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714)

作者: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春归进一步试探道:“过去我在汾阳,倒是听过一件奇谈,说有人竟然具备‘梦卜’异能……”

说到这里春归略微一顿。

姜才人却也没有赶着问,只是等了十数息没见春归往下说,才打趣道:“说话说半截儿,夫人是有意要吊妾身胃口来着?”

“我原本不信那件奇谈,只后来听闻姜才人姐妹二人之事,才突发异想,琢磨着难道姜才人才是真正身具‘梦卜’之能,知道日后若听父母之命会使命舛运蹇,才想法子规避。”

姜才人笑了起来:“我若真有那异术,便明白今日赵都御及顾夫人伉俪的来意了,也需不着在心里暗暗揣摩,明面上数番试探,夫人今日兜这么大圈子,无非便是想试探当初我与殿下是否先有情投意合吧?毕竟若无魏国公府在中用力,姜家也不会被朝廷择定参与选秀,夫人是想知道魏国公是否真正效忠辅佐殿下?”

春归笑而不语。

“说实在,殿下心里也拿不准呢,妾身只知道,相比魏国公,殿下可更加希望争取赵都御的佐助,无奈比不过太子与赵都御,也算是打小的情谊。殿下而今,可更是半点想法都没了,不过倒也不曾忧虑难安,殿下明白太子可不比得皇长孙,太子对于手足兄弟不至于难容,而今魏国公究竟怎么想,殿下一点都不放心上了,妾身这样说,顾夫人未必会信,但妾身总得把心里话告知顾夫人。”

她这是认定了春归编造一件“奇谈”来套话,后来提也不再提这话碴。

春归事后对兰庭说起她的判断:“我故意提起‘梦卜’,姜氏要真有这异能,乍然听说神色不至于那样平静,且应当会疑心我与她一样也能未卜先知后事,不至于完全对这话题避而不谈,只作一笑置之。”

兰庭颔首:“陶氏知后事发展,无大作为只把心计用于后宅争宠上是情理之中,可姜氏若也心知后事发展,总不会不行劝言,眼看着秦王于竞储一役败下阵来,所以我认同辉辉的判断,虽想不明白姜家姐妹二人之间为何会互易命事,但应当不是和陶氏同样的原因。”

“那么迳勿今日的问话可有收获?”春归又问。

“秦王当然会矢口否定蒋黄华的指控,说他虽对樊大命案也略知一二,可与此事完全无关,我看秦王的神色,颇有些惶惧不安,似乎惊觉有人意欲嫁害于他,这也是理所当然吧,不能笃断他是做贼心虚。”

“蒋黄华的指控无异于漏洞百出,秦王看上去的确像是被人嫁害,可秦王,也太过清白无辜了。”春归不认为魏国公抑或临淄王,若真心想要嫁害秦王会选择这么一个蠢笨的人证出头指控。

而这回因为樊二的尸身突然抛曝农

郊,也让春归想起了当年樊大命案的另一个疑点——在陶芳林的“梦卜”中,揭发樊大命案最终造成高家覆灭者是孙崇葆这么个小角色,后来英国公府程玞虐杀婢女一案闹生,亡魂顾纤云也着重提起个孙崇葆其人,暗中与英国公世子程敏有所勾联。

程玞效力与魏国公已经毋庸置疑,这说明樊大命案程玞即便没有参与策划,但应当荐举了孙崇葆,可孙崇葆究竟何德何能足够担任这一人选呢?

春归便问兰庭:“迳勿可察明孙崇葆的底细?”

“一个屡试不中的儒生,据传会些占星测象之术,深谙易经八卦。”

春归:……

那就是和莫问差不多的神棍一枚?

“此人现而今,为临淄王府的僚客,乃成国公所荐。”

“怎么又和临淄王府扯上了关联?”春归大觉诧异。

“我只能隐约猜测到,魏国公并不知道我们一早已经留意孙崇葆,而孙崇葆一旦犯事……”

“便会认定孙崇葆乃临淄王指使。”春归道。

“我隐隐感觉魏国公已经等不及了,他正在策划一场大变,打算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锁定胜局,如果樊二命案真是魏国公的诡计,那么他目的之一或许是想引开我的注意。”兰庭抬头,看着苍穹蔚净,但他知道是风雨欲来。

“那樊二命案……”

“当然不会因那蒋黄华的供诉便指控秦王,审是得继续审,可也得严密关注几方动静,兼且在我看来,我们不能被动等着破局,有一件事我追察得差不多了,只要再多一些时间,也许我们就能主动打开缺口。”兰庭道。

他也想要借助樊二命案暂时误导魏国公的关注点。

太子殿下而今却俨然将心思用在了别的事件上,最关注的仍然是确定春归之父是否生还的虚实,不过他埋伏在临淄王府的眼线还并不及提供更有用的线索,再有一件,那位早已被从牒谱上除名的乔氏,太子准备再利用一回。

乔氏貌美,可惜成为了弃子,乔父觉得无比懊恼,尤其当东宫位定之后更觉追悔莫及,好在是他经过一番楚心积虑,到底与曹国公府修复了几分情谊,只因为作用有限,这样的情谊全靠向曹公府“上贡”财帛才能勉强维持,乔父正焦灼时,怎么也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主动向他伸来了橄榄枝。

乔氏是无论如何都回不去东宫了,不过太子殿下许诺会再从乔家闺秀中择一侧妾。

于是乎“沉寂”已久的乔氏,终于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她这回是死皮赖脸找到了已经出嫁的张七娘哭诉。

张七娘从前儿倒也不那么厌烦乔氏,一来是因张、乔两家素来便有情谊,且陶芳林之前,张七娘身边就先有了乔氏赶着讨好奉承,所以她们两个也算是有旧交,只不过在乔氏利用圣慈太后对付春归,结果险些连累圣慈太后惹来祸端之后,张七娘才与乔氏断了交情。

她本不耐烦与乔氏应酬,但乔氏却极其明白张七娘的心思,三两句话便挑拨起张七娘的怒火来。

------------

第727章 惨补身故

你说陶氏虽表面巴结我,暗地里却笑话我厚颜无耻?”张氏一双眉头扬成了个大八字,爱搭不理的态度也终于有了变化。

“那时候我在太子府,也得了一段儿的宠幸,虽然陶氏靠着讨好太子妃有协佐内务的权力,我还能收买几个耳目为我办事,这话是那耳目探得,陶氏有回是和她身边的心腹婢女淑绢嘀咕,说七娘你……”

“支支吾吾干什么?还不快给我说清楚!”

“说七娘你厚颜无耻,甄家根本看不上七娘,甄六郎更是对七娘深恶厌绝,七娘却纠缠着非要嫁给甄六郎,可笑的是还自以为与公主郡主一般尊贵,又愚蠢,两三句好话一听,得了件破嫁衣,就把陶氏她当作知交好友了,更可笑的是七娘还毫无自知之明,反对陶氏指指点点,让她不用搭理太子妃,横竖有圣慈太后撑腰呢。”张氏硬着头皮说完了这番话,果然便见张七娘操起茶盏就往地上摔,她浑身一个激零,闭眼侧身一躲。

张氏还记得自己的确告诫过陶氏,让她切莫一山看着一山高,也说过沈皇后和六皇子谁也不是陶氏靠山的话,强调陶氏唯只有对圣慈太后言听计从一条路。

“这话你从前怎么不跟我说?”张氏又问。

“那时妾身可没有凭证,便是告诉了太后及七娘,只要淑绢不作证,妾身岂不反而会被陶氏反咬一口?可妾身一时糊涂差点连累了太后娘娘惹出祸事来,这些时日琢磨了又琢磨,就有些怀疑莫不是中了陶氏的圈套?为了证实这点,请家中长辈想了不少办法,才打听出淑绢竟然和陶氏已经反目,多得太子殿下庇护,没遭陶氏算计,而今已经改名换姓嫁了个普通人家,七娘若是不信,大可向淑绢求证。”

张氏也自然是要求证的。

而她也自然能够轻易找到淑绢。

“设计乔氏的事确然是陶才人的主意,打算的是一石二鸟陶才人自己又能完全不担风险,与废妃江氏的同谋接头人正是妾身,这件事,妾身已经如实告诉太子殿下了,单凭这一件殿下都不会再容陶才人,就更别说……陶才人还打算利用圣慈太后替她争取母仪天下之位!”

张氏目光闪烁。

宫里圣德太后强压圣慈太后一头,宫外宁国公府也一直强压曹国公府一头,而东宫位定,在曹公府看来横竖是再无悬念了,他们着眼长远,的确不希望太子妃日后母仪天下,东宫嫡长子顺理成章再次被定为继位的皇储,所以圣慈太后才将陶氏接去寿康宫,如果陶氏生子,圣慈太后再提出将陶氏之子留在寿康宫教养,日后才有希望占得上风,曹国公府到那时,才能称为真正的尊荣无限。

上一篇:贵妇小日常下一篇:嫌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