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246)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么重大的事情,太子胆敢不知道?

听了这些话,见帝王如此愤怒,王玉璞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皇上说的是,太子,怎么会不知道这事情呢?

边上的汪印将永昭帝的态度尽收眼底,只微微低下头,不发一言。

永昭帝努力平息着自己的怒火,恨不得立刻就赶回京兆。

他虽然知道太子才能平庸,但胜在安分守己,况且京兆还有左仆射谢玠辅助。

他原以为就算太子会出点什么事,也在他掌握控制当中。

可是,现在竟然出现了千里急信,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情!

他隐隐有一种出乎控制的不祥预感,他实在太不喜欢超出控制的感觉了。

五皇子郑繁也知道太子出事的消息,从大祭队伍一刻不停地赶路,就已可见此事的紧急严重。

想到这里,郑繁便笑了起来,眉眼变得越发温柔了。

京兆终于有他想听到的消息了,太子终于出事了,太好了!

这个消息,冲淡了他原先因周云川而起的忧虑,让他的心情欢欣雀跃。

他不禁问了长史许炼:“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以为你们只是弄出动乱来的,怎么会闹出这样大的局面?”

许炼脸上也有疑惑:“殿下,此事并非我们所为,想必太子是真的出事了!”

先前殿下虽然下令给太子找不快,可是制造动乱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立刻能做到,而是需要仔细谋划。

许炼相信,以五皇子府属官的本事,不可能会有这么快的速度,更不可能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也必须经过殿下的首肯。

现在殿下具体还什么都不知道,这事怎么会是五皇子府所为呢?

听到许炼的回话,郑繁的心情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仍旧笑着道:“不是府中所为也无妨,有了这个结果就好!”

是谁在背后策划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太子出事了!

这就足够了,这就让他开心了。

自从京兆千里急信送到之后,大祭队伍的气氛便不一样了。

先前大家都因皇上遇到刺杀一事而心有惴惴,总觉得周云川的哀嚎时常在耳边响起。

现在,他们把注意力从周云川身上移开去,改而密切关注着京兆局势。

千里寄信的内容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架不住大祭队伍中有许多本事通天的人,多少总会有些风声漏出来。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便知道太子出了事情,平淮署出了大事。

究竟出了什么大事呢?

这些官员既然心焦又好奇,恨不得马上回到京兆,对一路上极少有扎营都毫无怨言。

他们终于体会了一把急行军是什么滋味。

因此,他们回到京兆的时间,比原计划的时间早了四五天。

这四五天的时间,是永昭帝和一众臣紧赶慢赶省出来的。

纵然如此,他们回到京兆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下旬了。

他们京兆地界的时候,刚好是京兆初雪的时日,天气极为严寒。

这一年京兆的初雪,不如往年那般稀薄,虽然比不上寒冬时候的鹅毛大雪,却也极密极厚,温度好像一下就急速降下来似的。

京兆那一片用作屏障的高耸山岭,全都是白雪皑皑,远望去如白头老人。

而且,初雪甚厚不说,还伴随着大风,风雪翻飞让人感到寒飒飒。

这样的天气,非但没有让大祭队伍感受返回京兆的喜悦,心中反而多了一种萧瑟之感。

他们总觉得这样的天气是种不祥的预兆,就连司天台的官员都紧皱着眉头。

大雪兆丰年,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初雪就是如此情况,总不太妙。

想必今年是个寒冬,对很多人来说是个严峻考验,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皇上大祭返回京兆的消息,一早就由斥候送到朝堂了。

望君归是所有人的心愿,因此,这天还很早的时候,在京兆的太子便率领着留守京兆的文武官员,来到了城门这里等候永昭帝归来。

披着绣金大氅的太子郑重,脸色犹如这风雪天一样暗沉。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大祭队伍的接近,他的心情就越来越紧张,神色也越来越凝重。

和之前送永昭帝离开京兆时的隐约兴奋不同,此刻的郑重心中有说不出的懊恼

这会儿他后悔不已,后悔留在京兆了,总是想着如果跟随父皇前去谒皇陵多好,这样就不会后来种种焦头烂额之事了。

一想到京兆现在动荡的局势民心,郑重藏在大氅里的手便紧紧握了起来,几乎要在掌间掐出血来。

渐渐地,“轰轰”声响越来越大,人声也越来越鼎沸了,夹杂着风雪而来的,是队伍强大慑人的气势。

皇上,返回京兆了!

第354章 路有冻

汪印依旧骑马伴随在永昭帝御驾旁边,他目力极好,一眼就看到了守候在城门前的太子郑重

在见到他的样子后,汪印狭长的眉眼半眯了起来。

东宫属官每日里到底在做什么呢?难道不会为太子筹谋?太子这个样子,莫不是怕皇上还不够震怒?

太子披着精美华贵的大氅,手里拿着暖炉,边上还有内侍提着小火炉在伺候。

他的脸色虽然凝重,可是充足火气也熏得他气色极好,一看就很舒服很暖和。

京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太子并没有单衣薄衫,在城门前瑟瑟发抖请罪,等候皇上发落,反而是这般悠闲姿态,一副享受的样子。

汪督主此刻心里不由得有丝叹服:平庸之人,自然也有人平庸的好处。

临深渊而不知,至险地而不觉,就如此一脚踩了出去……

无知无畏,就是一种幸福。

他不禁往御驾看了一眼,心想若是皇上见到太子这副模样,定会怒气上涌了。

很快,这支庞大的队伍便停了下来,和出发时候一样,在永昭帝出现的时候,周围全是一片静寂。

这样的风雪天,御道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人,如此倒显得比上次出发时更加安静了。

永昭帝掀开了御帐,风雪在这一瞬间涌了进来,让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随即,他便见到了守在城门前的太子,自然也见到了他身上的大氅和手中的暖炉。

永昭帝的脸色凝了凝,下意识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

他身上披着的当然也是大氅,然而因为没人想到回来的时候京兆有初雪,天气还会如此严寒,所以他的大氅就显得薄了。

在加上这一路上奔波劳,大氅上满是霜雪之气,皮毛颜色都暗淡了,看起来略微陈旧,自然远远比不上太子身上那件大氅的光鲜靓丽。

真好,朕的太子,可真是好!

永昭帝吸一口气,平息自己心中勃发的怒气,随即朝汪印吩咐道:“传朕旨意,让朝官好好歇息。半令,你随朕进宫吧。”

朕很想知道,平淮署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汪印自然领命,将永昭帝的旨意传了下去,便静静守候在御驾旁边。

“父皇……”太子上前,低眉顺眼地请道,根本不敢抬眼去看自己父皇。

好一会儿,他都没有听到父皇的回话,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这一看,便见到了永昭帝面无表情的样子,他的心一下子跌倒了谷底。

他将永昭帝的喜怒哀乐揣测得太准了,这样的神容,才是真正发怒了!

难怪父皇不答话,原来父皇压根就不愿意理他!

怎么办,怎么办?

尚未等他想到什么好办法,大祭队伍便动了起来,他只得跟着大祭队伍往前行。

然而,就在御驾行了一小会儿之后,御道两侧突然响起了凄厉的哭嚎声。

似乎还有什么人在嚷嚷挤拥,听起来十分嘈杂,好像出了什么大事一样。

永昭帝在御驾中,很清楚听到了这些凄厉的哭嚎声,他皱了皱眉头,朝汪印问道:“且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御道两旁,怎么会有这样的哭嚎嘈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一名缇骑急奔过来,向永昭帝禀道:“皇上,在御道两旁哀叫哭号的是京兆穷苦百姓,他们自陈天气严寒无家可归,才在这里哭诉。”

听了这些禀告,永昭帝的神色微变。

无家可归的百姓,那岂不是成了流民?京兆乃国都,素来繁华安然,怎么会户县流民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