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参与彭城之战的,哪一个不是可以让国朝动一动的人?汪印要一一杀了这些人吗?
那将会为国朝带来怎样的动荡?这种动荡,绝非汤源想要看到的。
“国公爷,您对本座之恩,本座十分感激。本座也不欲大动干戈……”汪印这样答道,朝汤源拱手感激。
这感激,不仅在于掩饰西山营南下,也在于替他护住了他想要护住的人,比如纯妃和裘恩,哪怕汤源是为了感谢当初寻女之恩,要做到这些也不容易。
况且,当初他从雁西道返回京兆的时候,护国公府已经还了这份恩了。
有这些恩在,有护国公府的位置在,汤源说出这些规劝,他并没有因此而不忿动怒,而是仔细思量了一番才回答。
汤源没有接话,只是挑了挑眉等待着。
汪印语意未尽,当然还有下一句话在。下一句是什么?
汪印也没有藏着掖着,淡淡说道:“旁的人,本座都能暂时不动,但是沈肃……必须死!”
两千江南卫士兵出现在彭城,江南卫副将邢铭出现在彭城,那么江南卫大将军沈肃必须死!
只是,汪印也没有想到,在他和汤源说这些话的时候,江南卫已经生变。
第1029章 意外
之前江南道洪水肆虐,汪印一行人离开的时候雨水已经稍歇,却一直没有彻底停住,江南卫士兵救灾的工作也都在陆续进行。
在彭城的时候,因为刑铭的出现,汪印早就知道彭城之战必定与江南卫有关,却没有立刻对江南卫采取什么行动,原因除了要找出这一战背后的人,还在于当时江南卫还在救灾之中。
沈肃逃不掉,刑铭也逃不掉,迟早都要为彭城之战付出代价。
如今皇上已经醒来了,太子不能专权,彭城的细节会越来越多被披露,真相也会昭见天日,在南库有动的杨善心死了,下一个就该轮到沈肃了。
彭城之战背后还有别的人,原因也错综复杂,但是江南卫大将军沈肃定然参与了其中,而且是大力参与。
南库的武器秘密运至彭城、两千士兵和副将出现在彭城,这是彭城之战的关键;汪印相信,彭城都尉与沈肃肯定也有所联系。
——彭城在江南卫和河内卫交界之处,地域上是属于河内道,但是彭城卫却与江南卫来往更加紧密
或许彭城都尉林济时是沈肃的人也有可能,不然很难解释一个彭城都尉为何会设局伏杀、在国境内兴兵,这图的是什么?
林济时已经被灭口,其图的是什么已难知,但是彭城之战处处有沈肃的影子,这毋庸置疑。
皇上那么关切彭城之战,定然知道沈肃在其中所做的事情,现在还没有任何处置,不是因为不处置,而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一卫大将军,执掌将近十万兵马,地位何等重要,权力何等重大,却大力参与了这一场彭城之战,这又是何等严重的事情。
做下了这样的事情,沈肃必定是有所求,他求的是什么呢?
大将军已是军中职位最高、权势最大的人了,沈肃尚且不满足,还能求什么?比大将军更进一步的位置是什么?
这个答案,汪印能想到,汤源也能想到,永昭帝当然能想到。
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江南道的雨水虽然稍停了,但是洪灾却没有结束,就在汤源邀约汪印的时候,江南道最新的消息被急报至御前。
江南道松江一带河提奔溃,洪水直冲松江府,淹没了松江府几大州县,不仅有无数百姓在此次洪水中死去,就连在松江府救灾的江南卫副将邢铭和三营江南卫士兵都牺牲了!
消息一出,朝野上下再次震动。
随着汪印回到京兆,彭城之战的内容也渐渐传了出去,不少官员都知道了彭城之战与江南卫有联系,江南卫副将邢铭还出现在彭城那里。
这样的具体内容,朝官们不敢深入探究,也探究不出什么来,他们都在密切关注着相关后续,想着事情总会有大白的时候。
然而,现在却传出了这样一个消息:邢铭死了,再有三营士兵死了!
偏偏死的是江南卫副将邢铭,偏偏又死了三营士兵!
这个,就是彭城之战的后续吗?
江南道出了这样重大的事情,死了那么多人,相比之下,杨善心的死竟然翻不起什么波澜了。
震惊当然是震惊的,但是杨善心已经被夺职了,他的死对朝局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现在朝官更想知道的是松江府的洪灾,明明雨水已经有所停歇了,为何还能造成那么大的灾难?邢铭的死,真的是意外死于洪灾,还是死于蓄意灭口?
伴随着这个灾情一同送呈御前的,还有大将军沈肃的请罪书,沈肃自谓“救灾不力、指挥不力,错估天灾”,所以导致那么多百姓和士兵死去,言万死难辞其咎,故引咎辞职,请皇上降罪云云……
在江南卫的禀告呈至不久,同样正在江南道救灾的户部和工部的官员也将急信送至御前了,所描述的情况与沈肃所说的差不多,只是描述得更详细,将松江府的灾情惨况说得更清楚。
河堤的确是崩溃了,洪水直冲松江府,因事发突然,松江府的百姓根本来不及撤离,就连士兵也同样如此。
据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所描述,松江府现在是尸漂处处、四野哀哭,他们现在正在加紧处理灾后的情况,具体的死亡人数、河堤崩溃详细等等还在进一步查探当中。
在江南道救灾的户部和工部官员,正是户部侍郎何介和工部侍郎沈醉山,这两个人在江南道的时候去求见过汪印,为的是江南道常平仓等事。
这一次的灾情,江南卫的禀告或许有假,但是何介和沈醉山两个人肯定不会说谎,那么松江府这一次灾情必定为真。
的的确确是发生了这样的灾情,是真的死了那么多人。
真巧啊,邢铭死了,那么多江南卫士兵也死了——正好填上了在彭城之战中死去的江南卫士兵人数。
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么大的洪灾?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汪印抿了抿唇,半响才淡淡说了一句:“呵,沈肃。”
他第一反应就是沈肃在杀人灭口、掩饰江南卫死亡人数,毕竟连彭城之战都能出现,沈肃为了处理这个后续弄出那么大的灾难,也很有可能。
不知为何,汪印突然想起了叶绥所说的那些话语,她说江南道会有大灾,国朝局势生变也正是从大灾之后起的,为此他们做了很多准备。
在年初的时候,户部和工部就在做事了,加固河堤、查核常平仓,在他离开江南道的时候,他还想过阿宁所说的灾祸或许不会出现了。
没想到,江南道的灾祸还是出现了,在这个时候,在他打算对沈肃下手的时候。
这一场洪灾,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随着沈醉山从江南道而来的书信送到汪印跟前,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第1030章 异常
沈醉山的书信中,提到了河堤奔溃的原因有异,故而来信告诉汪印。
这个原因有异,是因为河堤奔溃得实在太突然太快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准备,所以才会造成那么大的灾难。
洪水直冲松江府,淹没了许多地方,现在松江府如同人间炼狱,也正正因为死了那么士兵官员,松江府先前河堤的具体情况就难以得知。
在工部早就在江南道河道修整看来,出现这么严重的河堤奔溃、那么严重的洪水肆虐,却没有任何预警准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偏偏它就真的出现了。
沈醉山作为工部尚书,早在灾情出现的第一时刻就赶去了松江府,也尽可能核查了河堤奔溃的情况,因为灾情严重,也只能草草查探。
原因就是和江南卫所呈送御前的一样,因为多日的雨水,积聚到临界点,所以河堤才会奔溃,至于河堤奔溃没有人提前察觉,则是因为松江府河槽官员的失职。
——松江府绝大部分官员都淹死了,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暂时无从得知。
但是死去的人就有江南卫副将邢铭,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没有实际的证据,沈醉山自然不能将这个异常上禀朝廷,但是却可以向汪印说出这种猜测。
如今沈醉山继续在松江府查探,至于皇上和朝廷的反应……现在谁都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