的被送到京城复审,毕竟他们的罪名很大,囤积货物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罪名是勾结漕帮,偏偏漕帮刺杀靖越王,证据确凿,明明白白贴上匪徒的标签,所以送到京城复审势在必行。还有的,只要是真正不知情者,赵景云倒也没有追究他们的罪责,当堂直接释放了。
如此一来,没有被牵扯的薛家、傅家、崔家等旁支,对赵景云却是感激涕零,并无为族人报仇的想法。这些都是后话。
其次倒霉的是跟着薛家走的那群小世家和商贾,他们找霍家说情,霍久岑还真给他们出了主意。只是主意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好主意。
霍久岑看他们磨磨蹭蹭不愿意,心中冷笑不已,这些人不但想保命,还想保财,敢和王爷对抗,在背后对王爷下黑手,还敢异想天开,脸大的?
反正他主意出了,这些人不愿意,就等着一家老少被发放吧。
事实证明,当人命和财富只能选择其一的时候,那些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保命。
“早知道……”一个小世家的家主看到自家粮食、田地、商铺被充公一半,看不下去红了眼睛小声嘀咕。
其他人心有戚戚然,全都低垂着脑袋不说话,说实话,对家中长辈的抉择默契都选择了抱怨。
囤积的粮食商品非但没有挣一个铜板,反而全部被当成惩罚没收,家族中的田地、商铺则也贴进去一半。
三年内,他们不得再买商铺和田地,要想家族田地够用,他们只能选择开荒。
三年,人生有多少个三年,三年之中少了一半铺子和田地,就算开荒,事先也得贴进去银子,三年之内土地还养不熟,他们家族得损失多少。
别说儿孙心里不甘,难受,主事者也跟着难受。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他们算是看出来,他们全被薛家、傅家和崔家等大世家利用了。
话说百姓开荒,他们的利益多少受一点儿损失,可要是他们经营得好,损失并不大。反正王爷颁发的又不是均田制。再说,他们本来就是平阳城中流砥柱,百姓手里有银子,想要置办铺子和他们竞争,也竞争不过他们这些老牌的世家呀。
这些人越想越觉得难受,越想越觉得自己亏得太多。
几日之后,随着一大批商客在平阳城大范围购买商铺,置办土地,挂出去的商铺和田地,不少还是他们被充公的,更多的却是薛家等没收的田产,一个个心里如猫爪般更加难受,本来,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他们也会像一些人一般,为家族抓住机会,更上一层楼。
赵景云或许是生来会气人。勋贵之家不是担心百姓开荒之后,无人种田吗?十来日之后,平阳城就被朝廷送来一大批流放的人,这些人都是贱民,除非他们立大功改了身份,否则祖辈只能给人当佃农,俗称庄客。
好了,大户家人压根就不用再为无人种田发愁了。
接下来,赵景云在农田制上颁发了许多优惠政策,首先是农具改革,许多新型的农具,都由官府打造,像打谷机、水车、耕田的农具等,全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甚至官府还推出了脚踏式三轮车,听说一车就能拉许多粮食。
而这些听说全都是王妃想出的办法。
有钱的人可以直接买,买不起的农人,到了收获季节,可以到官府中租借。听说,为此官府还特意多开设了一个下属,叫什么农机联合社。
平阳城的农人,只要提到靖越王和王妃,无一不是感激涕零。
事情还没有完,过了半个月,王爷的人从北方草原又购买了一大批的牛羊回来,牛儿可以耕田,同样分成两种方式出售,一种是个人购买,另一种则是集体购买,即一个村或者几户人家一起购买,如果钱财不够,可以到平阳城汇通钱庄借贷,官府在钱庄放了一部分钱便于惠民。
官府出银子给百姓借贷,利息非常少,就是精打细算的百姓,都觉得利息少得等同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