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天下来,就连楚蓉都瘦了一圈,更不用说那些卖大力气的帮工了,等最后结工钱的时候,楚蓉做主,每人多给了二百文。
原本楚蓉给的工钱就不低,一天八十文,再加上三顿饭,这样的高的待遇,打着灯笼都难找,这回又多给了两百文,可是让那帮子短工高兴的不得了,直嚷嚷着晚稻收割的时候再来。
七月初五当天,山上长工们聚在一起吃了一顿,楚蓉顺便给他们放了假回去收自家粮食。
最近连轴转,楚蓉也是累的不行,晚上泡了个热水澡,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等第二天醒来时已经接近中午。
山上有张家人和李大鹏夫妻两个,倒也照顾的来,菜地那边第二茬儿的蔬菜还没熟,只有藤摘的那些还长着。
“大鹏哥,你说咱这地里的黄瓜秧子怪不怪,都摘了有六茬儿了,还翠绿翠绿的,你瞧瞧那边,我看着又出了不少的小瓜子。”
孙娟摘下一根黄瓜码到框里,抬手指了指刚摘过的地方,满是疑惑的说道。
李大鹏头都没抬,边摘边道,“那边青豆也这样,我想可能是秧子好才能多长几茬儿的。”
“嗯,有道理,咱东家育出来的苗子是真不错,我在孙家坨就没见过比咱这儿长得还好的蔬菜,个大又匀溜,还好吃,难怪卖的快。”
棚子门口,楚蓉饶有趣味的听着那夫妻俩对菜秧子的评价,眼里露出几分得意之色,这些可都是农场出品的秧苗,质量肯定有保障,就好比那黄瓜秧,至少能结八次果,而且大小长相差不多,这要是普通的,到了第五次就得是那种歪瓜裂枣的小黄瓜头儿了。
不过这种现象楚蓉自然不会解释什么,就按他们的意思,把功劳都归在自己育苗的本事也是不错的。
第363章 杀鸡
七月的太阳已经跟个小火炉似的了,楚蓉在棚子门口站了会儿就觉得脑门上多了层汗珠,菜地里小夫妻俩说说笑笑,互相擦汗啥的她还是不看了,刚吃饱,不想再吃一碗狗粮。
楚蓉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往绕过鸡棚往果园走去,这娶了媳妇儿就是不一样,脸上笑容都多了呐。
果园无人,文山文峰两兄弟回去收自家粮食了,现在的果树也不用时时照顾,只要不时的来瞧瞧叶子啥的,别闹了病就好。
楚蓉绕着果园走了一遍,就算知道农场出来的果苗品质高,心里也忍不住震惊,第一年的果树,长势就跟种了几年似的,桃子樱桃龙眼再过几天就可以采摘,而那些属于北方的果树果子挂的也满,个头儿也大,看起来再有两个月就可以采摘了。
尤其是那苹果树,原本还以为气候差异,即便能结果子,也会是小不点儿的那种,没料到比前世苹果园里的还个儿大。
是的,楚小姐从没想过种不活,对于农场出品,她可是自信满满。
“对了,怎么忘了这茬儿呢。”楚蓉猛地一拍脑门,不知想到了什么,眸子一亮,拎起裙摆就快步朝着山顶走去,脚下如踩了个风火轮似的。
“陈……陈姐,你这是打算杀鸡?”风风火火冲到山顶,楚蓉刚想说什么,却见小陈氏一手拿刀,死死地盯着地上绑了翅膀拴在木墩子上的老母鸡。
“啊,是东家来了呀,你快坐,我先把这鸡给杀了。”小陈氏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匆匆看了楚蓉一眼,便继续盯着那只鸡。
楚蓉挑眉,心中满是诧异,小陈氏的厨艺她可是领教过,相当不错的,按理说厨艺高超的人,杀只鸡应该很容易的吧。
“陈姐,你不会杀鸡?”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因为楚蓉回忆了一遍,似乎从小陈氏来到这儿,真的没见过她杀鸡。
小陈氏脸色一红,看了看那只鸡,又看了看楚蓉,最后幽幽叹了口气,无力道,“我还真不会杀鸡,平时做菜需要的话,也都是婆婆或者大勇帮忙杀的。”
“这只鸡是是我去村里买来的,养了五六年的老母鸡,我这不是想着给守江媳妇补补身子弄个老母鸡汤。”说着,小陈氏扔下菜刀,走到楚蓉跟前摊了摊手继续道,“买来了才发现大勇去县里采买了,爹和娘去了荒地那边,剩下一个我不会杀鸡的。”
楚蓉大笑出声,瞧见小陈氏越来越红的脸,忙道,“没事儿没事儿,我来杀。”
说完,楚蓉捡起菜刀,走到母鸡跟前儿,熟练的弯下鸡脖子,采了一撮毛后,干净利落的下刀抹脖子。
等鸡软塌塌的躺在盆子里后,小陈氏才反应过来,跑上前看了眼死鸡,惊讶道,“东家,你这手法可真利索,比大勇厉害。”
听到这话,楚蓉嘴角一抽,手法利索?那得感谢她遇到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学导师,一个温文尔雅的男神,谈笑间就把学生领进了解剖室的大门,自此之后,一入解剖室便不可自拔,小白鼠,小青蛙,甚至是可爱的小白兔,都没能逃过他们这些学生之手。
想到这儿,楚蓉脸色变得古怪起来,一副吞了苍蝇的表情,还记得当初别校的朋友来找她玩儿,两人见面地点就是解剖室,见面场景一言难尽,因为当时她正抱着饭盒在解刨台上吃的香甜。
自那次之后,她的这项本领就被好友那大嘴巴传的人尽皆知,甚至还有慕名而来就为看她面对人体标本吃饭。
“对了东家,有些事儿我想问问你,让你帮我拿个主意。”小陈氏收拾着母鸡,手里动作突然停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笑着问道。
楚蓉也没在去想自己前世的‘光荣伟绩’,洗干净手,放下袖子后抿唇一笑,“看你这高兴样子,肯定是好事儿啊?”
“唉,啥好事坏事的,就是来和家的前几天和我提了一嘴小翠有人家了没,我看那意思,应该是想给她家大娃子说说。”
小陈氏蹭了一下额间的碎发,嘴角含笑接着道,“说实在的,小翠的亲事我也着急呢,眼看这再有俩月就十三了,是该找个好人家定下来。”
楚蓉嘴角抽搐,虽然心里觉得十三还是个小娃子呢不用着急,可她还没忘记自己这身体十六的时候娃都生出来了,况且先定下也没啥,反正真结婚还有几年呢。
第364章 亲事
大夏朝有关婚姻的律法是满十八岁才可以去县衙办理婚书,只不过这想规定没有那么严格,除了京都或者是大世家的子弟小姐外,普通百姓很少会遵守的。
更何况黄家村了,说句大不敬的话那就是天高皇帝远,村子里孩子大多十二三岁就紧着相看人家,定下来后没有意外的话,女孩儿十五岁及笄之后,最多留两年就必须嫁人,要是不受宠的女娃,及笄后便会嫁出去,好得一份礼钱给家里改善生活或者给兄长娶媳妇用。
也因此,村里的夫妻有婚书的不多,基本都是上了族谱就算是两口子了。
想到这里,楚蓉突然发现她和黄书海似乎也没有婚书啊,这项认知让楚蓉囧了囧,弄了半天娃都生了,他俩还不是合法夫妻呢。
“东家?”
“啊,听到了,我听到了。”楚蓉回过神,忙不迭的应声,想起小陈氏让她拿主意的话,不由好笑道,“陈姐,小翠可是你的宝贝女儿,嫁人这么重要的事儿可不得你这当娘的决定啊。”
听到这话,小陈氏脸上笑容越发温和,“我也晓得,只不过心里有些拿不准而已。大娃那孩子咋样我清楚,孝顺机灵,干活又踏实,是个好的,可这再好也不如自家闺女不是,我呀就是怕定下了小翠心里不如意,埋怨我这当娘的。”
楚蓉听了暗自点头,很是感慨的想到了儿女都是债的俗话,辛辛苦苦拉扯大,自然希望他们事事如意,尤其是女娃,嫁人如同第二次投胎,可得把人给瞧稳当了。
瞧着小陈氏略显迷茫的样子,楚蓉想了想道,“陈姐,说实话我觉得大娃子不错,虽然行事说话都稍显稚嫩,但却是个好苗子。而且来和大哥和来和嫂子的品性你也清楚,小翠真要嫁过去,必定不会被婆婆磋磨。”
说到这儿,楚蓉笑了笑,见小陈氏似乎有些意动,她却是画风一转道,“但我却觉得两人在一起讲究个缘分,或许你可以问问小翠的心思,她要是对大娃子有意,那不是皆大欢喜吗,你也不用在这儿瞎捉摸了。”
这话要被别人听到,指不定要吓成啥样呢。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子女亲自过问的道理,然而小陈氏听了却是一点儿都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