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小厮进来禀报,说侯爷已经拐进了巷子。
于是,飞泉推着戚凌云走在前面,苏梨、戚骁臣走在中间,柳盈盈垫后,大家一起去门口接人。
戚劲一身铠甲骑在高头战马上,四十多岁的战神,虎背熊腰,色若古铜,留着张飞一样的浓密短须,八分的俊朗英气也因这把胡子生生变成了憨气。
苏梨没忍住,在戚劲勒马朝她看来的时候笑了出来。
戚凌云、戚骁臣、柳盈盈都看向了她。
苏梨连忙收敛了笑。
戚劲不乐意了。
印象中儿媳妇不是很爱笑,笑也笑得客客气气,可刚刚儿媳妇笑得像花一样甜美可爱,更像个招人疼的小姑娘。
笑说明儿媳妇过得开心,天天这么笑才好呢。
没有理会两个儿子与外甥女的行礼,戚劲下了马,声如洪钟地问苏梨:“漪兰刚刚为何发笑?”
苏梨没有更好的理由,只好说实话,垂着目光道:“父亲一年没打理胡子了吧,儿媳瞧着都不像您了。”
胡子啊?
戚劲摸了一把自己的胡子,这一年他确实没怎么刮胡子,戚劲本来不在意仪容,既然儿媳妇说了,等下他叫人替他刮刮胡子好了。
“都怪我邋遢,让漪兰看笑话了。”戚劲哈哈笑道,笑完问苏梨:“怎么样,我不在家的时候,老二有没有欺负你?”
苏梨听了,看向戚骁臣。
戚骁臣后背又开始冒汗了,他抢着道:“父亲又开玩笑了,我与漪兰感情好得很,平白无故我为何要欺负她?”
“你闭嘴!”戚劲毫不留情地瞪儿子,“哪个问你了,我要漪兰自己说。”
苏梨笑着道:“二爷待我很好,父亲远道归来,快进屋喝口茶吧。”
戚劲这才信了儿子没有欺负儿媳妇。
众人回了客厅。
丫鬟们端上茶水,苏梨想亲自替戚劲倒茶,可她刚端起茶壶,戚劲忽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惊得刚坐稳的戚骁臣也赶紧跳了起来。他起来了,柳盈盈不得不跟着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盯着一惊一乍的戚劲。
戚劲虚按着茶壶,对待宝贝闺女似的朝苏梨道:“这是丫鬟们做的事,你动手做什么,快去坐下。”
苏梨坚持道:“我是儿媳妇,儿媳妇孝敬您是应该的,父亲与我这般客气,是把我当外人了吗?”
戚劲忙道:“不是不是,我……”
苏梨只是笑:“您快坐下吧。”
戚劲无奈,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虎目紧张地盯着儿媳妇的手,随时做好儿媳妇被烫他立即去救儿媳妇的准备。这种紧张的姿态,比他在皇上面前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柳盈盈看得眼红。
戚骁臣后背还在淌汗。
苏梨倒好了茶,双手捧到戚劲面前。
戚劲接过茶,笑眯眯地叫苏梨落座,这时他发现二儿子早就坐稳了,戚劲不禁冷哼一声,数落亲儿子道:“你大哥腿脚不方便,你好好的,为何不知道孝敬我?我养你那么多年,辛辛苦苦拉扯你长大,到头来还不如儿媳妇孝顺。”
直到此时,戚劲才明白发妻为何要他挑知书达理的儿媳妇,只有这样的儿媳妇才能教好他未来的孙子啊,否则孙子也会变得像儿子这样,就知道自己舒服。
戚劲十分嫌弃地瞪着戚骁臣。
戚骁臣冤死了,站起来辩解道:“我们是夫妻,漪兰孝敬你,不就相当于我孝敬你了?”
戚劲怒道:“这叫什么话?照你的意思,漪兰吃了饭,你就不用吃饭了?”
戚骁臣:……
他忍气吞声地看向苏梨。
苏梨规规矩矩地坐着,一脸淡雅。
戚骁臣暗暗握拳!
这女人太厉害了!倒碗茶就害他被老头子教训,真开口告状了,老头子还不打断他的腿!
第15章
戚劲一回来,戚骁臣立即变成了孙子,连晚上在月练屋里都不敢像以前那么放肆。
戚劲在边关为国效力一年,这次回京皇上给他放了半个月的假,休息够了再上朝。
戚劲回府的第三天,傍晚戚骁臣回来,苏梨对他道:“我有事与父亲商量,二爷陪我一道过去吧。”
宋漪兰是儿媳妇,单独求见鳏夫公公不合适,苏梨得入乡随俗。
戚骁臣警惕道:“你与父亲商量什么?”
苏梨笑道:“伤兵抚恤之事,与二爷无关。”
戚骁臣愣了愣。
朝廷每逢战事,必会出现大批将士阵亡,包括残兵伤将,但朝廷会给予一笔抚恤金,轮得着她一个女人操心?
戚骁臣面上露出一丝鄙夷来,认为苏梨是瞎操心。
苏梨直接道:“二爷只说去不去,你若不去,回头别怪我在父亲面前多嘴说别的。”
戚骁臣只好陪她去找父亲。
因为被儿媳妇笑话胡子了,戚劲回府洗个澡便让老管家帮他刮了胡子。能生出戚凌云、戚骁臣这样英俊的儿子,戚劲五官也十分俊朗刚毅,放到现代绝对属于硬汉迷人大叔的那一类。脱了铠甲换上常服,戚劲的魁梧半分未减,站到这样的男人身边,非常有安全感。
“你们小两口找我何事?”
得知儿子儿媳一起来的,戚劲立即放下手头的事赶来客厅。
戚骁臣看向苏梨。
苏梨给公公倒碗茶,站在戚劲旁边道:“父亲在外守卫边疆,二爷在兵营练兵,儿媳作为将门媳妇,在家养花弄草实在过意不去,便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戚劲点点头,看儿媳妇的眼神更满意了:“不愧是书香世家的女子,想法都与寻常妇人不同,那你今日过来,是想到要做什么了吗?”
苏梨道:“是啊,儿媳曾听人说,很多在战场上受了伤的士兵回到家中都会消沉抑郁,碌碌无为,堂堂七尺男儿断了手脚便自甘堕落,全靠家中老父老母妻子养活,他们执迷于身体的残缺不肯走出来,家人们既要照顾他又要赚钱养家,一人受伤,全家受累。”
戚劲神色凝重起来,示意儿媳妇继续。
戚骁臣却冷哼一声,盯着苏梨道:“你说的简单,那些士兵要么断手要么断脚,他们能做什么?你以为他们不想赚钱养家,不是找不到出路,哪个大男儿愿意做缩头乌龟?”
他大嗓门,这么说一顿好像在骂苏梨似的。
苏梨委屈地低下头,被骂的不敢继续说了。
戚劲见了,啪的一拍桌子,指着戚骁臣骂道:“漪兰与我说话,要你多什么嘴?你那榆木脑袋能想到的,漪兰会想不到?愿意听就闭嘴听,不想听你滚出去,别在我面前闲扯嘴皮子!”
戚骁臣想走,他不是怕他一走,苏梨说他坏话吗?
没办法,戚骁臣乖乖闭上嘴,一个屁都不敢放了。
戚劲狠狠瞪他一眼,回头朝苏梨说话时声音可温柔了:“漪兰别管他,你继续说。”
苏梨忐忑地看看戚骁臣,这才接着道:“二爷说的有道理,因为外面没有适合他们的差事,他们才缩在家里蹉跎岁月,儿媳便想先找一批退役伤兵,因材施教,譬如断了腿的可以教他们做手艺活儿,断了手的可以教他们看摊守夜,盲了眼睛的可以教他们替人捶肩捏背甚至学习乐器,如果能收到成效,便可以在全国各地都施行下去。朝廷的抚恤金有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才是长久之道。”
戚劲、戚骁臣的眼睛都亮了。
不过戚骁臣马上又质疑道:“你说的轻巧,手艺活儿、乐器是那么好学的吗,尤其是乐器,眼睛好好的都未必能精通,瞎了眼睛怎么学?”
苏梨从容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凡事都可以一蹴而就,那世上人人都可以做将军富商了。所谓因材施教,便是先挖掘每个人擅长的东西,有音律天分的人即使双目失明也能学好,没天分的或是毅力不足的,我也不会教他。”
戚骁臣闭了嘴。
苏梨再对戚劲道:“父亲,我手里有些银子,我准备先请手艺、音律师傅教导一批残兵,等他们学会了,我再开几家铺子雇佣他们当工做生意,如果能赚钱,哪怕小赚,都说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届时再派人去各地招募有兴趣自力更生的残兵栽培,您说呢?”
戚劲本就赏识儿媳妇的才学,如今儿媳妇还还想出这么一件有利于朝廷伤兵的善举,在戚劲眼中,他的儿媳妇已经不是人了,是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