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强盗,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和他们讲道理没有用,匈奴人只会屈服于比自己的强的武力之下。
匈奴人已经边境的北地地区,成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说,几乎是遭到了众人的嫌弃。
可偏偏,这样的过街老鼠却有着强大的武力。
百姓反抗不成功,通常情况下,一旦被匈奴人顶上,那么粮食被抢了还是小事,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匈奴人不仅抢粮食还抢人。
村里部落之中的女人也是他们狩猎的对象,他们抢粮之后,常常伴随着的是屠村的灭门惨剧。
男的杀了,小孩子没用的也杀了,至于女人就带回去供他们玩弄。
匈奴人的名声一臭再臭,也是有这样的存在,所以他们的名声在晋国之中非常恶劣。
北境与匈奴的摩擦一直持续不断,武都这样距离边境最近的大城之中,算是对于匈奴人接受度最高的一座城市。
也是因为这个世上不仅仅是非黑即白,不可能一棍子打死一群人。
匈奴人之中也有好人,就像汉人之中也有坏人。
穆凯要严格来算,身上也有一半匈奴人的血统,但是他现在作为武都城的城主,那也是受万民敬仰的好城主。
武都城之所以对匈奴人接受度那么高,一来是因为穆凯自身的努力,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当初胡服骑射给晋国打下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胜仗。
守护住了这一方水土。
就像时越在锦囊之中写到,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抵御匈奴人的铁骑的话,要让匈奴人自己来才最有效果。
苏棠直至现在,才真正明白了时越的良苦用心。
在武都,百姓对于匈奴人的看法不会以偏概全,他们也能接受匈奴人出现在城之中,甚至能接受与匈奴人一起生活。
也正是因为这样包容的态度,才使得武都成为了一个包容万象的繁华经济中心。
但是,武都是个个例,它不能代表着其他所有人都能接受。
时越也没有想法要和匈奴人好好相处,与匈奴之间的生死一战,那是必然的事情。
只是目前来说,时候未到而已。
目前来说,时越现在已经不在武都,他早就到了一线去指挥练兵作战。
为了到时候能够与匈奴人轰轰烈烈地战一场,分出个胜负,护一方百姓,护一国民众。
时越当初被时献皆丢到北地来当大司马,一来是因为他的狼子野心被发现,他父亲又没有办法大义灭亲,只能图个眼不见为净,加之让他去做处理北边这个烫手山芋。
北边的战事一直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之前镇守在这的前任大司马也算是个人才。
在匈奴那边异军突起了一个近几十年来最杰出的匈奴王呼延屠各之后,还能勉强抱住北境没有被对方强行攻占,这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可哪怕只是这样勉强□□的情况下,他这名老将也不得不服老,他已经是不再年轻了。
虽然抱住了大部分的根基,但是匈奴人就像是一只猛兽,还没有张开大嘴一口吞下他们。
可是,对方却在小口小口地不断侵蚀着北境边的小村庄部落。
老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有心护住这一方百姓,可惜面对年富力强的匈奴王,他实在是已经没有了招架的能力。
这时候,时越的接任让他看到了希望。
与匈奴王呼延屠各一样,同样的年轻,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他们是同类了。
因为他们的眼中,远远不仅仅只有眼前这片狭小的土地。
原本的老大司马看到时越的那一天,他原本一直惴惴不安的心,为这些无辜百信操心了一辈子的心,终于落地了。
在时越企图挽留他继续留在军营中的时候,老司马却摇了摇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里,已经不再属于我了。”
“我已经老了,这里的百姓,我没有力气保护他们了。”
“且让我在远方等待,听到好消息的传来吧。”
话已至此,此时再多的话已经都是枉然。
时越没有再强留,这一新老交接的过程,格外的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和谐。
老司马是在一个天还不亮的早晨离开的。
时越早早地站在城门上,看着他们一家子缓缓离开了这个奋斗操心了一辈子的地方。
不仅仅是他,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下属,还有城中的百姓,自发地站在道路两边送老司马离开。
老司马浑浊的眼中蓄满了泪,回望那守护了一辈子的城。
这那里说是能走就走的,能断就断的地方啊。
哪怕是断了筋骨还连着血脉,他老了,但是会有年轻的一代替他完成曾经他年轻时的梦想。
平匈奴,守四方。
这个是他曾经来到这个地方时,心中升起的一股壮志雄心。
如今,他的心愿没有完成,但是他相信,下一任的继任者会帮他把这个心愿完成了。
时越从老司马手中接过帅印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匈奴人赶出边境之外。
如今,有了苏棠这个神助攻,他心有一直以来的心病都去了大半。
有了马蹬之后,效率可谓是一日千里。
他之前可能还担心与匈奴人对战过程中,对放骑兵数量远超己方,到时候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运用车轮战,一个接一个耗死对面。
可是这样一来,哪怕是他们获得了胜利,也只是惨胜。
车轮战必须要投入大量的士兵,而这些士兵在匈奴人的铁骑下,基本上是有去无回。
时越不愿意看到这一幕,但是也做好了这样的打算。
他必须要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至少在十年之内没有办法再入侵中土,这样才算是达到了他的目的。
在时越看来,晋国皇帝所说的什么“攘外必须安内”这样的话都是放狗屁。
说句不好听的,把门关了,哪怕是狗咬狗一嘴毛那也是在自己家。
可是一旦被人乘虚而入,那整个家都改名换姓了,怎样一来,他们最后争出了一二三四又有什么意思呢?
在时越的计划之中,匈奴不平何以平天下。
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这些在这北境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是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够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
而不要像现在这样,每天日子过得不安稳,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过了今天不想明天,未来更是一片黑暗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不是人过的。
时越不像让百姓过这样的日子,他希望天下能太平,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不用受到战火的纷扰,能够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
这个念头,自从开始有了之后,随着年月的推移越来越浓厚。
他也一直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着。
时越甚至可以自己不当皇帝,但是他发现坐在龙椅上的人不适合做皇帝的话,那他不介意自己登上那个位置。
毕竟只有自己真正登上了那个位置,才能将他心中所想的一切变为现实。
这也是时越一直努力的目标所在。
时越为了这个目标而不从停下脚步,苏棠在武都中也没有消停。
苏棠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图纸会得到时越如此大的重视以及重用,这让她觉得,在她看来是鸡肋甚至是无用的东西,只要换个位置就能发挥出超乎她想象的作用。
所以苏棠得了甜头,自然要好好做事。
她拼命地回想当初看得那本书,在那本书之中说些冷兵器的发展史。
那本书不厚,里面讲的东西不大齐全,像是私人统计著成的一本书。
所以里头可以供给参考的东西不多,就连苏棠找出来的马蹬,也是正巧她想到了这个,这才按图索骥画出来了的马蹬。
里头的东西虽然很多现实中都有,或者说是已经被淘汰了。
但是苏棠还是从里面找出了几个能用的武器。
她负责画图,画出东西的轮廓大概,剩下的就靠铁匠们自己去思考探索。
苏棠毕竟不是专业,很多东西她其实不太清楚,只能按照记忆里的东西,依葫芦画瓢把样子画出来。
大部分的图纸都没有用处,但是也有些东西经过能工巧匠的巧手,居然将它们从一张张的纸最后都变为了实物。
苏棠没想到最后居然还真有些能派上用场,原本只是本着大海捞针遍地撒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