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纪事+番外(255)

作者:绿梅枇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嘴不够巧,心思转得也慢,好处也就是温顺,八娘这样,九娘也这样,倒是十五、十六娘活络讨她欢心,特别八娘过后,九娘还没怎么着,十五娘、十六娘很抄了几本血经,又膝下承欢,彩衣娱亲,方才冲淡了她的丧女之痛。

九娘还不如这两个妹妹,就知道自己躲起来哭。得亏她,也就是自己的女儿了,给她争来了崔家的亲事。眼看就要出门,嫁出去了,要一心一意帮衬她兄弟也就罢了,总归不必她再来操心。

可是十二郎这门婚事,九夫人看着镜子中仍然丰腴美艳的妇人,皱了皱眉,她是不想应的,只是儿子看中了,夫君又说可,上头老头老太太也点了头,就没多少她说话的余地了。

这两日妯娌小姑都来贺她,说的自然都是好话,但是她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劲。

论理,娶个公主当然是好事,何况始平王如今势头看好,特别始平王妃……这要是六娘子就好了,公主不公主的,三娘子都封了公主,总不成六娘子还能不封?就是年岁差了点,等两年也是可以的。

这个话她不敢和老祖宗说,连夫君也不敢透口风,怕他又露出那种“你怎么这么蠢”的表情来。妯娌就更加了——十二郎这样争气,她这做娘的自然是为他高兴,但是边上这些亲戚,可就未必了。

只隐隐和十二郎透过一二,十二郎当时苦笑道:“阿娘觉得,这城里打六娘子主意的人多,还是打华阳主意的人多?”

“那自然是六娘子。”华阳哪里能和六娘子比。

“这就是了,阿娘你看好的,人家也看好。阿娘看我自然是千好万好,可是阿娘扪心自问,这京中儿郎,就没个比你儿子强的?”李十二郎掰着指头数给母亲听,“要论人才,宋王难道不比儿子强;要说家世,崔、卢、郑都排得上,谢家虽然根基在南边,也不是没有人,稍差一等的柳家、裴家、杨家难道就没有好儿郎?就不说穆家这等累世与皇家通婚的了。这还只是京中,前日儿子见了信都来的周家两个郎君,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天下之大,阿娘莫要以为无人。”

“话是这么说,可是……”九夫人想一想,说道,“人家也未必都盯着六娘子啊,这京中好郎君不少,好娘子也不少啊,谢家五娘子虽然已经订了,下头还有呢,就不说崔、卢、郑、穆、陆,就咱们家……”

见儿子一意的摇头,九夫人就更愁了:“阿娘倒不是嫌弃她出身,再怎么着也是姓元,阿娘就担心、就担心——我儿刚才也数到宋王了,宋王身上,可颇有几件传闻,谁知道是真是假。”

十二郎是早料到有这个话,所以回答倒也不慌不忙:“阿娘又忘了,彭城长公主是宋王嫡母,要论起来,他们还是表兄妹,亲戚间哪里能不碰个头、见个面的。”

“那也不能——”

“阿娘就说吧,要卢表妹遭人劫持了,我刚刚好在场,阿娘说,我是救呢,还是不救?”

“那怎么一样!”九夫人立刻叫起来,“那可是你嫡嫡亲的表妹,你要敢不救,你舅舅打折你的腿!你们是打小认识,一块儿长大的,这情分……和他们这一表三千里的哪里能一样——就算是这样,真要碰上这档子事,我也能让你娶了安玉。”

这话又说到表妹身上去了,李十二郎一摊手:“这不就结了,彭城长公主想要为宋王谋娶华阳公主,可不是一天两天,都求到太后跟前去了,要不是被你儿子我截了胡,指不定就成了……”

这话九夫人爱听。彭城长公主什么人,从前先帝在的时候,洛阳城里可没有谁能盖过她的风头,就是如今姚太后当家了,对这个小姑子也是一昧的纵容,年年封赏,都是宗室里头一份。

她能从彭城长公主眼皮子底下抢了人,无异于虎口夺食——一瞬间九夫人觉得自个儿形象都高大了。

但是如今想来,又觉得是儿子讨她欢心,这个华阳公主,她儿子最多不过是远远看过一眼,还隔着帷纱,她却是见过的,要说容色,却是不如六娘子。当然娶妻娶贤,容色倒也不很要紧。

要紧的是……从传闻中听来,这个华阳公主,无论如何都不像是个听话的。

这好不容易媳妇熬到婆,要一点婆婆的威风都没机会摆,这日子未免也太惨了点。九夫人也是大家出身,倒不是不知道公主面前,原本就没多少威风可摆,但是一向以来,面上的尊重还是有的。

这要是当面顶起嘴来,她这笨嘴笨舌的,可如何是好。

她也就罢了,她儿子……她儿子这么出色,总不能在媳妇面前受委屈吧。

就算是十二郎能降服她,宋王这一桩,总还是、总还是……就好比前儿吧,她去老祖宗那里问安,远远地看见妯娌绕着老祖宗在那里说笑,问了左右,说是来了个女先儿,说得一嘴子好戏文。

她素来是爱热闹的,赶忙上前去,说的是英雄救美的回目,扯到什么苏娘子千里救夫,她当时听得津津有味,被蕙儿扯了好几次袖子,回了屋才醒过神来,一拍大腿:那不说的是前年华阳公主被劫么。

怪不得边上妯娌小姑看她的眼神怪怪的,笑得也怪怪的。

之前还胡扯说是贺兰氏,到去年贺兰氏被逼得殉葬了才抖落出来,根本与她没有什么干系,从头至尾都是华阳。要别人替她瞒着也就罢了,当初她的八娘、九娘都在宫里,竟也瞒得家里铁桶一般!

想到殉葬,九夫人又叹了口气:听听!天底下哪里有这么泼的小娘子,这还没出阁,要出阁了还了得!贺兰氏她也见过的,小门小户的可怜,仪态却是好的,要说起,像是比华阳更知礼一些。

倒委屈了那孩子,要不是有咸阳王,到头来宋王没死,她倒死了。便如此,也是拆了人家的好姻缘。彭城长公主和宋王倒没找她算账,莫非真像十二郎说的,彭城长公主对她颇为中意?

她是想不明白,她成天愁着怕娶回来个不服管的媳妇委屈了儿子,彭城长公主难道就不怕?不过也难说,这到底不是亲生的,隔着肚皮呢。再说了,以华阳的身份,在她面前还能摆摆公主的谱,到彭城长公主跟前,怕是大气都不敢出吧。

想到这里,悚然一惊——是了,彭城长公主是不怕她,宋王自然也不必怕,可是她的十二郎可就……九夫人攥紧了帕子,也是她当初糊了心没想明白,如今寻思起,还是须得和十二郎好好说道说道。

如今才换了庚贴,万事还早。

“蕙儿,”九夫人吩咐道,“去外宅问问,十二郎回来了没有。”

李十二郎对于母亲相召丝毫都不意外。从来妇人被拘于后宅之中,日思夜想,不过眼前方寸,目光短浅在情理之中。虽是他的母亲,论理该为尊者讳,然而他心里也不是没有腹诽过。

高门世族的女孩子不比贫民小户,虽不需进学,也让读书识字,明理人情世故,但是个人资质不同,成就不同。他母亲原是卢家幼女,着实娇纵了些,卢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想着他父亲行九,上头有的是兄长,不必自立门户,自然也不必母亲多么精明强干。娇纵些想是无妨。

却不料三伯父、四伯父接连早逝,五伯父被贬出京,父亲少时虽然浪荡,也不得不出来顶立门户,还算讨圣人欢心,一路仕途平稳。母亲的地位水涨船高,威势却立不起来,如今家里还是三伯母当家——上头还镇着祖母。

李十二郎这样想着,人已经快步进了母亲的院子。就瞧见母亲一脸愁眉,开口便道:“我的儿,这可如何是好——”

李十二郎耐心听了,母亲所忧,无非华阳跋扈,给他气受,又怕她与宋王藕断丝连,委屈了他,毕竟宋王那个才貌,是人人都忌惮。

对付母亲,李十二郎有的是法子,一时只“伤心”道:“原来母亲眼里,儿子竟不如宋王?”

九夫人:……

九夫人心里想的是“这不是前日你自个儿说的么”,然而到嘴边,还是成了安慰:“你是我的儿子,我如何会这样想,就怕——”

“阿娘还是怕我在华阳公主眼中,竟不如宋王?”李十二郎想了片刻,说道,“始平王疼爱华阳公主,母亲难道没有耳闻么,彭城长公主为宋王求娶,是华阳公主不应,如今我求娶,公主却应了——阿娘仍觉得在公主眼中,我不如宋王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