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昭君之开挂人生(20)

记住,娘不需要你们多有本事,只需要你们健健康康的,不干坏事,不变成纨绔就行。”

爱怜的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脑袋。

日子一天天过,杨氏一族前来参加府试,院试的学子,只有杨族长家的长孙成了秀才,另外两位还差点火候,但是下次再考,肯定没啥大问题。

送走杨氏族人,昭君的日子又开始忙碌起来。

教两位儿子,开发引导他们对农具进行改良。

家里的事情一大堆,还有庄子上,店铺,已经玻璃琉璃造纸工坊,全需要她掌舵。

转眼过去一个月,依然还是春天,可人们发现气温的异常。

往年这时候,天气依然微微冷,阳光虽然明媚但不炽热难受。

今年,才刚刚进入五月,阳光火辣,农民穿着草鞋能感受到地上炙热的温度,在烤着人脚。

温度上升不少,地里,田里庄稼,都有些蔫蔫的。

安平伯府所有的庄子全部打了不少的深水井。还修筑了不五六米深的宽水渠,蓄满了水。

围着庄子上大片的良田,一共修筑了三层的深宽水渠。

水渠上种上了树,一个月的时间,佃户们除了管理自家佃种的农田,其余的时间就是修筑水渠。

主家按劳给发工钱发粮食,一半工钱一半粮食,再三嘱咐不许卖粮食。

干旱,昭君能小范围的呼风唤雨,但也不能天天唤雨,范围也有限。

一个月一场雨也没有下,有些田里储水少的已经开始裂出细缝。

五月十日,被阳光一直炙烤的大地,终于迎来了气温升高以后的第一场雨水。

没有电闪雷鸣,没有狂风,从清晨起床,老天爷开眼了。

京郊乡下,方圆周围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六十里的范围,淅淅沥沥的下起久违的中雨。

杨家村也在范围内,离下雨的边缘范围不足十五里。

京城内滴雨未下,昭君可顾不上城里的人,她能顾的只有乡下的田地。

今年的旱灾,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北方,西北,全在旱灾的范围内。

接连几个月,昭君每十日唤一次雨,一次一整日。

京郊地区,周围被昭君全弄了一个遍。

她呼风唤雨也不是万能的,以她为中心的范围的两百里之内,可以任选六十里的范围施展金手指。

超出范围,她也没有办法。

因为她悄悄的施展金手指,以她为中心的两百里范围的乡下,不说今天丰收,至少有收成,还不算差。

一晃几个月的时间,转眼就是八月。

旱灾的威力已经很明显,各地欠收,西北方喝水都有问题。

皇宫内

皇帝急的焦头烂额,成批需要赈灾的奏折,如雪花般从各地飞来。

坐在床前批阅奏折的皇帝,把西北方一位知府的奏折看完,写上如何处置以后,揉揉肿胀的眉心。

“何寿。”

“老奴在。”何公公最近些时日,一直贴身伺候皇帝,不敢假他人之手。皇上的心情,已经差到极点。

“去传户部,工部的两位进宫。”

“是,老奴马上出宫。”

于此同时,昭君与平阳郡主一起进宫,近日她与郡主是天天进宫见太后。

三天前进宫,遇上太后颈椎不好,头,一天到晚晕晕沉沉,天玄地转,看人都重影,站在面前的人,都看不清楚,恍恍惚惚的,听声辨人,还呕吐,吃啥吐啥。

忙坏了太医院的太医,御医们,忙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出来原因。第一排除了怀孕,这是不可能滴。

第二,不是肠胃的问题,反复的把脉各种检查。

急坏了皇帝,急着前朝的朝廷大事,又急着太后的病情。

还是昭君撞上太后发病,看发病时的病症,昭君很熟悉。看样子是颈椎神经压迫大脑,才造成这样的。

太后的病情还不算太严重 ,每次发病也就两三天就能自愈,但不治,以后会越来越严重。

最后会发展成大病,可能要瘫在炕上。

昭君找太后身边的嬷嬷了解太后发病时的一些病灶以后,明白了,她没有猜错。有一世,她穿越的世界的亲奶奶就得过这病。

为此,她还跟着一位老中医学过各种按摩的手法,能缓解这病。运气好的话,还能治愈好这病。

那时候的奶奶,就是她按摩给奶奶治好的。

一直到临终前都没有再犯过,后面还活了二十年。

当天,她自告奋勇的给太后按摩,没想到还真有效果,至少太后是这么觉得的。

这不,近几天,她天天让平阳郡主陪着进宫,给太后按摩。还教小宫女们,让她们学会以后给太后按摩,不只是按摩颈椎这块,全身的都学。

“昭君姐姐,玉脂玉露可不多了,府中可有存货。”昭君的玉脂玉露一直是在平阳郡主的银楼铺子寄卖。

合作愉快,郡主替她拦了不少的事情,要不那些见利就忘义各路权贵,早就找上门来。

答应赵就要得罪李。

只要是暴利的生意,有的只沾一点点,有的一点也不沾,背后还站着皇帝。

谁敢伸手,就是几位成年的皇子也不敢伸爪子,他们怕啊,怕被皇帝剁爪子。

她就是沾那么一点点,因为是独二无三的生意,也能富甲一方,赚的盆满钵满。

她这人不是圣母,想为古代的人做些贡献,但不会烂好心。她知道,白给的东西再好也不值钱。

只有花了心思,花了银钱的好东西,才是值钱,才有人觉得好。

大部分的人,千百年来都有轻贱白来的东西的习惯。

花了钱的才珍惜,才值钱。

“有,刚制作了一批,不多,但能撑两三个月的。”

昭君每天晚上用过晚饭以后,都会在自己居住的小院的工作室忙活一会儿。

早上,她的三个小侄女专门为她收集种在几个院落中的绛珠草露珠。

每日晚上,府中的小丫鬟都会用细小的棉布擦拭绛珠草的叶子,擦拭的干干净净。

每一片叶子都要细心轻轻的擦拭干净。

“嗳,撑,我是真不想撑,想敞开的让她们购买。昭君姐姐,你是不知道,南方的那些贵妇,知道咱们的玉脂玉露效果以后 ,她们有的是银子,派专人前来购买,一次性恨不得买走够十年使用的。

可姐姐你说要什么限量再限量,严重的限制了咱们赚银子……”

别说作为皇族郡主谈银子俗气,她就是俗气,没办法,主要是玉脂玉露的银子太好赚,利润是暴利。

要是量够,她能赚翻。

第18章 红楼惊梦(18)

“郡主,别不甘心了。要知道那绛珠草可不是凡草,成活不易。能培育出来现有的这么些,真是不容易。

从原来的八株绛珠草,到现在的两亩多,我是耗费了无数心力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进到太后的宫中。太后已经迫不及待的等待着,“平阳,昭君,快,快,坐着凉快凉快。”

太后白皙紧致的圆脸上,扬起温柔暖意融融的笑容,面对平阳,昭君时,太后就是个普通的祖母,普通的老太太。

她喜欢平阳,昭君的陪伴。真心喜欢这两孩子。

外面的温度依然炎热,太后的起居室放了两盆冰,有一位小宫女在冰盆后面轻轻的扇着风,吹到对面的人身上,那是凉嗖嗖的,对于刚从炎热外面进来的昭君,平阳,很是舒服。

“民妇谢过太后。”昭君一点也不客气推脱,也不是第一次来,看在平阳郡主的面上,太后对她一向很是宽容。

“昭君,你真是……”太后话没有说完,只是摇摇头,后面的话不说,是因为她明白,昭君不是假客气。她作为太后,也习惯了别人对她的恭敬。

平阳郡主才不多说什么,只是腻腻歪歪的抱着太后的胳膊轻轻的轻轻的摇晃一下下。

昭君也像是没有听见太后刚才的半句话,依然温柔的浅笑。

熟悉流程的嬷嬷,宫女们已经准备就绪。

小宫女用六角的铜盆端着温水,“杨太太。”

“嗳,麻烦了。”对着每一位为她服务的宫女嬷嬷们,她都是客客气气的。

洁白无瑕的一双嫩手伸进铜盆,小宫女望着杨太太的玉手,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瞧瞧,杨太太的年龄比她大好些,一双手却比她的还嫩。

“不麻烦,杨太太您手上的皮肤可真嫩与脸上的一样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