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当真如此,朕还必须开发这江南不可了!只要粮草足够,朕何愁不能征伐海外!”唐太宗豪情干云,江南在他眼中只是个工具,他真正要做的是成为天下共主,征服那些不臣大唐的国度。
房遗玉突然笑道:“皇兄,我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说到关键,要知江南的田地只是开发江南的一个原因,但真正缘由还其后的金山银山。皇兄,丝路是我大唐经济命脉,但您可知丝路为何会给我大唐带来那般的丰沃利益?”
唐太宗沉吟半晌,道:“许是因国家之间的通商吧!各国物产不一,我大唐稀疏平常的丝织品,在西方国家却是比黄金还要昂贵,而那些国家常见的玩物,在我大唐也是能卖到供不应求。其中的区别之处,自是为彼此带来巨大利益,故而丝路上商旅不绝,我大唐也可从中取得各类税收,收益匪浅。”
第517章 迈入核心
房遗玉提醒道:“既是这般,皇兄何不开辟出几条海上丝路?汪洋的彼岸也有数不尽的国家,也可与之通商,较之西域丝路,海上运输且更为便利,故而遗玉认为,海上丝路将会比西域丝路拥有更大的价值。”
房遗玉这番话彻底让唐太宗动容,这件事他从未想过,要知一条丝路就已让大唐获利万千,若是再来上几条,那大唐经济又会是什么样子?
“当真可行?”唐太宗面上浮现兴奋神情,以他那天塌不惊的承受力,在此刻竟不能自已。
“自是可行!”房遗玉重重点了点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海上丝路比之西域丝路要快捷百倍,取代西域丝路只是时间问题。
“皇兄,先年张子文出使西域,开拓丝路之际,朝中反对之人不在少数,然而汉武帝全力支持,这才有了丝路诞生,他之成功,不正是为我大唐做了榜样?我相信只要能开辟海上丝路,所得利润绝不少于西域丝路,大力发展江南,正是一石二鸟的便利法门。”
唐太宗嘴角一挑:“朕被你说的有些心动!”
房遗玉闻言会心一笑,发展江南能够做到钱粮两得,能从源头解决大唐日后面临的两大困境,岂容唐太宗不动心?
唐太宗沉吟半晌,又道:“既然你对发展江南这般上心,想必心中已是有了充足准备,那这些日子你将思绪整理一番,写成奏折呈上来,过些日子咱们在朝会讨论!”
房遗玉挑衅一笑:“这次我非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知道我们女人的厉害!”
辞别唐太宗,房遗玉依约去了尚书省。
尚书省坐落于太极宫中,此间草木并不繁茂,却自带一种令人心悸的威严。
房遗玉还是首次来这尚书省,想到她即将成为这其中的一分子,面上可是愁苦的很。
其实对她而言,加入尚书省好处一堆,全无坏处。
朝廷是天下最复杂的地方,若想在其中发展,才能只是一部分,资历、政见相同的友人也是至关重要的。
房遗玉的资历微末,政见相同的友人更是一个没有。
她如今能混的有声有色,关键还在于她父亲的关照,杜如晦的欣赏,唐太宗的偏爱,不然就凭她那女子的身份,面对长孙辅机、魏徵、褚登善那等级别的政敌,想要混出名堂,概率绝对比登天还要小些。
房遗玉如今所缺的正是个小团体,一个拱卫她的小团体,用白话讲就是党派,大唐初期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并未出现党派之争,但政见相同的友人相互扶持,却也在所难免,而房遗玉所缺少的正是这么个小团体。
从前的房遗玉有两个职位,科学院院长和左屯卫将军,左屯卫将军是军职,在李勣、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恭这一众武将心中,房遗玉的地位非同一般,只是朝政大事与军部干系不大,李勣、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恭他们也不大能说上话。
科学院院长虽是文职,可麾下都是些匠师,于政事上根本不能为房遗玉带来丝毫便利,反倒是因那些腐儒将科技视为旁门左道,更不与之往来。
可以说房遗玉在朝中一个盟友都没,能混到今日可以说是个官场奇迹,可一旦她加入尚书省就大有不同了,尚书省是大唐的核心机构,领军之人一是她家老爹,二是对她青眼有加的杜如晦,有他二人在,房遗玉能够轻松融入尚书省,成为核心中的核心,同尚书省里的其他官员同进同退,于朝中扩大话语权。
若是有人想要针对房遗玉,也就等同于针对尚书省,与尚书省为敌的下场可是极为可怕的。
加入尚书省的房遗玉等同于多了一副保护伞,故而说她进入尚书省,对她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是房遗玉闲适惯了,实在不想再受到过多管制,日后管着她的再不是好好先生李勣、秦叔宝,而是她严厉的老爹,她实在不愿想象以后的日子,会多么惨痛。
开发江南干系重大,影响大唐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走向,故而房杜二人下了朝后也没干别的,就一直等着房遗玉到来。
他二人都是老人精了,先前在朝会听唐太宗任命房遗玉为尚书省主事,就知发展江南应是可行,也就想着将日后的重心放在江南,想从房遗玉口中探听出一些相关事宜。
听传报说房遗玉到来,二人面上各是一喜,忙让人请她过来。
房遗玉来至议事堂,因她也不是外人,故而彼此见面也没过多客套,她老爹直接问起江南之事。
杜如晦倒是同她客套了几句。
房玄龄摆出一副老子是你爹的架势,让房遗玉将她心中所想一一表露。
发展江南是大唐的头等大事,便是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也不能自己决断,但若能将尚书省这权力核心拉过去,成功率将大大增加,房遗玉此时也是不遗余力的将她之意图和江南优势告与两人。
房杜二人同唐太宗一般,都是接受能力极强,智压一代的人物,虽然房遗玉所说他们未必全能理解,可江南优势却是听的明明白白,眸中各是异彩涟涟。
杜如晦稍作思索,已是有了决定:“这开发海上丝路应是可行,毕竟国情不同,需求自是不同,海外万国也定有我大唐所需的物产,反之我大唐也有海外万国所需之物件。西域丝路便是例子,异国商旅愿不辞辛苦,万里而至,也就没有理由不去选择更为便利的水路航运,至于种植两季稻米,古来从未听说,想要让百官信服,着实不易。”
房玄龄微微一笑,已是有了对策:“这还不容易?眼下江南的一季稻米已是种下,咱们可任选一地用于试验,只要年底成功,来年便可大批量操作。”
二人你来我往,显然已是认可房遗玉发展江南的提议。
杜如晦想了想,补充一句:“侄女,回去后将此事好好规划,书成奏折上奏,此事关乎我大唐未来走向,万万不能大意。”
第518章 世家异动
房遗玉颔首一笑,表示理解,关于此事她早有备案,自是信心十足。
杜如晦目送房遗玉离去,面上尽是羡慕之色,同身侧的房玄龄打趣道:“虎父无犬女,你家这丫头前途无量,至少咱们两个是远远比不上喽!”
房玄龄却是忧心忡忡,长叹一声:“哎!玉儿毕竟是个女子,表现的这般耀眼,对她而言,未必是件好事啊!”
“你是担心她成为众矢之的?”杜如晦听了房玄龄的叹息,也是了解老友顾虑,摇头笑道:“我却不这么认为!你说两个才华横溢的人,一人不畏强权,行事只认原则,只要认定自身无错,便不向强权低头,无惧无畏。另一人明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左右逢源,顾前顾后,行事谨慎。他们谁更值得陛下信任?毫无疑问,必是前者,正如侄女一般。我认为她的这种行事方式正是她的仰仗,陛下待她那般特殊,又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房玄龄也觉有理,先前没看透这些,只是因关乎他爱女,关心则乱罢了。
房遗玉回了府邸,从门房口中得知有一对男女前来拜见,正于前厅等候。
听门房口述,应该是黄知涛和他的师妹霍念念,唐太宗君无戏言,在答应房遗玉的请求后,依照与她的约定,并未为难霍志刚的几个弟子,在其授意之下,都给悄然放了。
行至前厅,果真见到黄知涛和霍念念就在厅中落座,李元嘉和李月婉正在替她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