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厨娘(穿越)(136)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们连包袱都没收拾就走了,跑到临潼才知道朱丽月再张榜寻我,我故意扮得相貌平平,跟南宫扮演一对秀才夫妻,总算跑到了赵昀的地盘。”

说话间小满已经收拾齐整,她跟栀娘出门见了南宫。许久未见,自然激动,这大半年他们纷纷经历了太多。

还未等小满开口询问他们逃脱经历,南宫牧已经先开口了:“小满,你是想好了?”

多年兄妹,小满知道南宫牧想问什么,点头说道:“嗯。”

南宫哑口无言,只叹了一口气:“行吧,若是失败我和栀娘便带你走就是了。”

他俩个打哑谜一般,栀娘不感兴趣,忙着问小满别的事情:“小满,我来的路上听兵士们都极其敬重你,说你种下了一种新作物,能做军粮?”

提起这个,小满想起了什么:“你们先去安置一下,我去厨间给你们做一道土豆大餐。”

土豆洗净切块,泡去淀粉。

放入热油,将鸡大腿肉切成小块后放入锅中小火慢煎,这样能最大程度的熬出鸡油,鸡油是这道菜能提鲜的秘诀,黄澄澄的鸡油在锅中噼里啪啦作响,顿时有一种人间烟火气扑鼻而来。

捞出炸好的鸡块,这时候鸡块也已经变得焦黄饱满,再将土豆块倒入炸过鸡块的油锅中慢炸,小心搅动,直到土豆的表面都有了一层酥酥脆脆的表皮。

再另起一锅,以鸡油做底,下入葱、姜、蒜和花椒、辣椒,炝炒出香味后倒入鸡块和土豆块一起翻炒,直到熟透。

起锅后扔几片绿油油脆生生的香芹叶子,撒一把白芝麻,便可以盛入盘子中了。

栀娘吃得欢天喜地:“小满,这土豆原来这般好吃,若是在城中开店,不知道我们又能赚取多少呢。”

南宫却对着土豆翻白眼,只拿筷子在里面挑拣着鸡块吃,小满知道南宫挑食不爱吃土豆,善意提醒:“今日里因着你们远道而来是客人,所以才有调料肉类吃,明日里便要跟着我们吃盐水煮土豆了。”

南宫:!!!

吃完饭小满看着被一扫而空的盘子颇为满意:嗯,世间的挑食,都是欠的。

饭后南宫掏出厚厚一叠银票:“你在信上嘱咐我卖掉那些个铺子,将银两送来,我便都卖了,只留下了两家火锅店。收购你店铺的老板倒愿意活计都留着,只是有些不愿意留下,你那些个慈幼局里的年轻媳妇子还有阿婆,有出去自己谋生的,有留在平生居种地的,还有去火锅店的,都是白露协调处理,我仓皇之间并未妥善安置,也不知道她们有无问题。”

小满叹息,如今乱世,人命如草芥,只盼望着他们能平平顺顺,她给阿姐也去了一封信,让她帮忙,还好阿姐在汴京,帮衬一二,相信她们总能度过这难关。她已经教授她们谋生之技,还有两个火锅店的盈利尚可维持生计,再加上自己干活,也算能支撑到她重返汴京。

南宫牧和栀娘去跟赵昀打了个招呼,赵昀见着他们疲惫的脸上绽放出一丝笑意:“来了,可就不能走了。”

南宫看他满脸胡子拉碴,看着半点也无在京中时的风流模样,知道他如今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哪还能走啊,还有那么多伤员等着呢。”

赵昀正色:“须得赶紧建立一所汴京那样的医术学塾。”

南宫点了点头:“所以我把那些医女和大夫都带过来了。”

赵昀锤了他一拳:“好兄弟!”

第129章 紫荆花蜜黏糜子

小满怀揣着银票,悄悄去找了竹林,竹林如今管着军中的账目,小满将银票递给竹林:“给你。”

竹林惊讶不已,他问:“陈娘子,这是”

小满说:“这是我京中的几个铺子卖掉的钱财,如今我吃住和大家一起,不如给军中,也省得你为这些鸡毛蒜皮天天揪着头皮发愁,连我做的芝麻糊啊都拯救不了。”

她说得俏皮,逗得竹林乐了,之前他在王爷身边管着账目,即使王爷背地里产业再多,那也比不上如今大军的账目往来复杂,往西域去的商队、下南洋的大船、封地的金矿、大宋几家赚钱的商号,这些财物足够一个王爷甚至一个家族繁衍生息,面对千军万马却是捉襟见肘。

还好王爷处心积虑藏兵秣马好多年,积攒下来不少招兵买马的财力,后来又接下了圣人娘娘和太子的产业,再有祁家的鼎力相助,才有如今的场面。可是竹林仍旧每日里为着即将要打的那场账东奔西走积攒银两。

此时看见小满拿出来的财物,他怎么能不动心,迟疑半天,竹林还是将银票推了回去:“我不能收。”

小满笑着又推回去:“如今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这钱财也是为着我自己,你就收下吧,我有的是法子再赚钱。”

竹林想了又想,便收下了,只不过仍旧好奇小满用什么办法赚钱。

还能有什么办法?开店呗。小满在如今他们控制区域内开起了一家家开封菜,生意自然是火爆,原料是如今田地里大量种植的土豆,成本可以控制得很低。栀娘不满:“如今小满可是外向的很。”,原来这本金全部是小满跟南宫牧借的,等到半年后回了本才将本金还给南宫。

小满厚着脸皮嘻嘻笑:“加几成利息。”

如今军中的孤儿遗孀渐渐增多,小满就负责这些人的安置,她重新开起了慈幼局,捎信将那些自己店中的丫鬟们都叫到这边来,让那些丫鬟们培训、教授一个个伤心迷茫的遗孤,等她们有了工作能力,便送他们去一家家开封菜做店员。

推广土豆的种植以及抚育孤儿寡母,让小满在兵士和民众间拥有了极高的声望。赵昀也极为忙碌,有时候两人忙起来好几天都见不得一面,可是不知道为何,却总是觉得默契满满。

小满在暂居的院子里架了竹脚架,种了丝瓜和葡萄,让植物的藤蔓牵引而上,没办法,如今日子穷了,自然不能闲情雅趣种蔷薇和牡丹,只好种些果腹的食物。

赵昀从外面回来,有时会给那些个丝瓜浇水。

有时候赵昀一个人想事情,小满在院外端一碟子还沾着露水的葡萄进来放在桌子上,又蹑手蹑脚走出去,赵昀从沉思中脱离抬起头来,看见那碟子葡萄,笑了起来。

现今这些日子小满在认真考虑火枪,但跟赵昀沟通后被否,赵昀说:“火枪、将铁造船,神宗尝叹息曰,非我一人之力可及。”

既然以神宗一国之君的能力尚且不能达到,那小满也不敢奢求自己能有本事造出火枪。

但是火炮却是可以造的,早在朱丽月还在贵妃时,祁家和赵昇就开始在火药局御营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在小满的启发下,赵昀悄悄将那些人连同家眷请到西北大营,专造大小火炮。

随着赵昀的战事推进,祁家人也被朱丽月下令押解回汴京,没想到在中途便都逃脱了,朱丽月气得跳脚,在慈宁宫摔碎了好几个茶杯。祁家大儿子和三儿子都回到了赵昀身边,有了祁家的公开支持,赵昀的势力越发的扩大。

只是小满没有再见到祁非池,只见过几次上官九歌,她如今追随祁非云常居庆阳府,有次上官九歌托了往来的兵士送小满一个曜变天目茶碗,他们在潮州时遇到货郎叫卖,听说是福建那边一个民窑产出的,她想着小满喜欢,就买了下来,赠送给她。

这种茶碗在盛行斗茶的大宋不算什么稀罕物件,甚至这个茶碗在当下的崇尚素洁、清雅、淡然的审美习惯看来显得花里胡哨,难等大雅之堂,也就是那种小门小户的人才买来喝茶。小满却如获至宝。

又一件宝物!

“曜变”是黑釉建盏,后世人研究发现这是南宋时期福建建安水吉窑所烧制,大致原理就是在黑瓷的瓷器上烧制一层生铁结晶膜,这样烧制出窑以后将器物放在太阳之下,便可以见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彩光,如同天际彩虹五彩缤纷,可以想见这种方式成功率极低,那层生铁结晶膜很难附着在器物上,再加上大宋臣民不爱这种“闪瞎你双眼”的样式,所以渐渐也没啥市场了,水吉窑不再烧制,留存下来的又少,最后存世的极为稀少。

小满拿这茶盏来喝水,被栀娘看见,一脸嫌弃:“怎么用这么花里胡哨的杯子?”

小满耐心解释:“曜变瓷的工艺难度极高,又是远路从福建运来巴拉巴拉。”,栀娘听了半天,还是纠结:“你若是看见赵昀可得藏起来,时下流行素雅大方的,他若见你这般招摇肯定不再喜欢你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