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蓉彻底松了口气,哭出来也就没啥危险了。
“咋哭了,这是咋了?”小林媳妇跑了进来,手上顶针都没摘,显然是急着过来的,不过一会儿守江也拽着李三爷进来了,老爷子被拽的东歪西倒,停下来后,先是气呼呼的瞪了守江一眼,这才开始诊脉。
“哎?这是喜脉啊,你这小子可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啊,要当爹了。”老爷子捋了下胡子,笑呵呵说完后,又蹙了蹙眉道,“不过孩子怀相不好,得多加注意。”
老爷子松了脉搏,摇了摇头道,“守江媳妇儿啊,你这是有啥想不开的呢,我可瞧见了你们东家在呢,有这好的东家,日子越来越红火,这下又有了娃子,你说说你,还郁结于胸了,老头子可得嘱咐你啊,可不许大悲大喜的,要不然……”
原本还因为喜当爹激动不已的守江,听到这话后,瞬间扑到炕沿儿上,急声道,“娃他娘,到底咋的了你说出来啊,有东家在呢。”
楚蓉有点儿待不住了,她总有种自己就是那镇宅之宝的感觉,似乎有她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儿。
守江媳妇这下是彻底清醒了过来,看向楚蓉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亮色,可想到此时不知生死的爹娘和哥嫂,心里又止不住的害怕,哭道,“我早上出去,听到村里有人在说小吴山发水了,淹了田地和村子,我娘家就在小吴山啊!”
黄守江怔楞住,似乎没反应过来自己媳妇儿的话。
第361章 不想当圣母
小吴山也属于文水县管辖,和黄家村的正巧隔着一个县城,在文水县西边。
守江媳妇本名吴芬儿,正是小吴山的人,她娘家村子就叫小吴山,而嫁过来这十多年,因为婆婆磋磨拿捏,竟是一次都没回去过。
似乎成为习惯一般,这一年即便日子顺当了,夫妻两个竟都没想起自己还有个娘家岳家的存在。
这回还是守江媳妇无意中听到了有关小吴山的消息,才惊觉自己的不孝,是以大悲晕了过去。
楚蓉在得知了前因后果时,颇为无语,或许有守江夫妻俩的错,那恶婆婆也有错,守江媳妇的娘家也有错,说到底,最大的错误还是这个时代的习俗问题。
“东家,大勇陪着守江去了,我又让小林媳妇和水成媳妇两个陪着守江媳妇。”小陈氏叹了一声,无奈道,“这女人嫁人,遇到个好婆婆还行,像是守江媳妇的婆婆那样,可够受罪的,也是怪娘家没本事,不然哪里会十多年不来看闺女的。”
楚蓉嘴角一抽,心想也就这时代才会出现这种事儿了,搁在现代婆婆还哪敢欺负儿媳妇啊,娘家分分钟能打上门来。
不过小吴山发水的事儿却是让楚蓉记在了心里,吩咐了大娃子去县城打探消息后才知道整个文水县除了东边这几个村子意外都或多或少受了影响,尤其是庄稼,普遍欠收。
今年岭南府雨水多,地势较低的几个县城都受到了影响,看样子粮食价格会有不小的浮动。
这天,楚蓉也一起来了县城,把果树店的蔬菜水果补齐后,便让黄书海照看,自己则来到了成宗杂货铺。
一直忙活着开荒建葡萄园的事儿,好长时间没见自家干娘,楚蓉心里还怪想的,正巧铺子里卖粮,看人顺便打听一下粮价。
到了铺子,众人自是一番亲热,楚蓉又稀罕了一番小胖墩,这才问了米粮的事儿。
“暂时还没听说涨价的事儿,如今新粮没下来呢,就连正经米铺卖的都是陈粮,我琢磨着,等新粮一下来啊,就该涨价了。”
黄成瑞磕了磕烟袋,说完这话,额头的皱纹都深了几分。
刘桂兰也唏嘘了一声,看向楚蓉道,“丫头,咱家铺子说到底还是个杂货铺,米粮顺带卖的,新粮下来,就咱一家不涨价,也没用不是。”
“干娘,我可没这意思,这铺子里该怎么卖就咋卖,如果真涨太多,那咱就停了米粮不卖了。虽然不能昧着良心发这份儿财,但咱也不能高价买粮低价卖吧。”
楚蓉自认为不是坏人,但也从未想当圣母,远了不说,就文水县受灾的村子就十几个,靠她种的那一百亩地,能管啥事儿。
再说了,你便宜卖,可你知道是谁买去了,除非是跑到各个受灾的村子去卖粮,不过这事儿她可不敢做,万一惹了谁的眼呢。
刘桂兰抬手虚点儿,摇头笑道,“我不是怕你这丫头心善吗,这下反倒是我的不对了。”
这话说完,屋里几人都笑了出来。
其实这些年每每有受灾的地方,朝廷都会很快介入,不管是开仓放粮,还是减少税收,都很少会出现因为受灾而饿殍遍野的情况。
尤其是粮价问题,虽有浮动,也不会高的离谱,楚蓉也是打探了几天后得出的结论,也就不算太担忧。
六月初,张大勇和黄守江两个去寻人的回来了,随着一起回来的还有守江媳妇的娘家五人。
知道了娘家人没事儿,守江媳妇也算安心了,母女见面,自然抱头痛哭了一场,楚蓉当时也在,瞧着那一家子人还算稳当,不像有心眼儿的人后也松了口气。
说实话,守江两口子不容易,万一来了一家子极品,可就又有的受了。
天儿一天热过一天,地里的稻子翠绿便金黄,楚蓉再一次从地里回来时,便让小陈氏负责招工的事儿。
一百亩地,招上五十人也得三天割完,再加上运稻穗,碾谷子,怎么也得十来天的时间,是以,楚蓉定了六月中旬开始收割,这样到了七月村里其他地开始收割时,她这边连着晚稻都可以种好了。
楚蓉这边计算的很好,可真到了收割的时候,才切身处地的发现种地的不易了,前世她也见过收割的,两辆收割机,三百多亩地也就两三天的事儿,弄完装车,一共用不了五个人。
可眼下却是完全不同啊,割稻子的,运稻穗的,碾谷子的,加在一起六十多个人,一天下来人都快趴地上了,也只收了十分之一,这还不算晒谷场的那几个妇人呢。
第362章 收完
一连五天,都忙着收粮食,县里的果蔬店都顾不上,只能先停业几天,楚蓉每天忙活着地头山头两地跑,倒是给了黄书海一个轻松活儿,那就是把家里后院的菜地给清理出来,砌个粮仓。
这几天晒好的谷子都堆在倒座里,眼看就放不下了,而且在家里建粮仓,楚蓉也是想到了农场里存着的粮食,农场里有四块土地一直被她种着水稻,再加上升级后收割时间变短,如今里边储藏的粮食也有着百亩地的产量了。
又有一批谷子晒成装袋儿,楚蓉一身细棉裙装,前边为了个围裙,帮忙撑着袋子,来和家和来顺家两妯娌装粮。
“东家,这围裙可真不错,护的严实,衣服不脏不说,当着脖子也不刺挠,就是热了点儿。”灌粮的空档,来顺媳妇扯了扯身前的围裙,笑呵呵的说道。
楚蓉闻言,哭笑不得道,“热点儿总比刺挠强,你们也别太卖力了,注意点儿身体,等地里忙完,让那些帮工来做这活儿就成。”
对于这些最早一批跟着她的人,楚蓉多少都会照顾几分,尤其是妇人,分到的都是些轻松活儿,也就是这段时间忙不过来,才跟着跑来晒谷子装袋。
听了这话,另一边撑袋子的文峰媳妇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妇人也是个爽朗的,见大家伙儿都瞧她也没脸红,乐道,“这才哪到哪啊,咱们可这儿也就翻倒一下谷子,再装个袋儿啥的,不搬不扛省劲儿着呢,等到自家收粮食的时候,那才叫个累。”
“可不是咋滴,去年我和弟媳妇两个可是累够呛,割完稻子还得赶场,好不容易等到自家了,又得推石碾子,那可真不是人干的活儿,连着十多天,人都能瘦脱形了。”
说话的是文山媳妇,性格跟文峰媳妇差不多,两妯娌关系好的跟亲姐妹似的。
楚蓉听完笑了笑,“今年收地你们能省些力气,等放了假,我看你们所有人家合在一起干活挺好,每家都是那么几亩地,再加上牛车赶场,牛拉石碾的,一天下来两家的地该是没问题的。”
得了这话,妇人们自是欣喜异常,连声道谢。
一百亩地,几道程序一同进行,等最后那十几亩地割完后,之前的粮食几乎都进了粮仓,这边剩下十多个人碾谷子,剩下的五十来人歇了半天后,又开始为种晚稻做准备,一直忙到七月初五,才算彻底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