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重生之韩信项羽(5)

作者:春衫袖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钻裤|裆?这么没种的事,都能做得出来?说来听听......”

这日晚饭时,韩信正在排队领自己的那份豆粥,轮到他时,忽然,一只手伸了过来,将他的碗推到了一边。韩信看了过去,只见一名高大粗壮的士卒,脸上挂着挑衅的笑容,把自己的碗伸了过去,道:“他的那份,给我。”

火头军见那人长得雄壮,而韩信虽然身材高挑,却十分纤瘦,面容更是白皙秀美,稍一估量,便做出了选择,将大勺里的粥倒入那人的碗中。

韩信冷冷地看着那人。那士卒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容,挑衅道:“不服?拔出你的剑,来刺我啊。”

“对,拔剑刺他啊。”一群好事者围了过来,鼓噪道。

“刺他啊。”

“是个男人,就拔剑。呵,该不会真是个娘们假扮的吧?”

“韩信,你那剑是个摆设吗?还是你没种?”

按军法,率先在军中斗殴者,斩。韩信忍住气,正要饿着肚子离开,忽然,只听一个声音怒道:“汝等这是在做什么?”

众人抬头一看,顿时鸦雀无声。来人是一个身高八尺有余的青年,二十岁出头的样子,面目极英武,虽然未穿战甲,站在那里,却昂首天外,凛凛生威。大家都认得,此人正是项梁之侄,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力能扛鼎的项羽。

项羽是有事找项梁商议,来到军营,却看到乱糟糟的一片,不禁大怒。他问明缘由,不禁冷冷地瞥了韩信一眼。只见此人比自己大约矮了两寸,大而狭长的眼睛,眼尾微微上挑,尽显秀媚,但下巴和下颚又颇有棱角,透出男儿的英气。

项羽稍稍收敛了怒气,道:“不会用剑,就不要佩在身上。”又转向士卒,道:“把粥还给他。自己下去领十军棍。”那士卒不敢有违,哭丧着脸将粥倒入了韩信的碗中。

十军棍把那士卒打得皮开肉绽,鬼哭狼嚎,此事之后,军营内,再也无人敢在明处欺负韩信,但同时,也无人愿意与韩信交往。他在军营之中,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不久之后,定陶之战,项梁与秦将章邯交战,不幸战败身死,项羽接管了项梁的军队。

这日,韩信吃罢晚饭,也不想回营,就在营帐外,随便找了片草叶,放在唇边,吹奏家乡小调,忽听一阵脚步声趋近,然后停在他身边。

韩信止住吹凑,回头一看,认得是将军项庄。

项庄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目中颇有嫌恶之色,道:“你就是韩信?”

韩信道:“是。”

“项将军调你为郎中,明日到中军大帐报到。”说完,项庄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郎中,自战国时便设有此职,职责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韩信不禁大喜,他觉得离自己的志向,又近了一步。

其实并非是韩信缺乏武勇。虽然他的个人战力一般,交战时,也尽量不冲锋在前,退兵时,虽然不是第一个逃跑,但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他留着性命,不是因为胆怯,却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能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名将。

他的确出身没落贵族旁支,父母又死得早,很难自证身世,因此不能凭借自己的贵族身份在军中获取较高的职位。但家中的藏书,尤其是兵书,韩信烂熟于心,对历史上的著名战例,更是多次自己在沙地上推演。

他不知道,为何项羽会将他调为郎中,但这个职位,正好有着“建议、顾问”之责。

作者有话要说:请大家收藏一下文文,么么哒

感谢在2019-12-03 06:00:06~2019-12-06 20:52: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蔣丞顾飞是信仰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o^)/~ 10瓶;蔣丞顾飞是信仰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章

不知何时,韩信才沉沉睡去,而天刚一蒙蒙亮,他便醒了,在榻上又躺了一会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知道自己已无法入睡,便挣扎着坐了起来,倚在榻上,右手习惯性地抚向左胸。这时,他才突然意识到,他已经很久没有心悸的感觉了。

他的体质并不好,少年时,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他又不屑经商,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好不时到远亲近邻家里蹭饭。然而,饭也不是那么好蹭的,往往蹭了几顿,主人家就给他脸色看,他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他在十分饥饿,或疲累时,往往会心悸,要缓好一阵子才好。幸好,后来衣食无忧,他的体质也随之变好了。

韩信匆匆洗漱一番,又吃完早饭,便吩咐贴身侍卫阿忠去请谋士蒯彻、齐国相李左车,前来商议与项羽会盟一事。

李左车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被赵王歇封为广武君。两年前,韩信与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国当时的统帅是成安君陈余,率数万大军屯兵太行山井陉口。李左车向陈余建议,韩信军粮草转运困难,士卒饥疲,而且井陉地形狭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严守,就可以万无一失。另外,李左车自请率兵三万,从小路绕到韩信军后,断其粮草,不料陈余不听,坚持和韩信军决战,终于大败。

此战后,韩信下令,军中不得斩杀李左车,有能生擒者,赏千金。果然,李左车被生擒,送到韩信账下,韩信立刻为他松绑,以对待老师的礼节相待,向他请教破燕、齐的策略。李左车被韩信的诚意感动,建议他抚恤赵国百姓,派人以兵威说降燕国齐国,齐燕可定。韩信采纳了他的建议,燕国果然不战而降。

刘邦封他为齐王后,韩信便拜李左车为齐国相。

很快,蒯彻、李左车两人便联袂而来。由于李左车并未出席昨日的宴会,韩信便把自己答应与项羽会盟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左车一边听,一边皱眉,道:“我真看不出,为何项王坚持当面会盟?无论是大王,还是项王,都没有此时轻出的理由啊。”

韩信忽然想到了什么,笑了起来,道:“昨日那钟离眛还说,项王愿意来临淄会盟。”

李左车不由摇头笑道:“这只怕是说笑了。他就不怕,自己在临淄的时候,又被刘邦端了老巢?”

韩信茫然道:“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既然已经答应钟离眛了,也不好反悔。其实,胡陵离寿春也远,我还真有点替项王担心。对了,钟离眛还在临淄吗?”

阿忠在旁插话道:“一大早,钟离将军便离开临淄了。”

走得这么快,这是怕他反悔,所以赶快离开了吗?韩信不由地摸了摸下巴。

蒯彻忽然“啊”了一声,见韩信、李左车两人的目光都刷地看了过来,忙道:“莫非项王另有所图?大王,您看,胡陵之南,刚好是彭城啊......”

韩信沉吟道:“你是说,项羽意在彭城?这的确是他的行事风格,但是,他又怎会事先知道,我会指定胡陵作为会盟地点?”

三个人商量来,商量去,也商量不出来什么,韩信摇摇头,道:“罢了。既然我已经答应项羽,那便会盟吧。就定在下个月今日,两边都来得及准备。蒯先生,你和我一起去胡陵,李相国,齐国便托付给你了。”

他的目光掠过众人,道:“此事务必保密,违令者,斩。”

“喏。”

韩信当即遣使去楚国,告知项羽,会盟定在三月十五日。一方面又以巡视齐国为名,抽选八千精骑,交给偏将吴池带领。

次日便要出发了,蒯彻却有件心事,左思又想,放心不下,驱车去找韩信,出门却又吩咐车夫转道,去拜访李左车。

见到蒯彻的拜帖,李左车十分惊讶,看看天色已晚,知道他必有要事,急忙将他延入书房。

“蒯先生来访,有何事呢?”

蒯彻叹了口气,道:“也许是我多虑了。在大王外出期间,还请李相国特别留意孔藂、陈贺两人。”

李左车稍稍有些惊讶,但稍一思索,便明白了蒯彻的意思,道:“你是说......”

“这两人,原本是跟随刘邦在砀山起义的旧人,后来均被刘邦在彭城之战后,以都尉的身份,派到大王身边,跟随着大王攻魏、破赵,下齐,如今已经积功升至将军。”

李左车点点头,他知道,韩信原本安排这两人作为偏将,各领一支偏师,和他一起参加垓下之战。但韩信率兵返回齐国的时候,这两人并未加以阻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