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龟兹朝廷惊惶失措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唐的先头部队已然穿过了险峻的胶郅道。
兀庵宁扶着王宫的窗沿,眺望着宫墙外的萧索街头,往日里这是龟兹最为繁华的地方,如今商贾流窜,百姓惶恐。
“天要亡我龟兹啊!”如今大唐发兵龟兹的消息于西域传开,原本与龟兹交好的西域三十六国尽数与之断绝往来,即便西突厥也是一副若即若离的姿态,再无往日里那般愿与龟兹共存亡的架势。
大唐对西域而言,是一个强大无比的神秘国度,面对大唐的无上威势,即便是龟兹本国的军队也失了战意。
心中恐慌的兀庵宁双目无神,面上像是被炮弹炸过似的,稀稀松松,不见人样。
安西夫人长叹一声道:“王儿,不如去求求邓化吧!在这关头,也只有我那外甥能救你于危难。”
兀庵宁想起邓化,面上露出一丝希望,那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西突厥汗庭,双河。
赫乞隆于可汗的牙帐之中,双拳时而紧握,时而放开,心神不宁,他已得到了大唐进军龟兹的消息。
血液沸腾之余,心中又有着恐惧,没有哪个国家比突厥还了解大唐的实力,当年突厥强盛之际,先联合波斯屠灭白匈奴,后与拜占庭结盟转攻波斯,放眼欧亚大陆,也是极强的存在。
虽说突厥最终分裂为东西二部,但东突厥仍是横行于北地,而西突厥也是纵横西域,威势无人能挡,就连中原的汉人王朝也不得不向突厥俯首。
然而自从大唐的唐太宗登基之后,只用短短几年光景,便一举荡平东突厥,连其大汗也都生擒至长安,大唐威势于那时开始,已然震动西域。
尤以伊吾归附大唐之后,更是化为伊州,成了大唐进入西域的门户,大为方便。
从那时开始,赫乞隆就知道他若想一统西域,那劲敌只有一个,便是大唐。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317章 龟兹智囊
西突厥这些年,极力维系着与大唐的友好建交,然而背地里却是时刻在打着一统西域,与大唐分庭抗礼的想法。
尤以今年长安的那次阅兵典礼,令西域各国都见识到了大唐的神威,纷纷生出异心。
看着那些倒向大唐的西域各族,赫乞隆意识到如果再让大唐壮大下去,西域将再无他的容身之地,这才鼓动龟兹劫掠丝路,令大唐失去稳定的经济来源,从而起到打击大唐的目的。
可谁知事情竟这般不顺,本以为不会有差错的他们,却在短短月余时间里就露了馅,还引来了大唐的征伐。
大唐的震慑固然令他惧怕,可骨子里那天生的狼性,却又令他有种热血沸腾的期待感。
赫乞隆既想与大唐全力一战,可又忌惮大唐威势,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感觉矛盾的很,但很多时候,人都是这般矛盾。
就在赫乞隆思考着战或不战之时,忽然收到了龟兹使者邓化求见的消息!
“说我外出未归——”赫乞隆心知龟兹使者目的,在还没下定主意之前,并不想接触龟兹人,可随后又觉邓化这个名字极为熟悉,心头一动,忙叫道:“等等,那使者是谁,邓化?龟兹的邓化?快快,将他给我请进来!”
赫乞隆忽地态度大变,只因邓化是个人物。
龟兹邓化在西域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本是中原人,是龟兹太后安西夫人的外甥,早年于龟兹担任镇国大将军兼左部大相,是龟兹无二的重臣。
他之军略于西域堪称无敌,在邓化当权之际,龟兹虽说仅有十五万人口,三万军卒,可却是无人能敌,便是西突厥当年拥兵十五万,也要退避三舍。
要知曾与西突厥实力对等的九姓铁勒,曾兴兵六万攻打龟兹,邓化只用三万兵马便将六万来犯之敌几乎全歼,而龟兹军队伤患却未至三千,直令九姓铁勒元气大伤,只因后期邓化与兀庵宁政见不和,被兀庵宁撵出了朝堂。
赫乞隆还记得自曾派人去请邓化,只要邓化肯归顺于他,他便提拔邓化为一部酋长,却并未得到邓化应允。
赫乞隆正处于迷茫之际,如今听听邓化这智者的想法,或许能让他尽早下定决心。
年近花甲的邓化看上去就是个糟老头,须发皆是半白,背脊微躬,然而赫乞隆却不敢怠慢,热情的招待着,让邓化坐在兽皮木椅上。
“大唐军队进犯西域,先生可有对策?”赫乞隆跪于地上,摆出一副中原人的做派,举手投足之间,客气的很,只是他披头散发,一身蛮夷打扮,显得很是怪异,有点沐猴而冠的意思。
邓化摇头笑道:“这还要看大汗您如何去想,大唐是何等强大,而龟兹却是那般弱小。大唐嘴上说是为龟兹而来,可却带了十几万兵马压境,据老夫所知,尉犁、伊州也会出兵相助,其兵力最多可达十七八万。”
“而龟兹人口举国相加也不过十五万,大唐若当真只为龟兹而来,何需这般兴师动众?正如大汗一般,您若有心攻打龟兹,会倾尽突厥二十万军?”
邓化的声音很轻,语速也很慢,可却是让赫乞隆的心头一惊:“先生是说大唐另有图谋?不单为取龟兹,而是为我西突厥?”
邓化抚着白须:“老夫虽不敢肯定,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当今西域也只大汗一人值得大唐这般对待,老夫的看法是,即便大汗避而不战,大唐也一样会找西突厥的麻烦,一个由头很好找的。”
赫乞隆忽而一笑:“先生这话怕是有虚,你为让我突厥出兵才这般说的,我西突厥可是以游牧为主,只要拖而不打,他们又能奈我何?我就不信唐军还敢深入漠北?别的暂且不提,就是那粮道便可拖垮其大军。”
被赫乞隆点破意图,邓化也不意外,仍是从容道:“老夫不否认我的意图,也不否认大汗的谋略高明,也能避开大唐的军队,不受损失。然而大汗您想过没有,如今的西突厥可是西域三十六国的无冕之王,依附大汗的国家为数不少,皆需仰仗大汗的鼻息生存。”
“至于大唐对西域的控制却不值一提,只几个微末小国依附,大汗您占据地利人和,于此处远胜大唐。您若举国遁走,无疑是承认西突厥不比大唐,到那时西突厥的颜面何存?大汗将大业置于何地?”
“况且大唐征伐龟兹的用意,正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目的无非是要制霸西域,掌控西域。大汗一逃,龟兹必亡,龟兹一亡,大唐便将占据龟兹,于龟兹设立都护,将国土扩展至西域。”
“大汗您可以想想,若是到了那个地步,西域三十六国还会依附畏惧大唐的您吗?完全可以断定,他们非但不会等您归来,反倒是会成为您的敌人,大汗今生便别想再制霸西域,您将会如颉利一般,成为大唐的阶下囚。”
赫乞隆动容起身,高声道:“先生这话极有道理,我听懂了,此战必打,可到底要如何打,我却不知。敢问先生可有妙计?大唐的军队,不容小觑啊!”
邓化从容笑道:“大败唐军倒也并非不可能,此番大唐的统军元帅乃是大名鼎鼎的侯君集,此人是大唐军神的学生,用兵之能,于大唐可稳居前列,西域三十六国无人是其对手。然而打仗并非只靠实力,众多因素都要考虑在内。”
“大唐国都到龟兹相距数千里,粮草需要数月才能抵达,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我等不需战胜大唐,只要能将战事拖上一载,大唐必然吃不消,只得退去。”
“胶郅道是从伊吾至我龟兹的必经之路,险峻无比,只需派上十万大军镇守其中,再遣弓弩手于四周山岭驻扎,任凭大唐军队强大,也奈何不得咱们。”
赫乞隆也知胶郅道之险,直呼妙哉。
邓化提醒道:“只是在此之前,还须除去大唐的八千开路部队,他们现在已经抵达胶郅谷了。”
第318章 不占天时地利
赫乞隆听说开路部队才八千人,根本不以为意,傲然道:“我这便遣麾下大将率军八万,前去围剿,而后便于胶郅谷驻守,余下大军也将陆续抵达!”
-
西域的冬天格外寒冷,拇指粗的雪花,连续泼洒了五六日,层叠的山岭尽是换上冬装,万里原野尽是洁白,行于路上远望,也不知哪处是天,哪处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