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带她去的地方,只能往南,往西,往那些远离新朝的地方。

她不能再随他们越走越远了。

李苒端直坐着,目无焦距的看着只能看到一团明亮的窗户,一点点细细回想着这些天的点点滴滴。

“姑娘吃点东西吧。”帘子外传来红衣丫头的声音。

绿衣丫头急忙过去打起帘子,看向李苒。

红衣丫头站在门槛外,也冲李苒欠身:“请姑娘到这边用餐。”

李苒站起来,出了屋。

屋外,触目所及,还是黑而高的步障,两道步障之间,只留了窄窄一条路,从这个门,拐个弯,通往厢房的门。

李苒进了厢房,坐到上首,看着桌子上的菜。

老鸭扁尖汤,蒸腊味,网油烧桂鱼,焖鳝段,还有两样她认不出是什么的绿叶菜,除此,还有一碟子冰糖莲子。

李苒没接红衣丫头递过的米饭,手指点一点,示意那钵还在微微翻滚的老鸭扁尖汤。

红衣丫头忙盛了碗汤捧给李苒。

李苒先慢慢喝了碗汤,接着一口一口,细细品着每一样菜,慢慢吃完了大半碗饭。

吃好饭回到上房,李苒倒头就睡。

那位杜大夫说的很对,她确实过于劳累了,现在,她先要把身体养好,这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吃饱就睡的日子持续了两天。

到第三天中午,饭后没多久,两天没见的那个婆子掀帘进屋,刚刚迈过门槛,就不愿再往里走,扫了眼李苒,陪笑曲膝道:“姑娘,几位爷想见见您。”

李苒暗暗呼了口气,总算有人要见她了,还是几位,嗯,很好。

李苒站起来,跟着婆子出了门。

门外的步障还在,只是步障的尽头打开了。

出了步障是游廊,红柱上的油漆已经有些斑驳了,院子里青砖漫地,砖缝中小草招摇,青苔浓绿而厚。

游廊很长,院子阔大,走到尽头,转个弯,就出了院门。

院子外树木浓翠,热烈明亮到刺眼的阳光穿过树叶,细细碎碎的洒在地上,恍惚间,有一种夏天的感觉。

这里,差不多就是夏天了。

李苒微微眯着眼,跟着婆子,一边往前走,一边毫不掩饰的打量着四周。

不远处有山,高高低低连绵不尽,近处古木森森,建筑不多,在古树和花草之间,隐隐约约。

树木,花草,建筑,假山和青砖路,都已经充满了自然的痕迹,明显是很多年都疏于打理了。

这里,应该是座主人长久不来,只有老仆留守打理的半废弃的庄园。

从前,应该是辉煌过的。

两人很快就进了一间阔大而略显破败的厅堂。

李苒跨进门槛,站住,微微眯眼又舒开,从左到右,挨个细细打量着厅堂里或站或坐的十几二十个都不算年青的男子。

左手一排六张椅子,坐了三个人,右边坐了四个,上首两把椅子,右边空着,左边,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容貌极好,芝兰玉树一般的中年男子。

其余人站在四周。

中年男子从她进来起,就直直看着她,片刻,嘴唇微抖,一只手按着椅子扶手,站了起来。

李苒看过一圈,微微昂头,迎着中年男子的目光,冷冷看着他。

坐在左排最前,六十岁左右,气度极好的清瘦老者站起来,轻轻拍了下中年男子,低低说了句什么。

中年男子点着头,抬手捂在脸上,片刻,放下手,慢慢坐回去,再抬头看向李苒的眼睛里,泪水隐隐。

“在下姓黄,黄子安,丁未年状元,这几天委屈姑娘了,姑娘请坐。”黄子安冲李苒拱了拱手,先介绍了自己,欠身往上首右边让李苒。

李苒还没法立刻算出丁未年是哪一年,不过,这个丁未年状元,只能是前梁的状元了。

原来,还是位状元。

“你们这里,以右为尊么?”李苒没动,目光从黄子安看到中年男子,冷冷问了句。

屋里的人顿时神色各异。

“姑娘初初归来,我来介绍,”

黄子安十分淡定,微微欠身,恭敬的示意中年男子,向李苒介绍道:“这是何大公子,荣安城倾覆前一年,先皇下旨,将乐平公主定予何大公子,说起来,何大公子是姑娘的父辈。”

“说起来……”

李苒拖着声音,满溢着讽刺,再次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遍何大公子。

“定了亲,就是嫁了么?公主下嫁之后,就不论君臣,只讲夫妻了?”

黄子安下意识的抿了抿嘴唇,没等他说话,李苒看着稳坐没动的何大公子,抿着丝讥笑,“我就站着吧,想来你们要说的话不会太多,说吧。”

“接姑娘过来,这一路上确实委屈姑娘了。姑娘从小娇养长大,从没吃过这样的苦,心里有气也是应该的。

这一路上,实在是不得已,黄子安代公子给姑娘陪礼了。”黄子安声音轻缓,一边说,一边冲李苒长揖下去。

李苒眼睛微眯,微微侧头,斜睨着黄子安。

他这张嘴,可真会给人扣屎盆子,不愧是状元出身。

“姑娘由陶少监照顾长大,陶少监至死都是大梁子民,这很好,往后,有何大公子,以及我和大家,必定不会委屈了姑娘。”

黄子安长揖而起,看着李苒,声调温和。

“你们把我掳来,就是为了不委屈我?为什么?我可不认识你们,一个都不认识。”李苒的目光从黄子安,看到何大公子,再看向其它诸人,一字一句问道。

第57章 置于死地

姑娘是先皇血脉。”迎着李苒扫过去的目光,坐在右手第一位的一个黑脸壮汉,忍不住道。

“喔~~”李苒拖着长音,喔了一声,目光越过黑脸壮汉,接着往下扫。

黄子安瞪了黑脸汉子一眼,其余诸人,或迎着李苒的目光,或避开李苒的目光,没再有人再说话。

“您贵姓?”李苒目光转回黑脸汉子,嘴角往上,挑着丝讥笑问道。

“姓范,范贺祥。”黑脸汉子微微欠身,答道。

“您父亲姓范?还是您母亲姓范?”李苒接着问道,不等范贺祥答话,又转向黄子安问道:“黄先生呢?一定是您母亲姓黄吧?这位何大公子,想来,您姓何,也是因为您母亲姓何了?”

黄子安紧紧抿着嘴,脸色倒还好。

“我在善县那间四方小院,被陶忠关了十七年,不闻人语,不见人世,初初出来,行走于市井之间,听到的头一句感谢,就是仁宗那三道旨意:开荣安城大门;陆氏殉国;新朝之子民,亦是大梁之子民,有志之士,当以民为重。

这三张旨意,是假的吗?”

李苒环视着诸人,“范贺祥,你来告诉我,这三份旨意,是假的吗?黄子安,你说呢?还有你,何大公子,你来说,你们可以一个一个的来告诉我,这三份旨意,是真是假?”

“姑娘……”黄子安脸色有点变了。

“我姓李,木子李,我的生母生的尊贵,死的悲惨,死时无名无姓,死无葬身之地,只因为她不做不忠不孝之人。”

“那都是先皇受奸人蛊惑。”何大公子脸色苍白,一拳头捶在高几上。

“喔哟,”李苒笑起来,“那仁宗那份把乐平公主定给你的旨意,受没受奸人蛊惑?”

“姑娘……”黄子安脸色有些发青。

“把美丽无比的公主给了你,是先皇英明,顺天应命,以百姓为重,就是受了奸人蛊惑,这合着,顺了你心意,于你有利的,就是先皇圣明,没能顺上你的心意,就全是受奸人蛊惑了是吧?

你是谁啊?”

“姑娘……”

“你闭嘴,我还有话呢,还有几句话要问他。”

李苒抬手制止黄先生,眼睛紧盯着何大公子,仿佛下意识的往前挪了半步。

“陶忠替换了乐平公主那杯毒,是受了你的指使?”

“是乐平……”何大公子脸色惨白,只说了乐平两个字,就说不下去了。

“是因为乐平太美丽了是吧?你打着如意算盘,打得多好呢。

趁着大梁国破,买通陶忠,把乐平那样的极品美人儿捞到你手心里。

既可以做你金字招牌,又能怀抱乐平那样的世间无比的美人儿,温柔乡里快活无比。

进可享受仁宗遗泽,退可享受乐平的美丽,多么两全其美。”

李苒轻轻拍着巴掌。

上一篇:孤人不孤下一篇:女奸臣杠上假太监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