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哼一声不理她:“这叫艺术!再说赵昀才没有你那么浅薄呢!”
过两天赵昀来看小满,一眼就瞅见了那个外观华丽鎏金异彩的杯子,他皱了皱眉头:“小满,你若是缺杯子上竹林那里去拿,万万不要再用这么打眼的。”
栀娘哈哈大笑,乐得差点一头从凳子上掉下来:“哈哈哈!没那么浅薄吗哈哈哈!”
小满悻悻的摸了摸鼻子:这个
然而小满还是坚定的不打算换杯子,曜变天目茶碗!现代拍卖会上轻易上千万的古董!你们懂什么!
宋朝被元朝铁骑碾碎时,这种制瓷工艺便成绝响,世间在无人知道如何制造出来这种茶盏,唯有邻国日本一些工艺爱好者仿制一些,但也照猫画虎不成气候,小满暗暗下定决心:等局势平定,我要去福建吉水窑守护这种工艺!发扬光大,定不能让它失传。
今日里小满要做一道黏糜子。
这是小满跟村民学的北疆美食,她时常热心教导村民如何种植土豆,自己的店又敞开来收购农民种出来的玉米,加上她抚养军队里的军眷遗孤,每到一地,跟当地的民众都关系极好,目前暂住院落的房东大婶热心教会她做这道菜。
这道饭食的主材料是糜子,也就是蜀黍米,现代的时候大米和白面已经是主要主食,因而小满在现代的时候只是笼统将这些统称为五谷杂粮,等如今随着部队行进,露营打仗,她也渐渐知道在大宋朝这些前世的“杂粮”都是主食,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作物。
糜子的种植历史就更久了。小满在学校里读诗经,就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诗句。在她慷慨大方给村中玩耍的孩童一大把自己做的糖葫芦、芝麻球等零食后,房东大婶就给她端了一盘子黏糜子。
小满觉得好吃,房东大婶又送了小满一碗糜子面,还教会她怎么做。
那送来的蜀黍米已经磨成面粉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下开水锅烫熟,慢慢搅拌成糊状物,再取出将另一半面粉揉入。
一直揉成团状物,再上蒸锅蒸熟。
出笼以后搓成圆柱状,一刀刀切下来,切成圆形薄片。栀娘指着笑:“这不就是圆坨坨?”她长相美艳,又活泼亲人,早就跟着当地人学了不少方言,这就立马活学活用上了,逗得小满直笑。
将那薄片在油锅烫烙后,颜色已经是焦黄,再撒上房东送的紫荆花蜂蜜再次上锅蒸熟。
她盛了一盘给赵昀端过去,栀娘在后面大喊:“见色忘义。”小满头也不回:“你自己盛啊。”
赵昀尝一口,金黄的糜子吃上去黏糊糯软,配上紫荆花蜜淡淡清甜,不由得赞叹:“世人都道西北苦寒,没想到当地还有这等风味,一点都不输于江南糕点。”
小满在心里默默补充:糜子还富含b族元素,避免了精米深加工带来的营养损耗,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哦。没办法,作为行政总厨,她习惯了给客人介绍各种食物的优点和营养价值,真是信手拈来。
赵昀吃着黏糜子想起了别的事情:“对了小满,火器营的工匠们造出了突火枪,火箭,火炮,那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我已经命令军队都配置上了。”
小满也跟着高兴,如今战事胶着,不少人都在观望,也不排除有地方大员等着浑水摸鱼自立为王,更何况北地契丹还在虎视眈眈,若能想到办法速战速决,这是最不劳民伤财的做法。她叹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赵昀仔细品嚼这几句话,点头称是。
第130章 牡丹花溜鱼片
战事推进,祁家两位将军在屡战屡胜,不断扩张着赵昀的地盘。加上诏书在手,一路望风而降的州府不在少数,没过多久,赵昀就收复了洛阳。
军中一片欢欣鼓舞,小满和栀娘也跟着放松,好容易可以歇口气了,她们虽然未跟着一路行军,但慈幼局的各种琐事都需要她们俩解决,更不用提还要帮南宫牧照看护理学校。
南宫牧除了护理学校,还招了不少大夫,不得不佩服古代大夫们的医心医德,有的大夫即使年纪都比南宫大,但是看到南宫的外科手术之后心服口服,拜而不去,恳求南宫牧收他为徒,索性南宫就也招起了大夫,反正军中需要,赵昀也乐见其成。
于是南宫还得分配大夫,祁非云在西北,祁非池在东北,俱是极为缺少大夫,南宫的护理学校里第一批毕业的学生们由学成的大夫带领着分散去了各部。
洛阳在大宋作为陪都宫殿修建的极为宏伟,赵昀进驻洛阳后,虽然官员和民众呼声极高请求他入驻行宫,但他仍旧住在洛阳一处民宅里。如今已经是谷雨时节,自打唐朝之后,洛阳城中遍植牡丹,谷雨前后牡丹盛开,正好洛阳的民俗谷雨这天出嫁的媳妇子都要走村串亲,民间有“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的俗语,于是谷雨这天小满就给自己和栀娘放了个假,约了赵昀和南宫牧一起也去看牡丹去。
走在大宋四月的春风里,风中还夹杂着一阵一阵的牡丹花香,四个人多日里紧绷的神经也逐渐放松下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盛开在洛阳城里,或是民宅后院,或是街渠巷道,一个个盛装打扮的小娘子嬉笑着结伴而过,或是去亲戚家游玩,或是结伴到野外闲逛,追逐着俗世里平凡可见的愉悦。
赵昀看着那些百姓,眉目微动:“民众所期,无外乎安宁幸福,我们定要给他们,方能不负所托。”
南宫牧看着他挑了挑眉头:“唉吆,不错哦。”
栀娘做了个鬼脸不以为然,她直截了当问:“听说西京的官员们上书求你登基立后?”
赵昀点了点头,当他入驻洛阳城后,城中的官员和士绅们就纷纷上书,请求赵昀登基,拿着先帝的诏书自立为王,更要立后,拉拢自己的势力。他都按而不表:“要说我不想作为,那是假的,可我总想着,大哥才是最合适的。”
到了谷雨的晚上,洛阳城里还要悬灯夜宴笑语盈盈。竹林从行宫里采摘了一篮子牡丹花送了过来,还振振有词:“行宫宫苑里遍植牡丹,反正也没人观赏,不若摘了下来供陈娘子赏玩。”
这么多牡丹,栀娘仔细修剪,插入一个月白色官窑瓜棱直口瓶,瓶子造型古朴素雅,配上鲜艳明媚的大朵牡丹,看着就赏心悦目,插瓶之后还剩下好多,小满准备在家做一道牡丹鱼片。
青鱼洗净后切成片,用紫苏水慢慢浸泡,以去除青鱼的土味。趁着这个功夫,小满将牡丹花取出几朵来用盐水细细冲洗,在放入盘中沥干。然后开始切蒜、剥葱。切些冬笋片子备用。
这时候鱼肉也泡得差不多了,小满捞出鱼肉,放在盆里,倒入糖、盐、姜末、料酒、鸡蛋清和淀粉,抓匀上浆。
猪油下锅,趁着高温热油,将鱼片拿筷子夹起来,一片片滑入锅中,看着七成熟了,捞出沥油。
鱼片一点点沥油很是繁复,小满喊栀娘过来帮忙,栀娘忙着玩花不来,小满气得跳脚:“这丫头,待会做成了不给你吃!”,栀娘不理,笑嘻嘻将一朵牡丹花采下来,别在小满鬓间,赵昀看两人嬉笑打闹,小满发髻间一朵玫红牡丹花,她一笑花瓣便颤巍巍随着抖动,真真儿衬得她人比花娇。赵昀眼珠子都不错的盯着小满,嘴角浮现出一丝连他自己未觉察的微笑。
小满在锅中倒入鸡油,每日里处理肥鸡时,小满都会小心攒下黄澄澄的鸡肥油,然后攒一堆炼油,炼成的鸡油放在密封坛子里,做菜的时候拿出来放一点充当调味,先放葱、姜、蒜爆炒出香味,然后下入冬笋片,煸炒片刻倒入鸡汤、胡椒粉、料酒和水淀粉调成糊状物。
煮熟后倒入鱼片和牡丹花瓣,翻炒几下即要迅速离火,倒入两滴芝麻香油调味,真的是两滴,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盖上锅盖,让锅内的余温最后焖一下,然后揭开锅盖装盘上菜。
南宫牧吃一口,牡丹花瓣清爽鲜美,青鱼鱼片则是细嫩爽滑,仔细品一品还带着牡丹的清香,十分风雅。
栀娘乐着说:“若不是小满将鹿鸣苑卖了,我们还能在鹿鸣苑加这个菜。”
“卖了?!”赵昀扬了扬眉毛,十分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