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印将书信递给叶绥,边说道:“阿宁,你看看,松江府这个灾情,你觉得沈醉山的猜测可对?”
这种有关大灾难的猜测,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其实有着巨大的风险,沈醉山之所以送信给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沈家与叶家三房交好。
阿宁最亲密的闺阁好友,便是沈醉山的女儿沈文惠。
就算没有沈醉山这封书信,汪印都对松江府这场灾难存疑,现在只是更作实而已。
叶绥接过书信细看,好一会儿才道:“沈叔既然写了信,那就代表着他也不相信这是一场天灾。问题在于,你觉得沈肃这么做,是在杀人灭口吗?用这么大的阵仗?”
邢铭和那么多士兵都死了,如果从彭城之战来看,沈肃明显是在杀人灭口,顺便掩饰在彭城之中死去的那些士兵数量,但是真的要做出一场这么大的灾难绝非易事,也不可能完全不留痕迹。
如果沈肃要将邢铭灭口的话,有太多太多省事又隐秘的办法,何必要用这么一场大灾难?
死了那么多官员士兵百姓,事情就更加难以收拾了。她都可以想到沈肃是杀人灭口,皇上和朝官没有想到?
做到了沈肃这个位置,还是打过仗用过兵的人,会不知道这场灾难的严重?
就算不是为了彭城之战的后续,这么大的灾难,皇上必定会派人仔细查探、必定会有许多官员为此承担责任,真相就难以隐瞒。
尤其是沈肃还请罪辞官了,沈肃参与了彭城之战,就是所求甚大,现在请罪辞官是为了自保,这勉强能说得过去,但是叶绥始终还是觉得,如果只是为了杀人灭口,沈肃未免做得太多了。
汪印点点头,赞同叶绥的说法,他觉得这场灾难的违和感就在这里:
沈肃做得太多了,而且完全没有好处。
如果沈肃真的想脱身,那么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将邢铭送至京兆、以证清白——沈肃必定有钳制邢铭说辞的办法。
尽管谁都知道,邢铭是沈肃的心腹亲信,其所做的事情沈肃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明面上就是如此,若是有人担保,沈肃未尝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这个办法沈肃没有用,松江府反而出现了一场大灾难,这就太怪异了。
沈肃到底是想做什么呢?松江府那场洪水灾难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情出现得太突然,如今河堤奔溃的事情尚未彻底查个清楚明白,也就只有等待江南道进一步的消息而已。
汪印原是打算下一个就出手对付沈肃,却出现了松江府洪灾的事情,着实算是横生枝节。
况且,在这些异常没有查清楚之前,他倒不好对沈肃做些什么了。
他可以直杀了已经被夺职的杨善心,却不能直杀了还在位上的大将军沈肃。
与此同时,永昭帝也在看着密报沉默着,而紫宸殿中,却跪了一个人。
第1031章 献计
在紫宸殿中跪着的人,是兵部尚书秦均安。
秦均安先前已经被永昭帝勒令在家养病,无病而养,与夺职无异,只是现在还没有合适的兵部尚书人选,他还在其位而已。
这样一个已经等同夺职的兵部尚书,为何会跪在紫宸殿这里呢?
只听得秦均安这样禀道:“皇上,臣先前在知道彭城之战后,就立刻秘密派了斥候前去江南卫查探,因为此事兵部其他官员并不知道,故而臣一定要进宫禀告皇上。”
他抬头看了看永昭帝,继续说道:“皇上,斥候查探得已经很清楚了。沈肃一直与东宫有所联系,在彭城之战之后,沈肃继续接到了东宫的指令。证据都在上面了,请皇上细看。”
说罢,他便地下了头,恭敬地等待着永昭帝的指令。
他之所以还能进宫面圣,所凭借的就是还有兵部尚书之名,以及这些斥候从江南卫送回来的情报。
对于秦均安这个人,在得知其与太子过从甚密之后,永昭帝就已经厌弃了。
——他当然不是听信了汪印的话语,而是听了皇家暗卫的汇报。
在他昏迷期间,朝中五品以上大臣的表现,都被皇家暗卫一一记录下来,也送到了永昭帝跟前。
秦均安过去做了什么,是不是站在太子那一边,永昭帝当然清楚。
但是现在秦均安却呈上了这样的密报,指沈肃与太子一直有秘密往来,更是指沈肃是受了太子指使才参与彭城之战,那就是直指这些事情都与太子有关。
暂且不论这些密报是否确凿,秦均安会有呈送这个密报举动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在表明其绝不是站在太子那一边的。
秦均安如此表态,是为了撇清,那么这些密报的真实性有多少呢?
永昭帝看了秦均安一眼,枯瘦的脸容上满是平静,看不出喜怒来。
此刻低着头的秦均安,胸口剧烈起伏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不知道这些密报是不是有用,但是他必须要这么做,现在江南道正是最动乱的时候,这也是他唯一的机会。
想到杨善心已经被人杀死了,还死得没有泛起多少波澜,他心中便涌上了一阵阵害怕。
连掌管着仪鸾卫的杨善心都顷刻间落到如此下场,那么他呢?他绝对凶多吉少。
他想起了邵世善先前对他的指点,不禁定了定神,然后开口说道:“皇上,斥候已经查得很清楚了,也留下了证据。臣以为……江南道的水灾也不是偶然,绝对是沈肃杀人灭口。故臣以为,当立刻召沈肃回京询问,如此才能将事情查个清楚明白。”
他没有勇气鼓起头,却将邵世善提点的话在脑海中又再过了一遍,才开口道:“皇上,臣有罪,愿意将功补过,臣有一计,可以查清沈肃与太子的关系,请皇上细听。”
永昭帝的眼神倏地变了一下,沉默了半晌,才说道:“你有什么计?且说来。”
秦均安……他并不在意,但是江南道的沈肃和此刻在养病的太子,他却不能不在意。
他倒要听一听,秦均安有什么办法。
第1032章 有所解
秦均安说话的时候,压根就不敢抬头,正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永昭帝的反应,额头都渗出汗水。
这是他孤注一掷,他能不能翻身,就靠这一次了,皇上会怎么看呢?
永昭帝则打量着他,嘴唇抿着,并没有说话。
裘恩垂首站在永昭帝身后,态度一如往日那般顺从恭敬,整个人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在听到秦均安说出的办法后,他搭在臂上的拂尘轻轻颤了一下,幸好殿中另外两个人都没有注意到他。
这个时候,秦均安还能出现在紫宸殿这里,这本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更奇怪的是,其所说的还是沈肃与太子的关系。
——现在最紧急的那场江南道水灾,竟然成为了秦均安所利用的工具。
这个事情,得尽快让厂公知道才是。
很快,汪印便接到了裘恩从宫中送出来的消息,其时他正询问着叶绥有关江南道水灾的情况,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秦均安此计,一是坐实了太子与彭城之战有关,二是撇清了自己与太子的关系,此计不错。只是,沈肃会上钩吗?”叶绥这样说道。
她相信自己所想的,不管是汪印还是宫中的永昭帝,都能想到。
问题是,此计真的能成吗?皇上为何会接纳秦均安的献策?
要知道,皇上既然已经勒令秦均安在家养病,就是因为秦均安的种种举动已经失了帝心,既如此,皇上又怎么会因为其一番说辞而改变看法?
汪印喝了一口茶,淡淡说道:“秦均安背后有人指点,沈肃很有可能会上钩。至于皇上……皇上压根就信任秦均安,之所以会赞成,不过是要一个明面的理由。”
一个杀了沈肃和废了太子的确凿理由。
从彭城之战事败开始,从邢铭露面那一刻开始,沈肃的下场已经注定了,皇上不会容忍一个在国朝内兴兵的大将军,更不会容忍一个有贰心的大将军。
不管是江南卫士兵出现在彭城,还是江南卫为南库驽床掩护,还是沈肃与太子的往来,都体现了沈肃的野心。
连一卫大将军都不能再满足沈肃了,那么还有什么是能令其满足的呢?
这个问题,先前汪印想过,他相信皇上也想过。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没有允许,任何想染指皇位权力的人,都必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