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哥儿,你看这样行吗?”村长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本来他作为村长,年龄和辈分都放在这里,是不用亲自下来干活的,指挥村里那些小年轻就是了。奈何昨晚得罪了媳妇……村长心虚的往旁边瞟了一眼。
沈釉忍着笑过去看了一眼:“差不多了,叔歇会儿把,没什么活儿了。”
村长这才松了口气。
他一大早就被自家媳妇拽起来,组织村里人起来学习榨油。这榨油倒是不难,就是体力活儿重了些。
先是挑选出了两百斤花生米,其中的坏米全都剔除,用石磨磨成花生碎——这一步还好,村里如今有了钱,买了不少牲畜,轮番拉磨就是。
这些牲畜有的是沈釉出钱置办的。沈釉买了庄子之后,需要耕种的土地更多了,多买些牲口也方便大家耕种。也有跟着沈釉赚了钱的人家自己置办了牲畜,不单自家耕地可以用,还能租给别村的人赚外快。
没多久两百斤花生就磨成了细碎的粉末颗粒,这时候,村里也架起了好几口大锅,将花生碎末倒入大锅中反复翻炒,这就是个比较费体力的活儿了。
沈釉边捧着书边指挥,这些花生要不停翻炒至全熟,中间还要加一些清水,待这些花生碎被炒得水分全部蒸发完了,再用稻草包扎成饼。
将石磨上的磨盘取下,将油饼放置其中,磨盘压在油饼的上头,槽口下放个木桶接着:“这便好了,静等着它出油就可以了。”
今日只是沈釉临时起意,加上村里的婶子们有意教训教训这群酒鬼,故而才大清早就整了这一出。实际上按照沈釉的意思,是要把这书上的榨油器材画下来,找人打出来最好,也不用把这些石磨拆了又装,装了又拆。
“这就行了?”村长在旁边还没歇一会儿就有些坐不住,又凑上来仔细看,“这就能出油?”
沈釉笑道:“叔要是觉得慢,还可以在上面捶打石板,也能加快出油。”实际上器械做好之后,是应该直接捶打油饼的。希望这个磨盘被捶几下不会裂开吧……
村长围着石磨转了几圈,竟真的拿起一根大腿粗的木棍在上头捶了几下,接着就听到了旁边村民的惊呼:“出油了!竟然真的出油了!”
花生出油率极高,仅次于芝麻的出油率,几乎要达到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二百斤的花生米能出一百斤的油。要知道,古代人一直使用的菜籽油,出油率才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大豆油就更低了,出油率只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十七。
因此,花生的出油的速度也挺快的。村长不过捶了几下,便有油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滴滴答答落进了木桶里,看得一旁的村民啧啧称奇。“想不到榨油竟然如此简单,就费把子力气的事儿……”
“可不是,要知道这么容易,咱们村早就富起来了。”
“还是多亏了釉哥儿,要不然再容易,咱们也不知道这法子啊……”
沈釉在旁边听得颇为无语,你们觉得简单,是因为榨得是容易出油的花生啊,你们榨榨豆油试试,一时半刻且出不来呢……
“就是这样了,日后我会让人打了榨油的器械送回村里来,这翻炒花生的事也可以从周围村子雇些人,如今咱们村子营生不少,不差雇人这点钱。”依着沈釉的意思,是尽量让沈家村的人都成为管理层或者技术性人员,不用亲自干体力活儿,好腾出精神多做些事情。至于那些体力工作,可以雇周边村子的人来干,也算为十里八乡创造岗位,提高就业率。“之后榨出来的油么,我会让干锅记的人来收。”
到时候干锅记就可以不从别处买菜籽油,改而用味道更香的花生油了,里外里还剩了不少钱。不过干锅记自家肯定是用不完这么多油的,沈釉想到了昭诚侯府的诸多铺子,心里想着日后在京城专开一家卖油的店铺,约么也能赚不少钱呢。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很多小天使说现在的名字还没有原来的名字好记。虽然原来的名字我也用了好多好多年了,没来JJ的时候就在用,但谁让在搞封建迷信的时候算出来和我五行不是很般配呢_(:з」∠)_
现在换的名字是补了我五行所缺,并且大吉的一个名字,就……先用着试试吧。
原本不是很迷信的我,终于向金钱势力低头了_(:з」∠)_感谢在2020-02-22 23:17:01~2020-02-23 19:42: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无情催更手 10瓶;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2章 借人
沈釉和林景珩在村里踏踏实实地小住了几日, 把榨油的工序完完整整教给了村里人,又圆满的故地重游度了一回蜜月,之后便心满意足地回了京城开始接手昭诚侯府的商铺了。
临行前沈釉给村长留下了一笔钱, 交代村长按照图纸找工匠打造榨油的机器,再在农庄里盖一间榨油坊, 以后制成油饼直接运到农庄去, 出了油再往常坪城和京里送,倒比从村里往外运油方便, 小路不平坦,液体容易洒了。
村长很不好意思地摆手:“这怎么能再收你的钱呢,之前干锅记的人来收菜,那给的钱老多了……打盖一个榨油坊才用的了多少啊,还用你特意再给钱。”
“这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沈釉道:“干锅记给的就是菜钱, 是村里人应得的。这是我要盖油坊,合该我出这份钱。”
“那也太多了……”村长到现在都难以相信,他们不过是跟以前一样种菜, 怎么就收了比往年多两三倍的钱呢?
沈釉笑了笑:“这怎么就多了?您就安心把钱给大家分了吧,以后谁家要是攒够了钱, 要我看也不必一定要在我手下干活, 自己买个庄子什么的,雇些个佃农, 当个农场主多好啊。”
村长只当他在说笑:“你当谁都能跟你似的这般出息,说买庄子就买庄子啊?还不跟着你……那不是忘本吗?”
这时候村长绝想不到, 有一天沈家村的人能每家都有一个农庄,各个过上地主的生活。只是这便是后话了。
此时沈釉细细跟他交代, 磨花生碎和炒花生碎可以在村里进行,但榨油的最后一步还是在庄子里另盖榨油坊的好, 尽量不要将这榨油的方法流传出去。古代也不讲究个专利什么的,不想被人挖墙脚就得自己多加注意小心些。
村长拍着胸脯跟沈釉保证:“釉哥儿放心吧,这事儿我保准给办妥帖了,下个月这油坊就能走上正轨。”
沈釉点了点头,对村长他没什么不放心的,甚至还希望村长能多放放手:“叔也可以在族里选拔一些能干的族人来负责油坊的工作,不能什么事儿都由您亲力亲为。”
村长年纪也不小了,特别于寿命较短的古人而言,沈釉也不舍得让他多劳累。毕竟油坊的事儿可不是个小摊子呢,今后大概能和农庄的收益平分秋色,若花生扩大种植,说不得将来会是沈釉手里最赚钱的营生。
之前种了几十亩的花生,就收获了几万斤,按照百分之五十的出油率来算,也能有一万多斤油。这还不算下一季花生已经又种下了,日后的收益是连绵不断的。
花生出油率和芝麻一样多,亩产却是芝麻的四、五倍,更别提亩产只有花生三分之一,出油率也只有花生一半左右的油菜籽了。用花生榨油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暴利。
可惜村长是个操劳命,且此时正是他觉得沈家村要中兴,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要来了,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并不肯听沈釉的话退居二线,沈釉也只得由他了。
想到这里,沈釉扒拉了扒拉桌子上的一摞房契,最终选了一间位于城门口,远离闹市的商铺用来开油铺。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他们油香也不怕!等花生油先在干锅记和西游苑用上了,自然有人能吃出来其中的不同,再不够,他再在油铺门口支个卖炸鸡排的摊子,这便是活体广告了。
他就不信,这些古人能抵挡得住炸鸡的诱惑!
到时候再把花生油的价格定得比芝麻油低一些,便是路途远一点,货好也照样会有人过来买的。再者,平民本身买植物油的就并不算多,还是大宅门里订购的多一些,这种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送货上门,也无所谓店铺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