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233)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本座且看看,周云川最后会不会真的被皇上选定吧。

关注永昭帝最终会选谁随行参加大祭的人,不独汪印,还包括朝中其他势力。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太子府和五皇子府的势力。

大祭十年举办一次,不可谓不重要,对于朝官和皇子来说,能否被选中去谒皇陵,代表着一种荣耀,更代表着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皇上前去茂岭谒皇陵,意味着大安朝的军政大务都随之移向茂岭。能被选去参加大祭的,不是在朝中地位显要,便是深得皇上欢心。

因此,谁不想跟随皇上前去茂岭?特别是诸位皇子,用尽一切办法去争。

太子府内,太子舍人臧正明说道:“殿下,皇上尚未选定随行人员,臣无能,紫宸殿的内侍没有漏出半点口风。不知皇贵妃娘娘能否得知皇上的心思?”

在臧正明看来,枕头风十分好用,他费近心思也无法从缇事厂那里得到消息,那么殿下和皇贵妃娘娘这里可有办法?

太子郑重沉默摇头,太子府时刻被朝臣关注着,他并不敢就此事去做些什么。

至于母妃……因世家望族之事,父皇已经有很久没有宿在母妃宫中了,母妃正想尽办法讨回父皇的宠幸,能有什么办法?

太子乃国之储君,地位仅在一国君主之下,名义上占尽了权势,可是谁能知道,太子的地位异常尴尬?

太子居东宫,身在皇宫之中,一举一动都受到限制,除了皇上配备的东宫属官,太子府便没有多余的人才。

不读人才没有,连钱财也没有。

因为郑重是太子,他不敢也不能去发展自己的人力财力。

作为太子,他只能龟缩在宫中,等待最终坐上那个位置,或者最终被废。

从钱财和人才储备上来说,太子府或许还比不上诸皇子府。

至起码,诸皇子出宫开府之后,会得到一大笔钱财,也可以名正言顺张罗人才。

从这一点上来说,郑重无比羡慕那些出宫开府的皇弟们。

哪像东宫,只得一个空架子!

看到郑重的动作,臧正明略想了想,故作轻松地说道:“殿下是太子,是国之储君,皇上定会选殿下伴随的,殿下请放心。”

郑重没有什么表示,他心里清楚,臧正明只是在安慰他罢了。

他是太子没有错,可不管是律法还是宗法,都没有规定,皇上一定要带着太子前往谒皇陵。

他能不能去茂岭谒皇陵,只在父皇心念之间罢了。

从最近父皇眼中露出的失望来看,父皇不会带他前去。

郑重自己也并非一定要去茂岭,然而东宫属官明里暗里说前去谒皇陵会有好处。

再者,他知道五皇弟已去紫宸殿请求跟随前去茂岭,现在只看父皇的意思了。

请求去祭陵这样的事,皇子可以做得,他这个太子却做不得。

若是父皇最终带了五皇弟没有带他,那么朝官会怎么看?

会不会认为他自己失宠势力,会不会暗地里倒向五皇弟那一边?

沉吟良久,他才说道:“向父皇递奏疏,提及去谒皇陵一事吧,本殿会让母妃多多费心的。”

大祭太重要了,他不得不争!

与此同时,在坤宁宫,韦皇后展开了一封书信,随即微微笑了起来。

接受顾家的投诚,果然没有错。这不,顾家现在就送上一计,让本宫心花怒放了!

想到此计顺利实现的结果,韦皇后脸上的笑容更深了,眼中有掩饰不足的赞叹:

一石二鸟,很好,太好了!

收起脸上的笑意,韦皇后问向了自己的心腹姑姑绿琴:“太子府和五皇子府对大祭一事,有何动静?”

宫中的动静,作为坤宁宫大姑姑的绿琴当然知道。

她当即躬身回道:“禀娘娘,太子和五皇子都在为此事奔波,太子舍人经常去紫宸殿打听动静,五皇子已向皇上提了请求。”

这些动静,也不是绿琴一个人探听出来的,宫外的承恩公府在宫里宫外都布了不少暗探,以供韦皇后探听和传递消息。

现在朝廷的大事便是大祭,承恩公府早已令密探去搜集相关事情了。

“这样啊……”韦皇后拖长了尾音,嘴角微微勾了起来。

下一刻,她似笑非笑道:“本宫身为他们的母后,总要帮他们一把,让他们称心如意才是。”

顾崇说得没错,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要想这两者失去势力,便要给他们足够的甜头才可以。

看来,本宫得去做些事情了。

没多久,永昭帝便选定了随行官员,并且针对朝官和皇子作了一番安排。

这个安排一出,太子郑重和五皇子郑繁都感到惊诧不已。

尤其是太子郑重,只感到欣喜若狂。

父皇,竟然做了这样的安排?太好,太好了!

第337章 太子监国

中秋过后,永昭帝便定下了随行的官员。

其中,有汪印和叶绥十分关注的周云川,也有前去紫宸殿请求的五皇子,却没有太子郑重。

虽然太子没有随行,却没有官员会认为太子失势,因为,永昭帝下了一道诏令,那就是太子监国!

永昭帝诏曰:朕谒皇陵期间,太子留守京兆,一应军政要务,交由太子主理,定谢玠等重臣辅助太子,务必使国朝井然、军政有序,此谕。

永昭帝的安排,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其中包括汪印。

太子三十多岁了,做了十七年太子,可是监国,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大安虽然没有避喧听政的制度,但过去皇上偶尔巡守各大道,也会离开京兆一段时间,少不了要两个月的时间,可是皇上从来没有将军政事务交给太子。

如今皇上前去茂岭谒皇陵,来回也就月余的时间,皇上怎么会突然让太子监国了呢?

太子监国,意味着太子有机会批阅奏章,是真真正正处理朝事了。

这样一来,可以累积处理朝政的经验,也可以扩大在朝中的影响,这也代表着太子作为储君,迈出了十分关键的一步。

皇上春秋鼎盛,却让太子监国,无疑释放出一种非常明确的态度:

那就是极为看重太子,换言之,就是太子之位无比稳固!

这让朝官们因太子背后的世家望族被铲除而蠢蠢欲动的心,瞬间就平静下来了。

原本打算倾向五皇子府、谋取从龙之功的官员们,也按捺住所有动作,转而观望起来了。

对此事感到最开心,甚至欣喜若狂的人,当然是太子郑重。

监国,这是他曾隐秘想过无数次,却从来不敢露出半点痕迹的希望,竟然变成了事实!

还是在他惴惴不安,担心着大祭随行人员结果的时候,父皇突然宣布了这个安排,真是让他猝不及防。

一时间,郑重有种如坠云里雾里的感觉,总疑心这一切不是真的。

父皇,真的让他监国?真的吗?真的吗?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这是天大的喜事,殿下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臧正明这样说道,脸上堆满了笑容。

作为东宫属官,还是太子舍人,他的仕途生涯已深深地刻上了太子郑重的烙印,他当然希望太子越来越好,最好能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如果这真的会实现,那么将来行功论赏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他臧正明的功劳!

因此,臧正明继续笑着说道:“殿下,监国是幸运也是一种考验,幸好皇上为殿下考虑周详,留下了左仆射大人等经验丰富的重臣。现在诏令已下,殿下宜当备下厚礼,送去左仆射大人府中,以示礼遇看重之意。”

郑重笑着点点头,道:“说得没有错!此事,本殿就交给你去办吧,务必替本殿办得妥妥当当!”

臧正明恭敬地回道:“是,殿下,臣定不负皇上厚望!”

郑重摆了摆手,示意臧正明退下去,然后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他“哈哈”大笑了起来,自言自语道:“五皇弟,虽然你如愿以偿随父皇前去谒皇陵,想必高兴不到哪里去吧?哈哈!”

郑重想得没错,五皇子郑繁这会儿的确高兴不到哪里去,令得五皇子府内的气氛满是沉肃。

“可查清楚了吗?父皇为何会定下太子监国的旨意?”郑繁这样说道。

他嗓音听起来依旧十分温柔,可是谁都听得出当中浓浓的不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