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机遇
周末是短暂的。张婷不得不飞回粤中继续她的项目。但她的赌注显然奏了效。在陪床无聊之极又压力山大的状态下,钰东开始频繁的给张婷发消息。问她在干什么,汇报自己在干什么,吃了什么,准备吃什么……总之特别无聊。张婷在接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就会心情大好。虽然她不爱查岗,事实上,发消息是她最不爱的一种恋爱道具,交流不充分,又浪费时间,可是她还是耐着性子有问必答。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人生的机遇有时候就是这样,往往你在感情上顺风顺水、正要沉湎于温柔乡、不介意事业上碰点壁的时候,改变你一生职业发展的机遇,它就来了。
周四下午,老穆叫张婷一起参加了一个新项目打单的电话会议。客户是总部在粤中的一个民营集团公司——大唐国际。现在的企业,动不动就说自己是投资集团,以彰显自己有多么高端。这个大唐,原先就是卖凉茶的,做大了以后广泛的涉足饮料食品,资金多了,便拿出来投投房地产,现在管的有点乱,两方面的业务都遇到点困难,老头儿又在朋友那儿见识了咨询这些新鲜玩意儿,就想全套的做做。
粤中分公司的销售估算下来,这应该是个四五百万的大项目。既然是卖凉茶的,打单小组的领头人就找了快消那边的合伙人朱总,地产这边老穆正好在粤中,就分给老穆负责。张婷被拉进来,主要是因为也在粤中,跑腿方便,而且张婷一向有“建议书写手”的盛名。
电话会议上确定了周末去拜访客户的人选:朱总、老穆和张婷。张婷不由得在心里暗骂,这些吸人血的资本家啊,自己周末不休息,还让别人也跟着不能休息,只得改签了周末回亭湖的机票,老老实实的待在粤中。
其实张婷的flight back也只能两个礼拜一次,这个周末她的机票是自费,不管是不是拿积分换的,总之花的是自己的钱,或者自己的积分。钰东并没有因为张婷不来而不高兴,反而以“浪费钱不道德”之名安慰了她,还列举了目前他爸看病用钱、请假不挣钱等等情况,让她节省钞票、节省精力。俨然一副张婷的钱也是他的钱的姿态。
粤建地产项目已经接近尾声,正是最忙的时候。每一个相关部门都磨磨唧唧要改这要改那,张婷便带着马哲一一照顾。最让他们哭笑不得的是,经过这么一番修修补补,最后成型的文件,越来越像他们最开始提出的那个版本了。
其实,这在咨询项目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只是粤建表现的太典型。因为任何一项变革,人们想要接受他,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客户会本能的捍卫自己原先的模式,谁愿意承认自己一直是错的呢?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直到他们开始用新思路思考问题,才能想明白你一开始的良苦用心。粤建地产在开始时没少给张婷他们气受,可最终他们屈服了。钰东在开始时也没少让张婷难过,可最终也会屈服吧?至少到目前为止,张婷还充满信心。
大唐国际的办公地点在粤中新开发的CBD区域,也是刚刚才搬到中心城区,如果早几个月,恐怕咨询公司便要到郊区的饮料厂区去服务。
朱总下了飞机直接坐了的士过来,老穆和张婷则是由分公司负责专盯大唐的销售开车接来,随行的还有分公司的销售总监。两方面的人十分寒碜的在CBD的街心花园里开了碰头会,都舍不得去个咖啡店……
“现在都有哪些咨询公司介入了?”朱总开门建山。
“现在就只有我们和ABG,不过客户说可能要招标,会再邀请几家公司。”销售总监答道。
ABG也参加了?张婷心里很是诧异,因为誉辉主打的客户通常ABG都看不上,或者说,誉辉根本很少有机会能和ABG站在同样的层面去竞争项目。
“ABG拜访过了吗?提项目建议书了没有?”朱总问。
“ABG是老板的一个朋友介绍的,现在在给那个朋友的公司做项目,所以谈过,项目建议书还没提。”销售总监说。
“哦?那么需求是他们引导出来的?别是他们已经谈好了,让我们来陪标的吧?”朱总敏感道。
老穆表示赞同,在一边抱起了手。
“没有没有。ABG据说报价很高,老板也是个挺谨慎的人,就说要多看几家。”
“我们的关系铁吗?”朱总的眼神示意,是那种关系铁吗?
“铁,非常铁。”小销售抢着回答。
朱总看了一眼小销售,“恩,今天除了唐总,还有什么别的人参加吗?”
“还有企管部主任。”销售总监含糊道,“朱总,那个,他们就两个人,而且听说ABG来的时候就来了一个人,所以我估计我们都过去人就有点多了……”
朱总想了一下,“没事儿的,人多显得我们重视。”
“不是,那个唐总,好像不太喜欢人海战术,不喜欢人家摆谱……”
“那我和老穆还有张婷去,你俩别去了。”朱总说。
这显然并不是销售总监的目的,他哽了一下,没有说什么话。虽然他很害怕自己不在场,顾问团队的人玩出什么猫腻来,但是不懂具体业务的他,去了也确实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您和穆总去就行了吧。”最后他说。他不想让张婷去,因为他知道,朱总和老穆这种专家忙得很,待不了两天。可是如果他们带了个跑腿的去认识了客户,以后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这往近了说有分赃比例的问题,往远了说有客户维护权的问题,总要提前布局。
朱总白了他一眼,“你不叫张婷去,难道要我自己写项目建议书么?还是你会写?”
张婷跟在后面没有说话。这些关系她暂时还理不太清,不过销售总监没有坚持。他们等在客户对接人的办公室,只顾问团队的三个人进了会议室。
唐总进来之后,压根儿就没太拿正眼瞧他们,只是寒暄客套了两句。
“我们这个行业,你们都做过哪些案例啊?”唐总懒洋洋的说。
拼案例?不好,唐总一定是被ABG带沟里去了。朱总和老穆对视了一眼,心知肚明一定是ABG狂讲案例闹得。顺着他的思路就死定了。如果照实回答,誉辉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客户压根儿就没有能和大唐国际比肩的,说出来就是自己把自己给弱死了。看来要直接针对ABG的弱点做做文章了。
先带个高帽再说,朱总呵呵一笑,“唐总啊,这个问题您还真是难倒我了。现在国内比大唐国际还牛的食品饮料公司,做过咨询的没几个啊!就那么几个做过的,虽说面上宣传的都是大获成功,其实效果也不怎么好。”这最后一句,是打击ABG的。
“总要给我个理由,让我先相信你们吧。”唐总倒是一点儿也不绕弯子。
“唐总,我想先问问您想让咨询公司帮您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再根据您的问题告诉您我们有什么。如果上来就介绍我们做过什么,那主体是我们;但我觉得任何一次合作,主体都应该是您。”
唐总晃神儿了一下,不过到底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誉辉和ABG走差异化的精髓所在。
朱总接着说:“我不知道您对顾问的定位是怎么样的。我熟悉的一些公司,”朱总露出狡黠的笑,大家都知道他指的是ABG,“肯定是说顾问是大夫,会给您看病、开方子、抓药,要不就是老师,教您怎么管理、怎么打开市场。唐总,您不觉得大夫、老师都是居高临下的么?我们的定位就不是这样,我们希望是伙伴,帮您出谋划策,但最终决定权一*定*在您。”朱总的话讲的抑扬顿挫,让唐总的“做主”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知道我们的同行肯定说自己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每个企业遇到的问题都不同,所以解决方案肯定也是不同的。虽然说他们也会讲为您定制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但是他们更强势一些,恐怕您就范的机会会比较大。”
“他们的确是会强势一些,但是也确实是有一些已经经过实践验证过的经验。”唐总说。
“其实所谓成熟的模式,每个咨询公司拿出来的都差不多。”朱总假装很蔑视那些成熟经验,好像ABG能的那一套他全懂,“但是不是有一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吗?经过实践验证的可能是对的,那您的大唐也发展这么大了,难道就不是对的了吗?任何模式都有可能对。我相信大唐的模式肯定问题不大,但是原理对也不一定都能推的下去。其实不是模式的错,是执行的错。要是咨询公司来说‘你们给我照着已有的经验改’,就一定能好吗?不一定,大动干戈不说,也还是不一定能执行的下去。所以我觉得您应该选择一个能够理解您的模式的,来修修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