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折枝花(11)

书院的招生指标由各书院依办学实力自定,人数从几十到上百不等。除了招取测试成绩

优异的“正课生”,还会录取稍次一些的“附课生”。附课生也写作“副课生”。在招生上,老师说了算。

一般来说,官方推荐生、拿着介绍信的照顾生是不受书院欢迎的。即便入学了,如果主管老师(洞师)测试后觉得不行,仍会将其辞退,上司不能干涉。

岳麓书院每年都会举行入学考试,录取极少数的人。当年岑晏拿着介绍信去的时候并不受重视,于是自己温习了几个月考入了学院,才获得师长的认可。

话说回来,这地方学子还是很多的,学子多意味着文化水平高,这个村也没有太多的庸俗气,走在村巷里有时候可以听到读书声。

岳麓书院旁可不止一个书院,很多书院因着岳麓书院的名声,就把自己的书院也建到这旁边来,想沾一沾福气,让自己的书院也多些人才。因此这些读书人很有可能是旁边的那些小书院的,毕竟真正岳麓书院的学子大都是待在岳麓书院内部的。

能进入岳麓书院不说百里挑一,至少也是十里挑一的人了,总的来说书院的风气是不错的。

第11章 荷包

朝雾和岑晏打扫卫生从早上到晚傍晚,总算把一切整理好。虽然一天是累了,但是很有劳动后的收获感,十分充实。

在这个地方住了几天,这里环境清幽宁静,民风淳朴,给朝雾留下的印象是很不错的。

清晨朝雾拿着衣物去溪边洗,早上空气中有潮湿的水分,太阳也不火热,可以说是一天中最清凉的时候了,朝雾舒服的眯了眯眼。这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早起,溪边已经有不少姑娘妇人在清洗衣物。

十七岁的姑娘娉娉袅袅地走来,比花还要美艳,看直了一大堆人的眼。

刚入村几天,很多人不知道她。

“大妹子,你啥时来的哟!”

“自哪来的喏。”

民风淳朴的日子真的很好。朝雾听娘亲提起乡下时,娘亲总是很不耐烦的样子,受她的影响,朝雾从小就觉得乡下人总是数不清的烂段子,七嘴八舌的很嘈杂,可今天她发现不是这样的,村子有大有小,有好有差,有淳朴也就有险恶,不应该以偏概全。

就打这个山居村来说吧,三面都是山,一面通向南大街,因为地势偏,所以很少有人去打扰,行人旅客商人的足迹很少留下,但又因为这儿靠近书院,村里有很多读书人,读书风气很盛。

“我是同哥哥来的。”朝雾抿了抿唇,微微笑了一下,有这么多人看着有些不好意思。

“昨晚上我见到袁秀才家亮了灯,难不成你是他的妹妹?”咯咯得笑着,一个女子抬头。

“可不是嘛,我也见到了呢。”另一人附和道。

朝雾也不好说什么,默认了。

“诶,不对不对,袁秀才这个呆子,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妹妹?”一个身着嫩黄衣裳的姑娘夸张地叫起来,引得众人纷纷朝她仔细看去。要说袁秀才也是个能人,书读得还好考进了岳麓书院,旁的一窍不通,故村中人多知道他。

这一看,绝对不得了,这姑娘美极了,怎么可能与袁秀才那个相貌平平的呆子从一个肚皮里出来呢。

接着人心一转——手指这么细这么白,一看就是没干过粗活的,大户人家的千金不是吧,袁秀才家也没那么富,难不成是打哪来的老相好?

朝雾自然没有料到,她心目中的“淳朴”乡民是怎么想她的。

“我可从未听袁呆子说过他有个妹妹啊,他只说了有两个弟弟,旁的连表妹堂妹都没有,还说这是一大憾事呢。”一个蓝衣的姑娘俏皮的说了声。朝雾认出她家就住在离袁家不远的地方,姓钱,前一天还碰到过。

闻言,众人看向朝雾的目光就更不对劲了,该不会是与情郎私奔到这儿来吧。

朝雾不知道的是,人总是这样,对于优于自己的美好事物出于嫉妒急于摧毁,在乡民的眼中,人人都该如她们一样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些的便是找个有前途的读书人嫁了,混一个官夫人坐坐,但即便有那个位置坐,都是几十年后的事了。科举可一点都不容易,等到熬成了官夫人也没几年好享福了。绝大多数人都是操持生计,只有在少女时代才有时间装点自己。然而少女时代又因为家贫,家务多等因素无法活得尽兴。

可以说在朝雾的身上,她们看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东西,譬如说容貌等。这个时代女孩子的生活十分单调,茶余饭后,谁比谁更美私下里也要比划比划,一旦自己赢了便整日沾沾自喜。

一旦出现一个艳压她们一头的人来就十分不服气了。

“我是跟我的哥哥,岑晏来这里住一段时间的,你们误会了。”朝雾忍受不了她们奇怪的眼神。

“岑晏,是岑公子来了?”一直低着头的一位女子闻言抬起了头,她杏眼桃腮有七分颜色。

“小杏儿,一提起他你就这么兴奋。”旁的女子打趣道,复又做出羞涩的姿态:“原来是岑公子的妹妹啊,早说嘛,好妹子。”

好像已经透过朝雾看到了她哥。

“呀,这白生生的手哪是洗衣服的手呢,要不婶子来帮你吧。”身后当当的脚步声,一只粗糙的大手伸过来想接过朝雾的篮子。

“哎呦,张婶您可真是老不正经呢,一听是岑相公的妹妹就这样贴脸上去了。”

“我呸,小姑娘家家的干着活不累,我帮忙你嘴忒多。”

“什么意思你自个心里清楚,刚才还说人家小姑娘是小娘养的呢。”

这边冷嘲热讽,那边也闹开了。

“岑相公也是你叫的?”

“那不叫相公叫什么,叫夫君~”

“他才不会娶你。”

“也不会娶你。”

……

岑晏哥哥真的受欢迎。朝雾默默地想,同时也很反感眼前的一幕,表面上的桃源,实际上的世俗。

朝雾不知道的事,岑晏在村子里也算一朵奇葩。村子里读书人虽多,像岑晏这样读书好年纪轻长得玉树临风的几乎没有。

岑晏来袁学兄这里两次,第一次顺带书院的东西,第二次来商量事在村门口碰到了一位踝关节扭伤的姑娘,姑娘说她家正好在袁学兄家不远处,当时也没多想,答应送姑娘回家。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他只骑了马。

姑娘哭得梨花带雨,岑晏有几分明了,只道:“我速速告知姑娘的家人,他们自会领姑娘回去。”

袁学兄的家在村后边,也就是说,他要到那儿去须得直穿大半个村子,到了目的地,岑晏心情不太好,感觉像只猴子被人参观了一遍。他又告诉袁学兄这事,袁学兄哈哈大笑:“那是不是梳着单螺髻的姑娘?”

岑晏想了想点点头。

袁学兄大力拍了拍岑晏的肩膀:“岑老弟啊,恭喜你被看上了。这儿的女子对俊俏的书生大胆的很,这种事已经不再少了。”

岑晏将信将疑,觉得也许女子是真扭伤了。

袁学兄给他指了一条路,从小路绕到女子的后面,看她是不是真受伤了。岑晏做了,然后面色不好的回来,有些郁闷道:“你对了。”

在这里住了一宿,岑晏清早离去。

朝雾将手中的衣物一点点洗好,旁边蹲了个人——一位长得桃腮杏面的姑娘,乍一看还有三分像朝雾自己。

她笑容有几分腼腆,但是笑起来却是一种青涩的好看。她递过身侧的一个荷包,绣着一支杏,一双美丽的大大的眼睛里有几分不好意思,但又夹着几分决绝:“岑姑娘,能把这个递给你的兄长吗,他帮助了我,我无以为报,唯有一个荷包寥表谢意。”

朝雾觉得这是人家的心意,接不接受得看兄长的,但她会把荷包带到的,于是点了点头。

朝雾回家,岑晏正在看书,听到动静,他温声道:“回来了?”

“嗯。”朝雾挂好湿衣服,拿出怀中的荷包:“哥哥,这是一个姑娘给我的,要我转交给你。”

说罢,晃了几下荷包。

岑晏抬眸看了一眼荷包——绣着一支青杏,绣工不错。但他收到的荷包太多了,觉得不错也就仅仅是不错罢了。

“我的哥哥真是讨人喜欢,这还是第一天露面呢,就拿了一个荷包回来,往后要是住在这,那荷包还不捆了串,一串一串往墙里扔呢?”朝雾托腮笑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