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235)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汪印低下头,狭长的眉眼里倏地闪过一丝精光,随即说道:“皇上英明神武,雄才伟略,一举一动都有深意,朝官心中敬畏非常,哪里敢有异议?”

就算朝官心中有异议,皇上定下的事情,谁敢反对呢?

况且太子监国……

太子快三十岁了,还没有任何独自理政的经验,监国虽然令人意外,却并非不可以接受。

永昭帝垂下目,随便翻了翻奏疏,才拉长话音说了一句:“是吗?”

汪印没有回话,他知道此时无须回话,皇上心中自有决断。

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听到永昭帝这样问道:“半令,你对太子监国怎么看?”

听到永昭帝称呼“半令”,汪印便知道这是很私人的文化,非是君臣之语。

如此,那就是皇上想听到实话了。

至于是哪方面的实话,汪印自然知道。

他装作凝神片刻,语气有些迟疑地回道:“依微臣看,皇上春秋鼎盛,且去谒皇陵的时间只有月余,臣斗胆以为,皇上无须太子监国!”

永昭帝勾了勾唇角,眼神半眯起来,里面只有一片幽深。

对汪印的话语,他不置可否,却转移了话题。

他淡淡吩咐道:“前去茂岭谒皇陵一事,爱卿多与简靖安沟通,此事就交托你们两个了。”

说罢,永昭便摆了摆手,示意汪印退出去。

汪印离开之后,永昭帝的神色略变了变,自言自语道:“都没有异议吗?”

这么说来,大家都认为,太子监国的时候已经到了?

而汪印,回到府中之后,对叶绥说了这么一句话:“皇上有废太子之心了!”

第339章 忧虑

叶绥愣了愣,随即问道:“大人,您说,皇上有废太子之心?”

汪印点了点头,将紫宸殿那一番君臣对话说了出来。

末了,他淡淡说道:“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皇上让太子监国,绝不会是贸然而为。太子做了十七年太子,虽然没有什么理政经验,却也无过。皇上先前因世家之事,对太子颇有异议,现在再有太子监国,若是太子稍稍出了什么事呢?”

太子废立,必须有缘由。

现在皇上春秋鼎盛,却下令太子监国,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

最大的可能,便是皇上已经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这监国种种事宜,都不过是提前铺垫。

听完这些,叶绥沉默了。

大人擅测帝心,从皇上这些话,已能准确猜出永昭帝的心意。

她认为大人猜得没有错,可是……

她定了定心神,开口问道:“可是,皇上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起了废太子的心思呢?”

太子郑重后来的确成为了废太子,不过那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现在,还是永昭十九年,事情也提早得太多了!

汪印两手放在身后,神色依旧十分淡漠,平静道:“皇上虽然喜怒莫测,但行事总不会无缘由。或许在我们还不知道的时候,皇上已经不喜欢太子了,现在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体现出来。”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喜欢还是厌恶,都是慢慢加深的。

皇上废太子之心,同样是如此。

汪印合了合眼,片刻便睁开,开口问道:“小姑娘,你还记得年初朝局的动荡吗?赵祖淳和曲公道一事。“

年初雁西卫大将军赵祖淳遇刺,留下血字指向中书令曲公道,随后曲公道因此事被下狱,最后这些事情以赵祖淳通敌、曲公道致仕而结束。

皇上通过这些事,将雁西卫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一同收回的,还有中书省的权力。

那时候大家都在猜测,永昭帝此举是为了太子铺势,汪印却猜测皇上是为了将所有权力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雁西卫大将军和中书令人选都没有定下来,更是坐实了汪印的猜测。

皇上不会允许有人分薄他的皇权,哪怕是储君!

是了,储君的身份,就代表着太子可以继承皇权,这个身份的本身,就已经从皇上手中夺走一部分皇权了。

“可是……太子是皇上的儿子,国朝不可无储君,皇上怎么会……”叶绥说到这里,话音渐渐悄了。

哪怕她活了两辈子,对永昭帝的为人已深刻了解,仍是忍不住诧异。

皇上怎么会连自己的儿子、连国朝储君都容不下呢?

一时间,两个人都沉默了。

虽然觉得这的确不是什么美好的事情,却是最接近事实的真相。

坐在高高位置上的皇帝,对皇权有着怎样独占的心思,的确不是他们可以理解的。

汪印想起了从宫中传来的消息,补充道:“太子监国一事,还是韦皇后首倡的。”

得知此事是韦皇后首倡之后,汪印就更能肯定心中的猜测了。

韦皇后会真心为太子谋算?哪怕她再端庄贤惠,也不可能,更别说,她还有一个十八皇子!

这一点,叶绥无比赞同。

韦皇后心思之歹毒,算计之深远,绝对在后宫妃嫔之上,也在诸皇子之上!

太子监国一事是由她提出的话,事情就不简单了。

她看向了汪印,语气十分肯定:“既是皇后提出,此事必然还有后续在等着。”

这个后续,针对是太子监国,不管是什么事,都不容小觑。

任何事情,一旦牵涉到太子废立,便是朝中大事,必定会引起国朝动荡。

若是太子被废,冲着太子之位的权力诱惑,诸皇子必定会蠢蠢欲动,也会带动朝廷官百官的心思。

那么……

若皇上废太子,国朝储君空缺,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叶绥眼中有深深的忧虑,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

汪印的神色没有欺负,狭长眼睛也带着一丝忧虑。

半响,他才淡淡说了这么一句:“现在,真不是夺嫡之争的时候。”

纵观历史,一个国朝若有夺嫡之争,最后都不会有社么好处。

大安朝的近邻大雍朝,就是极其明显的例子。

十几年前,大雍国力强盛,才敢率领几十万大军侵略大安朝。

当时,大雍朝已经将雁西道一部分拿下了,就连亲征的永昭帝,都被掳走了。大雍可谓势如破竹,大安朝几乎无可抵挡。

后来,汪印救出了永昭帝,成为了局势的转机。

大雍军队便没有继续侵略,这固然是因为雁西卫拼死抵抗,也是因为大雍朝太子暴毙,储君空缺,随后内乱不断,生生耗损了大雍朝的国力军力。

动荡的局势,会削弱国朝的力量。大雍朝中的人忙着争权夺利,哪里有空关注前方的战事?

于是,大雍的入侵就这样被挡住了,大雍军队被赶出了雁西道。

至今,大雍朝都不复当年的强盛,就是因为直到现在,大雍朝的储君都未定。

殷鉴就在前,大安朝绝不能重蹈覆辙!

这一晚,汪印再次秘密去尚书左仆射府邸,去见了左仆射谢玠。

因有过一次汪印贸然到访的经验,谢玠虽然感到意外,表现却十分淡定了。

他看着悄然而来的汪印,开口问道:“不知督主大人突然而至,所为何事?”

上一次汪印来是为了世家迁族移宗一事,来争取他的支持。

他为了国朝的将来,为了国朝能选拔到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了大安朝的利益不独为世家所有,便答应了汪印的请求。

现在世家事情已经结束,他打定主意不会轻易答应汪印任何事情了。

此刻,汪印脸容俊美,在烛火的映衬下更加夺人心魄,他缓缓勾起唇角,说道:“谢大人,有关太子监国一事,本座觉得堪忧啊……”

他当然没有对谢玠说皇上已有废太子之心,只说担心皇上离开京兆,太子监国恐有什么事情。

若是储君有碍,那么国朝必然动荡,请谢玠一定要全力辅助太子,处理好京兆朝局。

谢玠默然,想起了刚才绝对不轻易答应汪印的打算,心想:自己立刻要自己打脸了。

涉及到国朝储君这样的大事,他完全无法拒绝汪印啊。

第340章 不舍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是九月下旬,大祭的日子就到来了。

祭奠所用的三牲五仪等物品,早已经准备妥当;太常寺和礼部的官员已备好祭天青词;随行的官员早已集中在京兆,左翊卫等护卫力量,都已整装待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