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昭君之开挂人生(104)

为了君君好,这种事可做不得。

“我卖一套小院子给君君,你别管。”齐老爷子家里的产业,差不多都处理好了,就留下药房还有房产没有处理。

他打算等自己走之前再处理,毕竟还有一个月才走,他得留下一些暂时傍身,万一有个什么偏差,也不至于什么都没有留下。

“那怎么成,您家儿孙多,以后啊,肯定用的着。”

齐家的孩子多,枝繁叶茂,宅子多以后也用的上。

“不用了,告诉你吧,我们家打算离开了。我家小弟一家在国外,早就催我去了。

不出意外,一个月以后,我们全家都要离开。

大的宅子走之前会卖掉,有一套小宅子,还没有处理,既然你说给君君盖宅子,干脆便宜卖给你。

把孩子户口迁到城里,再上几年学,以后在城里找个工作,比窝在村里不是强很多。”

齐老爷子对局势分析要比楚父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虽然对以后的局势不是分析的很透彻,但也能分析一小部分出来。

“这,这,那您那套宅子多大,太大我怕买不起。”

楚父也知道把握住机会,可他不想占齐家的便宜。

也不知道那宅子能不能买的起。

昭君没有想过还有神转折,她原本想在家里养猪养牛养鸡赚钱的。

不过此时买一套城里的宅子也好,把户口迁出来,看来还真的找个学校挂着,就说在家里学习,参加每期两次的考试就好。

只是要找找关系,找一家初中去挂。

她依然想继续在家里养猪养鸡,此时学校还不算严苛,挂着应该不太难。

但是,家里的还得给父母盖几间砖瓦房,还有给家里别的屋子换上瓦片,要不然,背后肯定要被人戳脊梁骨。

想好一切,心中重新安定下来。

她乖巧的坐在一边,价格比楚父在来的路上时,预估的要高。

办完事,已经是五点多,找了一家旅社住下。

父女俩在一间有两张床的旅社,吃了晚饭,洗洗就睡。

翌日清早,父女俩在边上摊子上吃了早点。直奔齐家,牛车还寄放在济民药房的后院。

牛车上有草料,不用担心。

“老楚来了,吃了没?”进到济民药房,就看见罗掌柜端着一碗面条在嗦。

“吃了。您慢吃。”

坐在一边,昭君四处打量,她已经想好,过几天找齐老爷子再卖点药材。并请他保密,对楚家人保密。

买了宅子,还得留一些钱,家里买小猪仔,盖房子都需要钱。

也许还能在村里盖一套院子,以后回去也能住。

唉,钱不经花啊。

等罗掌柜吃过面条,昭君移动椅子,坐在罗掌柜的身边,悄声的问,“罗叔,我想问问,您有认识的中学校长没有?”

“咋的了,小丫头。”罗掌柜望了一眼背着手去到后院看牛的楚父,问道。

“罗叔,这不是要买齐爷爷的宅子,还要迁户口吗,我想着,以后还是要读书的。

可我不想天天坐在教室里读书,就想着每期交学费,然后领书回家读。我也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城里。

我想着您要是认识人,告诉我哪家中学的校长好说话。”

她没有请罗掌柜帮忙引见。

“小丫头,你不进教室不坐在教室里,怎么学习。交的学费不是打了水漂吗?”

“不会的,我自学。每期有两次大考,我能参加,保证考的不会差。”

接连保证,就是不想坐在教室里上课。

“认识,等你迁好户口以后,来找罗叔。你下半年读书还是这期就读?”

“最好是这期,读完这半期,下期直接读初三最好。我想明年下半年都高中。早点把书读完,也好早点找工作上班,挣钱。”

“行,我帮你问问。”

“谢谢罗叔,等忙完以后,我一定好好谢谢您。”

“小丫头,我只说帮你问问。不进教室上课一事,我可不打保票。”

“嗯,谢谢罗叔。”

上午九点,齐泉过来,带着父女俩去看房子。

坐着黄包车,去到市中心边缘的一座单独的小楼,一个小院落,小楼上下两层,但每层的面积不大九十平米,楼下两房两厅,一厨一厕,楼上三房两厅,上下五间房。二楼顶是盖了板子的,再盖了那种厚实的红瓦片。

楼上没有厨房,但多了一个小房间,可以做杂物房也可以做一个小卧房。

齐泉用钥匙打开小院子的大门,给昭君父女俩介绍道,“楚哥,小君,这套小楼附近有学校,有工厂,离市中心不远,生活很方便。

以前这里是平房,后来我父亲让人推倒重建。给我妹妹(表妹)一家住了几年,里面很方便。后来他们夫妻离开了,房子就一直空着。

但是,我们家请的下人,每个月都会来这里打扫三次,保养不错,我给你们介绍介绍,和老房子里面不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金手指是粗的太过分了。

可山山就是想金手指巨粗,现实已经很憋屈了,还不让我在小说中撒撒欢。不喜勿喷……

此时,分配的农田,地,都是属于农民的。

允许自由买卖,商人,资本家的生意依然自己经营,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不触犯法律。

第59章 59、五零

父女俩跟着参观, 屋内还有暖气,不只是有铝合金做的暖气片还有铸铁火炉,铸铁火炉是万一暖气出故障时备用的。

楚父也知道认识暖气, 他去过齐家大宅,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儿。

抿着嘴,不说话, 只是盘算着小洋楼多少钱。手中的钱是不是买的起。

二楼,楚父还站在原地思考。楼下,昭君找到机会问, “齐叔叔, 我想麻烦您一件事儿?”

齐泉得到老爷子的嘱咐, 也认识楚父, 态度不错,“你说,什么事还要求?”

仔细斟酌言语,才说出口,“齐叔叔,我不知道这套房子多少钱,但是麻烦您等下说房子价格时砍掉三分之二。

但是您放心,另外三分之二, 我会补上。”

“哦,你个小姑娘咋补?”齐泉有了一些兴趣,随即问了一声。本来老爷子就说,这套宅子半买半送给老楚。

以前楚家的老爷子救过自家亲爹的命。

老爷子的意思是价格意思意思就行, 就说自家马上要走了,为了快些出手,价格肯定要低一些。

他们都断定老楚不懂市内房屋的价格,小洋楼的就更不会懂。

“齐叔叔,我其实不只是挖到了人参,还有灵芝,当然人参也不只有三支。

我有两个哥哥进了部队,我让我爹留了一支。

我手中还有三支人参,还有两株百年灵芝。我想都卖了,留着钱,我还想帮我爹娘在村里盖几间砖瓦房。

还有现在的土坯茅草顶换新木梁,瓦顶……”

很快的就交代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听着小姑娘的言语,齐泉酸了,多好的孩子啊。有孝心,还愿意为父母分忧解难。

不像自家的几个兔崽子,一天到晚只知道享受,一点也不为家里着想。

“好,我答应你。屋子里的家具,都归你。”

“谢谢齐叔叔。”

等楚父下来时,两人已经谈妥,只等出去过户办房契。

在居委会开了证明,办完过户,还要去公安局办理迁户口证明。

一切办完,楚父还晕晕乎乎,怎么就那么便宜买了一栋小洋楼。

院子不大,但有前后院,还有高高的围墙围着。

价格便宜的离谱,重要的是,老闺女还求齐大少买好了家里盖房子的砖头,瓦片,还有玻璃。

说是新房子都要装上玻璃窗户。

真是奢侈。

过了半辈子,他想都没有想过,还能住上敞亮的砖瓦房。

买了一些米粮,油盐酱醋,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四点,家里三嫂已经回家做晚饭。

地里还有人在做事。

夜间,昭君不管爹娘和兄嫂们说什么,吃过晚饭,她洗洗刷刷以后,就回房睡觉。

空间里,一茬茬的收割一茬茬的种植,加工,售卖。

累的要死,但着实锻炼神识,她的神识已经能外放。如果她愿意,家里每一个人的动静都逃不过她的神识。

金币一直飞涨,每天都涨很多,不知道为什么,昭君就是觉得要存钱,存很多的钱,至于为什么,她还没有搞明白,总之内心有种紧迫感,逼着她在空间内屏幕上存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