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珍宝(45)

吃过了晌饭,两个小年轻把装糕点的箩筐放自行车后座,一人推车一人手扶着箩筐往黑市走。

虽然街上也可以停下来叫卖,但腊月天猫冬的时候街上人太少了,还不如直接去大家都在的“市场”。

黑市上卖年货的还真不少,现在就已经有人开始卖红联和灯笼了。

“想要吗?”贺嘉年看珍宝一直盯着那家摊子的灯笼所以问她想不想要。

珍宝摇摇头,那家的灯笼一看就是手工做的,特别精致漂亮,果然八十年代最不缺的就是有一门手艺的人。

她转回目光,“就是看着新奇,我们赶紧开始吧。”

珍宝长相秀气又嘴甜,这来来往往卖年货的人路过都会来看一看问一问,他们俩提前准备了一点给人试吃的份,切成指甲盖大小。

一个大娘吃了之后还挺感兴趣的,“小姑娘,这你自个儿做的?”

“对呀。大娘您吃了觉得味道怎么样?跟我说说建议我可以改进。”

大娘:“哟,这还需要改进呢,你这都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糕点了,就这红枣糕,香甜软糯还不粘牙,我家那口子肯定爱吃。你这怎么卖?”

珍宝:“山楂糕一毛五,红枣糕一毛八,虽然价格是比供销社贵了,但我们这不用票,而且都是别的地方没卖的。”

大娘也晓得这个道理,就说这个红枣糕她就是第一次吃到,“你这小姑娘还真是口齿伶俐,那给我来两斤山楂糕两斤红枣糕吧。”

贺嘉年负责称重再用食品纸包好,“一共6块6毛。”

会来这黑市买吃食的都不是缺钱的人,大娘爽快掏钱,还一边跟珍宝挤眉弄眼的八卦:“这你对象?”

珍宝笑盈盈点头。

大娘:“你们两口子长这么俊可不多得。得好好在一块哟。”

珍宝笑笑:“一定咧。”

都说万事开头难,有了大娘这个开门红接下来就顺利多了。小两口一个负责嘴甜销售一个负责包装结账,出来没一个小时就把糕点都卖光了。

贺嘉年把钱装小布兜里拿给珍宝:“一共32块钱。”

这个把钱上交的举动很好。珍宝:“值得表扬,再接再厉。”

贺嘉年:乖巧懂事的微笑

卖完了糕点,珍宝捧着箩筐,贺嘉年载着珍宝,两人欢欢喜喜把家还。

作者有话要说:

想语音输入,可是我普通话不标准,还不如手打(艹皿艹)

第41章

晨雾渐散,燕子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

珍宝在院里伸了个懒腰,拿起扫帚开始扫雪。

木门吱呀一响,是贺嘉年起身了,清隽少年揉着半睁的眼,看到院里扫雪的娇小身影,“放着我来。”

贺嘉年一把夺过扫帚开启暴风扫雪模式。珍宝都习惯贺嘉年抢活了,这会儿他要扫地随他。

“那我先去灶房啦。”

昨晚的绿豆经过一晚的泡发终于能把皮褪了。这时候可没什么脱皮绿豆买,现在的人这么珍惜粮食,别说绿豆皮了,哪怕是虫子皮也不会扔。

水太冰了,珍宝把绿豆捞到温水里,双手捧着绿豆开始搓,没有工具,只能靠原始方法脱皮了。

脱了皮的绿豆上锅蒸熟,等到能碾碎成沙状了就和糖水还有油混合翻炒,等绿豆成了细腻的泥状就能分成一个个小球压模。

看着一个个小球,珍宝记起了一件一直被她忽略的事,就是她并没有模具。

“怎么了?绿豆糕做好了吗?”贺嘉年看珍宝一直呆呆的不动问。

“我没有模具,就是把绿豆泥压成一个个饼状的工具。”

贺嘉年翻出了一个扁扁的圆柱形盖子,“要不用这个?”

珍宝:……事到如今,好像只能用这个了

“也行吧。”

十斤绿豆做出来的绿豆糕差不多也是十斤。珍宝小心谨慎的把绿豆糕放箩筐里,这个不比昨天的那两种,绿豆糕要是被东西撞到就散了。

“走吧。”

腊月寒冬,一场大雪过后,望眼过去都是一片银白色的天地,大雪是京市街道上唯一的盛装。

珍宝一张口,呼出的白气就会缓缓消失在眼前,融入眼前这片纯白。

珍宝坐自行车后头,对这个小小的游戏玩上了瘾。贺嘉年在前面骑车看不见珍宝,只听见一声声呼气,还以为珍宝是冷了。

贺嘉年把车停下,转头问:“是不是冷了?要不要回家添衣服?”

珍宝一脸疑惑:“我不冷啊?”说话的时候白气又呼出来缓缓上升消失,“你以为我冷啊,没有啦,我是看呼气时候的白雾。”

“傻的哟。”

珍宝才不管贺嘉年怎么说,她就喜欢这种小游戏,以前下雨的时候玻璃上会有水雾,她也喜欢在上面写字。

想起来好像是昨天才发生,没想到都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绿豆糕因为成本便宜,所以一斤绿豆糕珍宝定的价格是每块一毛二。

绿豆糕反而没有昨天的两种糕点好卖,因为没有模具的原因用的盖子,所以一快快圆形扁扁的绿豆糕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还有点丑。

平心而论,过年买年货就是想买又实惠又好看又好吃的,这绿豆糕只占了好吃实惠,别人瞧不上也是正常的。

贺嘉年看着珍宝有点沮丧,安慰她说:“没关系,卖不出去我们拿回家自己吃。”

珍宝好想把自己埋贺嘉年怀里,但是现实不允许。“嗯,再等一个小时卖不出去我们就走。”

好在最后总算是卖出去了,虽然比起昨天来时间多了将近一倍。今天赚了12块钱,和昨天一起毛利有44块钱,再扣除所有原料成本他们两天纯利有33块钱。一个月每天都出来卖糕点得有四五百纯利了。

在这个正式工人每个月正式工资三四十块的时候,四五百算得上是一笔巨款,很多人想都不敢想一个月能赚四五百。

珍宝:八十年代果然遍地黄金。

就好比他们隔壁那个卖红联和灯笼的,一天赚的钱是珍宝的一倍,虽然珍宝不清楚那些东西的成本价,但想来纸和墨水应该也不会贵到哪去吧。

珍宝捂着小布兜,得意的对贺嘉年笑说:“等着我包养你,走上人生巅峰。”

贺嘉年掐了下珍宝小鼻尖,一脸宠溺温柔,眼睛里的笑意都要兜不住了,“好,我等着。”

回去后两人商量了一下,都觉得山楂糕是目前最容易做也是最好卖的,接下来几天他们只要一直做这个就行了。因为五天后贺家一家子和珍宝就要回去丁州村过年了。

之前珍宝就已经写信回去把这事告诉苏兰他们了,前几天收到了苏兰回信。上面只写了一句好的。娘竟然没有跟她多说家里的情况,珍宝有点不安,但是过几天就回去了,只好暂时把精力集中在赚钱上面。

五天后,一家人大包小包,整装待发的坐上去往老家县城的火车。

这几天珍宝和贺嘉年一共又赚了六十块钱纯利,加上之前的,他们做生意这几天就赚了将近一百。

不知疲倦的火车,载着远方游子回乡。两天两夜后,一行五人到了县城。不久前县城有了公交车,虽然每天只有两班,但是也大大方便了这里的出行。

老式公交车尾巴吐着小黑圈来到了丁州村。珍宝一下车就发现了村里的变化,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在冰雪里悄然绽放。

一路走过来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珍宝他们回到家,发现苏兰和许建军并没有在家里。她先安顿好贺爷爷他们,才带着贺嘉年去村里找人。

几个伯伯家找过去,珍宝终于在许二伯那找到了爹娘,而且不止苏兰和许建军,就连大哥二哥和其他家人也都在。

一群人脸色愁云惨淡的好像在商量着什么事。许青风看到珍宝两人,“你们今天回来?怎么不提前跟我们说。”

“现在不是说我的时候,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许青风带着两人到一边把事情解释了一遍。原来是大姐许荷花的小闺女丢了。

“丢了?”怪不得珍宝震惊,他们一开始也很震惊,村里人几代都在一起生活,家家户户几乎都认识,要说偷孩子那是绝对不能有的事,不然偷孩子的人能被村里人合伙打残,不死也半条命没了。

可这次不一样,因为偷孩子的人不是别人,是孩子亲爹齐正。

去年高考恢复,齐正没有考上,为了解决吃住问题就想跟许荷花复婚,可许荷花已经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怎么可能同意。这家伙就又回到了知青舍,今年高考又落榜了。故态复萌缠着许荷花,齐正大概也是没想到一个村妇能这么果决狠心,无论他怎么求,怎么在村里散播谣言毁许荷花名声,她就是一口咬断不复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