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春日里明媚的不能再明媚的天气,空气里深吸一口都混着泥土特有的清香。褪去了冬日里厚重的衣裳,整个人轻快的仿佛能飘起来似的。宝斋喜欢这样明亮的春日,到处都焕发着生机,心里也变得柔软起来了。
她临近练场,便听到场上交替不断的马蹄声和喝彩声,不由得目光移了过去。场上那几个热烈奔放的少年郎,淌着汗水的脸在阳光下恣意地笑着,喊着,为这绵柔的春天添上了响亮的重音符。
她走近些,才看到练场对面也站着一个人。说也奇怪,明明是骑马的人疾快如风,更能夺人眼球,可偏偏她的目光越过纷乱人马就落在了那人身上,他只是静静站着,却仿佛吸走了天地间所有的亮光,让宝斋再也移不开眼。
弘历看到宝斋过来,叫了一声“斋儿!”,便策马向她奔来。“额娘可是让你来叫我们回去吃饭?”
宝斋这才收回目光,听了弘历这般问询,想起宝耑的话,往练场上看了看,确见有一陌生男子正在马背上看她。
她点点头,“额娘让你们都去储秀宫用膳。”
弘历道:“那你且等一下,我们换过衣服与你一道回去。”
宝斋点点头,又往对面的方向看去。弘昼弘历等人都已翻身下马走了过去,只见他牵了那陌生男子的马,跟在他们身后走了。
宝斋忙绕过练场追上去,那人并未走多远,把马牵给小厮便在原地站着了。见宝斋跑来,连忙行礼,“小臣见过公主。”
他的声音低低沉沉的,不高亢也不明亮,宝斋却觉得耳边的空气微微一震,有点好听。
她离得近了,才瞧清楚这人不过二十上下的年纪,笔直高瘦的很,侧脸的轮廓流畅,眼眶微微凹陷,倒显得鼻梁格外的挺拔,有点好看。
“不必多礼。”宝斋用气吐出了声音,听上去格外矜持,身体不自觉就站成嬷嬷教导的样子。“你是……”
“斋儿!”弘历的喊声打断了宝斋的话,他们一行人已经到了面前,“来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我妹妹宝斋公主,这位是三等承恩伯瓜尔佳□□岱,其母是辅义侯之女,姑母是宫里的和贵太妃。”
□□岱彬彬施礼道:“□□岱见过公主。”
宝斋道:“公子不必多礼。”
“走吧,别让额娘等急了。”弘历说着便和弘昼二人走在了前面。
□□岱道:“公主请。”
宝斋点点头,走了两步,回头发现那人竟也不远不近地跟在身后,便问道:“这位是?”
□□岱道:“这是领域伯之子,包衣佐领晏齐。今日无事,额娘便让他随我进宫。”
宝斋不禁道:“包衣佐领?”
□□岱道:“是啊,是我府上的包衣。晏齐,见过公主。”
他站在三步开外的地方,脸上没有一丝波澜,仍像刚才那样道:“见过公主。”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二章
忙完选秀也不过五月下旬,胤禛却已觉得燥热难耐,不住地与瑾姮说起想要去圆明园。
“新秀女还未进宫,而且下月便要册封大典了,此时哪能去得了圆明园?况且你不是怕热之人,怎么五月里就受不住了呢?”瑾姮一边唠叨着,一边帮他收拾好了案桌。
“我只觉得心里燥得很,只想跳进水里才舒服。”胤禛斜靠着,“姮儿,你来看。”
瑾姮走过去,只见胤禛拿出了一张图纸,“安氏的小堂兄护军参领安慕勋奉旨督造承德离宫,前儿正好上折说改的差不多了,不如今年去这里可好?”
瑾姮道:“只要等到册封大典一过,去哪里还不是听你的。”
“姮儿,你说这样好不好,就已宫中需要修缮为由,去承德离宫住着,等就在那里行册封大典,也算是个喜气。”
瑾姮佯装无奈道:“若现在坐在你面前的是皇后,你还敢说么?不过是看着我好欺负,什么都敢想了。不过看在你那年主动给我留冰的份上,还你个人情,”她扬起脸,有点小得意:“本宫应允了。”
胤禛喜道:“我家姮儿真是这宫里最秉公执法之人了。”
瑾姮召集众人说起此事,定不能说的这么直白,于是披上了“为皇后娘娘将养身体”和“大封后宫之喜”这两件外衣,便显得顺理成章多了。众人听有新的地方消遣,也都有些欢喜。
散了之后裕嫔留下来与瑾姮说道:“祈言瞧着懋嫔的身子怕是……想要进宫来先陪着,正巧要去避暑山庄了,你留个口信下来允她个方便。”
瑾姮道:“这倒好说。”
裕嫔接着道:“这次我也想留下来,你说万一……总不让只留祈言一个人在这儿。”
瑾姮紧张道:“要做这样的准备了么?宋姐姐还不到……”
裕嫔摆摆手,“早晚的,早做准备罢了。”
瑾姮拉过裕嫔的手,“可这次的册封大典皇上说了要在离宫举行,姐姐不去岂不是……”
“典礼有什么要紧的,我去不去都一样。但现在皇后娘娘身体不适,大小事务都要你代劳,懋嫔和宫里这边就交给我吧,也算是为你分担了。”
“瑾姮先谢过姐姐了。”
六月初,帝后及众妃嫔便已到了承德离宫。离宫沿着山峦和湖泊分布的错落有致,建筑也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原色,古朴淡雅中不失庄重,与青山白水遥相呼应,倒是让看惯了红砖绿瓦,金碧辉煌的瑾姮心情不由得舒畅开来。
帝后自是在主殿中安顿,瑾姮便选了延薰山馆来住,弘历夫妇住在了万壑松风,其余的瑾姮也懒自分配,随众人自己挑着喜欢的住。
此次选秀胤禛同样是挑了四位汉军旗的秀女,而也给弘历赐了布政使高斌之女高静翾为格格,给弘昼赐了护军参领雄保之女章氏为格格,其余的多也赐给了皇室王公。
来到离宫的第一庄事便迎两位阿哥的格格过门,因位分不重,亦不需要多少礼节,只当是给离宫添添喜气。这庄喜气刚过,六月二十六日,忆央也顺利产下一子,胤禛自是爱不释手,亲自为其取名“永琏”,暗含着顺承皇位之意。
瑾姮自来便没有休息过,本就是第一次来需要添置的东西不少,再来就是册封大典的一应俱细皆不能假于人手,凡事都须自己亲自问过方才心安。好在大典在即,许多东西来之前就已备的齐全,倒是没有那么劳心劳力。恪宜的身子虽不见明显的好转,但见了这湖光山色便也愿意出来走动走动。武贵人还是依旧日日都陪在胤禛身边,她那些个炼丹的用具也一应搬了来,实在有个大丹炉不方便装运,胤禛便命人重新打造了一口更大的放在东宫的福寿阁里,特为武贵人炼丹时使用。
这一日晚间,瑾姮才将新秀女的居所分配妥当,离了案桌来到里间,推开门却见胤禛倒在她的床榻之上。听见声音,便坐起身子冲她招了招手。
瑾姮走了过去,胤禛道:“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什么?”瑾姮左右看了一圈,案桌上,卧榻上都没有什么特别之物。
突然间,墙角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正闪到瑾姮的眼睛上。
她微眯起眼朝墙角看去,只见衣撑上正端正地悬挂着一件大红色绣服。
“这是……”瑾姮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胤禛起身,拥住她来到绣服前。她这才细看了,是很精致有十分规矩的款式,样式极简,只有从胸口至肩处用金线暗绣了两只对称的鸳鸯,眼睛处用两颗珍珠做饰,是得有极好的绣工才能将其绣的这样入神。袖口和褶裙便依照起伏用银线绣了朵朵祥云,瑾姮轻拉衣袖,那祥云文案便在灯光摇拽下暗暗浮动,好似云雾漫卷。
胤禛将头倚在瑾姮见上,在她耳畔轻轻道:“宫里贵妃的朝服都是按着规制来的,而这件是我送给你的。”
瑾姮被呵的有些痒,想回过头去,身后的人却将她牢牢固定在怀里,“册封典礼上你我共执手,比肩立,你是朕的贵妃;晚上,你再做一回新娘,做我的妻可好?”
瑾姮看着那绣服,张了嘴却也无法言语了。
册封礼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的第二日。而今年的中秋节摆的格外大,其因是个双喜临门的好事——永琏满月,静娆有孕。
瑾姮因着上次静娆小产过,加之裕嫔又不在,对静娆两个月的身子关注非常,切不让其出了什么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