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凶猛的雪灾,李洵时几天几夜都待在垂拱殿,各个大臣一波一波地进出,可李洵时却一直埋首在龙案后。
为了安抚灾民,不仅要开仓放粮,还要给流离失所的灾民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好不容易,将所有的灾民都安顿好了,却爆发了瘟疫。冬日的瘟疫蔓延的没有夏季那么迅速,可因为灾民们大部分都挤在一间屋子里,瘟疫一被发现,就已经蔓延到不可收拾。
武安侯言袆佑奉命去镇压暴动,可当地的大夫人手严重不足,即便是没日没夜治病救人,可也有力不从心之处。
李洵时下旨,调拨宫中一半的太医,并以高价请了京城不少有名的太医前去前线控制瘟疫。太后为了表示自己的支持,从自己体己里拿了一大部分用于赈灾,宫里妃嫔纷纷效仿。
好在处理得及时,半月后瘟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只是这次参与医治的太医和大夫有几位不幸染了瘟疫,没等到回京就去了,皇帝下旨厚葬这几位,并给与他们身后极大的哀荣。
瘟疫基本得到控制,之后最紧要的就是灾后重建,为了鼓舞士气,李洵时不顾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亲驾前往各个灾区。灾区的百姓感恩戴德,官民一心,清扫积雪,搭建房屋,一切事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只是太后在慈德殿每日听着前线的消息,心一日都不曾放下过,佩含让小厨房做了些太后平日最爱的点心,可太后却一口都没有动过。
容妃也没有心思打理除夕的琐事,一颗心都盼着李洵时平安归来,她知道太后这段时日定是不好过,只是太后一向看不惯她,即便她去了也只能给太后添了不必要的麻烦。想着刘宝林最近忙这些事也不好叫她过去、只好派人传话给戴秋苓和臻昭仪,让她们无事就去慈德殿坐一坐,太后一向喜欢戴秋苓的贴心,再看到臻昭仪腹中的孩儿、再杆们的心应该也能得到疏解。
二人经常过去陪太后说着话,太后嘴上埋怨臻昭仪不顾惜自己的身子,可心里还是很欢喜的,一想到她腹中是李洵时的第一个孩子,这连日来的烦闷倒是舒缓了不少。佩含知道这一切都是容妃在背后费的心,少不得前去道谢。
李洵时半月后回京,刚好赶在除夕之前的两天,整个皇宫阴沉沉的气氛,也因为皇帝的归来,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洵时回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慈德殿给太后请安,去的时候刚巧臻昭仪和戴秋苓也在,太后本来一肚子的火要冲着李洵时发作,可看到他就这么全须全尾地站在自己面前,一下子也没了脾气,只是拉着他的手连说了几句平安回来就好。
当日下午容妃就带着自己做好的姜茶去往文德殿,瞧见了平日跟着皇帝的高童,高童笑着向容妃问安,并说皇帝在太后那里用了午膳后就去了潇湘殿。
皇帝回来第一件事是去慈德殿向太后问安这是人之常情,可紧接着没有去一直陪着太后的戴秋苓那儿,也没有去怀有身孕的臻昭仪那儿,反而是去了一直不受待见的庆才人那里。
李洵时对孟长庆的感情别人可能不清楚,可容妃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在外人眼里的恩宠,只是李洵时针对袁执京而做的一场戏,就连孟长庆打入冷宫,也是她与皇帝一道安排的。
容妃虽然不知道李洵时为什么这个时候去潇湘殿,可她很清楚,他去不是为了孟长庆,而是为了孟长瑾。
差不多过了一年,李洵时又踏入了潇湘殿,殿内外各种摆饰无不异同,只是比起当初确实是冷清了不少。
孟长庆这段时日身子养得好了些,不用再像之前一样躺在病榻上,只是为了病情不再反复,也不愿意辜负宋清行的一番心血,她很是听话地待在潇湘殿里,一步都没有迈出。
这么些时日,因为孟长瑾的事她一直想单独去求皇帝,可不仅是没有合适的时机,更多的是话到了嘴边她却不知道怎么开口。不料,这一次皇帝亲自登门,隔了一年,两人还是第一次这么单独相处,反而有些尴尬。
可李洵时倒像个没事人一样,自顾地品着茶,期间只稍微问了几句孟长庆的身子。而孟长庆也只是问一句答一句,二人很快陷入了沉默。
“朕以为,你会开口求朕。”李洵时缓缓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眼神里辨不出情绪。
第115章 除夕
玲珑有些不明所以,可孟长庆却瞬间了然李洵时口中的所求是什么。
孟长庆清浅一笑:“陛下倒是替嫔妾将心中的话问了出来,”说着,悠悠地起了身,朝着李洵时一福,“长瑾入宫时日短,又是个小孩心性,纵使有任何对陛下不敬之处,还望陛下不要与她计较。”
李洵时没让她起身,淡淡道:“倒是姐妹情深,她落得如今的下场却也是与你脱不了干系。”
孟长庆心中一惊,她知道自己能出冷宫都是孟长瑾求的情,可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也不是很清楚,更可怕的是她也没有想过去深究。
王裕上前一步,将这段时日孟长瑾为她做的事一一道来,最后还感叹了一句:“孟宝林倒是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
此时已经不能用震撼来形容她的心境了,孟长庆嘴唇颤抖了几下,几乎站不住。
李洵时起身走至门边,负手而立:“朕会多派几位太医替你诊治,你只需将身子养好,若有什么需要的跟王裕说便是。”
孟长庆应了声,便躬身目送李洵时离去,玲玲很是不解地走上前说着:“陛下这是又开始对您上心了?”
孟长庆有些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她知道事情一定不是玲珑说的那样,可她却在这件事上有了自己的私心。
之前她也是很执着要去求皇帝,可宋清行一直在身边劝她,为此宋清行甚至说他觉得皇帝对孟长瑾的感情不像表面所见。前几日她也与娘亲见了一面,娘亲除了劝她保重身子,还告诫她千万不要与孟长瑾那边有什么太多牵连,陛下如今对她和孟长瑾都没有了情谊,而在这个宫里只要保住自己才是最紧要的。娘亲还说已经知道了她与宋清行之间的事情,为此爹爹还私下见过宋清行,若是不想连累到宋清行,不想让整个孟府跟着遭殃,她必须将这份感情掐灭。
宋清行还将孟长瑾与皇帝之间的事情告知了孟广蔚,虽然孟广蔚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仍是让夫人亲自来问孟长庆。若是宋清行说的是真的,那么孟长瑾就是一枚最好的棋子,若不是,那么就不用管孟长瑾的死活,任她自生自灭。
她不知道宋清行的话是否是真的,可她的心却开始动摇了。于孟府,于宋清行,她都割舍不掉,而长瑾是她一手带大的亲妹妹,她不想亲手将孟长瑾推入火坑。可皇帝此番前来,表面上是在问她的近况,稍微一联想,宋清行的话更加可信了。
玲玲触到孟长庆的指尖,即便是屋内烧着几个炭盆,可孟长庆的手却像在雪地里跑过一半冰冷。玲玲准备起身替她拿手炉,孟长庆却一把握住了她:“玲珑,我该怎么办,阿瑾该怎么办!”
忙碌了几个月,除夕终于是到来了。太后眯了个午觉,就不断地接见着亲王、大臣的女眷。太后喜欢小孩子,特意让她们将孩子一道带来,这一下,手上抱着的,地上爬的,雪地里玩雪的小孩子们把慈德殿的屋顶都要掀翻了。
女眷们倒是不好意思,忙呵斥管教自己的孩子,可太后却制止了她们,毕竟小孩子这样才是他们的天性,不宜过早束缚,待到上了学再学规矩也不迟。
李洵时本想去太后那里坐坐,可听到高童说的,太后那里坐满了女眷,立马打消了这个想法,干脆转身回到文德殿批批奏折。
很快,酉时已至,刘宝林特意来慈德殿请太后,众女眷拥着太后浩浩荡荡前往栖梧殿。容妃则赶往文德殿去请皇帝,当李洵时和容妃到大殿时,殿里已经坐满了妃嫔、亲王、大臣,倒是热闹非凡。
原本欢声谈笑的大殿,因着皇帝的到来一下子沉静了下去,太后嗔道:“皇帝一来,众人都不敢大声讲话了,皇帝怕不是什么吃人的猛兽?”
李洵时跟着笑了起来,殿里的紧张气氛一下子散去了不少,随后美酒、珍馐一一上桌,倒是比往年用心不少,为此太后还夸奖了容妃和刘宝林几乎。容妃倒不居功,将所有的功劳都归在刘宝林身上,皇帝一高兴,就将刘宝林晋封为才人,刘才人忙上前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