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颗巧克力(快穿)(31)

作者:始祖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肯定会啦!谁要和笨蛋爸爸生活这么长时间呀!

我又翻了一页,是妈妈抱着玫瑰笑的开心的模样。

照片下面这样写着:“三周年纪念日,我想我总该送你点什么。可是一周年的时候送了钻戒却不见你戴,你好像更喜欢那个不合尺寸的木头戒指。二周年我送了你喜欢画家的画,最后这幅画被挂在墙上,你有空的时候才能看上几眼。三周年的时候,我想送些你能喜欢的,愿意看着就能想起我了。我送了你一捧玫瑰,你笑的很开心,后来你坐在落地窗前画画的时候,目光偶尔总是会落在窗外花园中的玫瑰上,你应该是喜欢的吧?”

“豆豆”。

是妈妈的声音。

“妈妈,我在这里。”我应了一声,赶紧把本子塞到箱子里面藏起来,跑下楼。

妈妈看着我一身灰不开心皱了皱了眉。

爸爸拿了外套披在妈妈身上,叫妈妈先回去睡,说他带我去洗澡。

妈妈点点头说好,然后离开去房间里帮我拿换洗衣服。

爸爸看着我说:“现在几点知道吗?”

我摇摇头。

爸爸拍了拍我身上的灰:“我知道你拿了小本子去了阁楼。你这是不对的。”

我并不觉得我做的不对。

爸爸又说:“你喜欢打球,我有阻止过你吗?你喜欢写日记,我有偷偷看过吗?豆豆,我们得互相尊重。”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做的的确不对。

“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的。”

爸爸摸了摸我的头,推我进浴室:“我不接受道歉。但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必须得去把你自己洗干净。”

我想了好久好久,都没能想明白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

第27章 第三个故事

既不昏庸,又不好色,勤勤恳恳,朕自应是个好皇帝。

可夏朝四世而亡,而朕是夏朝第四代君王。

————————————————

天晟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九,那年雪来的早了些,已经纷纷扬扬下了小半月,到那日雪却停了,还出了太阳。

那天,朕出生了。

母妃说朕是个有福气的人。在宫内,说一个男孩子有福气只有一个意思。

朕的母妃位份不高,生了朕之后,才在这宫里立住了脚,也才让朕的父皇想起了宫内还有这么个人,朕周岁时,父皇给母妃升了位份,从良人到没人,显得朕的出身倒也不显寒酸。

朕上面有三个皇兄,下有四个皇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福气。

朕对那位置亦有希冀。

可他们二皇兄母妃比朕母妃位份高,三皇兄比朕学识好,大皇兄有的比朕骑射强,六皇弟有的比朕会讨父皇宠爱...

朕唯一能做的便是小心翼翼的活着。

天晟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父皇不知为何染了时疫,医官来看后只是摇着头叹气。

朕的那些皇兄皇弟们心里那不该有的心思便越发沸腾。

大皇子连夜出宫了一趟,不知去向,据说是去了刘将军府里,那是他的舅舅。

二皇子生母出身世家,是温国公的独女。听说好些大臣都往温国公府送了礼。

三皇子和自己亲近的伴读,百里世家的独子百里淳秉烛夜谈。

五皇子他的生母给自家父兄送了信。

六皇子熬了两宿,抄写了两卷经文送去了父皇的寿礼殿。

七皇子刚学会拿笔,也有模有样写了首诗,诗里大致的意思是他日日为父皇的病情担忧。

八皇子还小,还做不了什么,却也是每日在寿礼殿外站上好一会儿。

朕的生母有心想帮朕,却也只是无力;朕亦有伴读,伴读却是一直在朝中保持中立,以明哲保身为家训的卜家二公子。

不能依靠外力,又心存希冀,能靠的便只有自己。

于是朕决定赌一把,跪在寿礼殿前三天只为自请侍疾。

朕的运气还算不错。

侍疾第二天,父皇的病就有了起色。

但后不久,朕也染了疫病,发了高热,上吐下泻,躺在床上昏昏沉沉间,神思恍惚见听到有宫人在旁边叫了朕一声太子。

或是为了稳定朝局,或是为了被朕的孝心和举动‘感动’,想给朕一些补偿。、

等朕醒来,朕已成了太子。

朕不知父皇的心思,亦不敢揣测,只捧着这热乎乎的太子之位战战兢兢。

有些东西远远看着是繁花锦绣铺就,靠近了才知道那只是诱人陷阱。

天晟四十一年至天晟四十三年,朕住的宫殿内五毒都来拜访过,吃的膳食多了不知名的药材的味道,甚至是自小亲近的宫人也被人买通,想在夜里拿了被子闷死朕。

三年里,往往是刚刚养好的身子又坏了,太医院的医官进进出出不知道往朕宫殿跑了多少趟。

所幸朕熬了过来,也握住了一些权柄,但这些还不够,朕还需要更多。

天晟四十四年,朕安排了一场惊马,在苏家长女必经的路上,打算来一场英雄救美,但出了些变故,朕反倒是被那苏家长女救了,

尽管故事的发展并不如朕所料,但结局却是一样的。

苏家长女对朕一见钟情。

天晟四十六年,苏家长女成了朕的妻子,苏家成了朕的助力。

天晟四十七年,父皇病重,叫朕进了勤政殿。

父皇换上了冕服,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低头看跪在地上的朕,叫了朕一声‘启儿’。

他一字一句交代朕说:“二皇子目前与你分庭抗礼。今夜二皇子起兵谋反,失败后会挥剑自杀。”

“苏家是你登基为帝的助力,却也是启儿称帝后的隐忧。苏老将军部下许青不顾社稷安危,领十万将士回朝参与谋逆,秦栗失守,按律当斩。你登基后,下一道圣旨,上面写念在苏将军并不知道此事,罪不及苏家。恩威并施,苏家被又已剪了羽翼,你才能安心用苏家。”

“你的那些皇兄皇弟都不是好相与的,给些闲职虚职便可。要是有不安分的,直接杀了也是无所谓。”

“为君之道,在于制衡,务必要牢记。”

他的声音越来越来弱,

朕跪俯在地上听着,抬眼间却已看见他的衣袖垂了下来,落在地上。

天晟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朕出生后的第二天是朕父皇的祭日,当真也是玩笑。

天圣元年,朕称帝,封苏家长女为夫人。

天圣三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多到让朕都有些记不清。

苏家二公子苏承平战死沙场。

苏夫人哀恸,落了胎,不日后精神失常悬梁自缢。

西北战事又起,朝廷却无将相之才,边境连失八城,世家提出养精蓄锐,割地求和。那些求和的奏折堆满了朕的书桌,迫使朕派出议和使节。

南方又发了洪灾,淹了三十余县,灾民流离失所,拨下去的赈灾粮到了老百姓的手里却变成了一把掺了沙石的粟米,民怨四起,各地起义不断。

内忧外患之下,谣言四起。

宁侯先是上了一道赈灾安抚民心的三十二条策论,又递了辞官归隐的折子,他的一些门生也递了辞官隐居的折子。朕百般挽留却无奈宁侯心意已决。

这些人一走,空了不少要紧的位置,朕想提拔一些正直忠君之人去坐这些位置,却无奈世家掌握着所有官员的中举升迁途径。

朕想要施行宁侯留下的三十二条赈灾事项,却也无力。

此时有一官员献上一植物根块,说是这种植物叫做番薯,是他小女外出异域游历所得。此物年产量大,不占耕地,山地上亦能种植,对气候要求也低,据说经过他小女的改良,番薯种下去一个半月就能有收成,可暂时替代水稻作为主食。

后他又献上前些年他栽种的好几亩地的土豆作为救济灾民所用。

朕大喜,收了那植物根块,叫人去栽种,又封了那官员的小女儿为安阳县君。

有了这些应急的番薯,又有了盼头,南方的灾民有了安顿,整个朝局倒也稳定下来。

朕少年时的精力也多放在争夺皇位上,确不知,灾后亦有疫病流行。

先是一些灾民因为不明原因死去,接着是健康的人也染了病,这样的人数越来越多,底下的官吏怕兜不住事,赶紧上报了朝廷。

朕派医官去查看,谁知他却在半路逃了。

无奈,朕只好亲自去了苏家请了有经历过两场疫病的军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