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琬的眼光不错,对了,你们有定下在哪儿唱这出戏啊?”王满问道。
“姨夫,可有一些常来请我们戏班子唱戏的显贵人家?”沈清清问道,“最好是女眷比较多的那种。”
王满想了想,“这你可就问对了,我们戏班子最受京华城里的夫人姑娘喜欢,就连驸马府都请我们去过,那歆月公主最喜欢我们戏班子排的戏了。”
沈清清听到“公主”二字,眼前一亮,说:“姨夫,明日我们就将新戏推出去,这前期的造势可不能小,最好能让公主知道。”
“姨夫明白你的意思了。”王满点点头,“这简单,以往小年的时候公主都会请我们去唱戏,具体的剧目是我们呈上去的,以我的经验,这出《云厢记》公主定会喜欢。”
“那就劳烦姨夫了,务必让公主知道这出戏。”林士筠郑重道。
“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再说我敢打包票这出戏定会在京华大火。”
沈清清也敢忙道谢,心里却暗道:这远不是自己的最终目的,不过这是后话。
“来来来,不说了,过来吃点心。”姨母在里屋沏着茶,见他们的声音淡下来,忙出来招呼。
王满应声道:“这就来了。”
“走吧,姨母做的点心味道不错。”林士筠再次牵起沈清清的手。
沈清清和林士筠吃完点心,又陪着姨夫姨母聊了会儿天,不知怎么的,姨母突然提到生孩子的事。沈清清微愣,不知该如何说。
“姨母,我们自然是要孩子的,不过素琬身子比较弱,我们商量着再等等。”林士筠面不改色地说道。
沈清清尬笑地点点头,附和道:“是啊,士筠心疼我。”
这么说着,沈清清心里却在打鼓,也不知林士筠说的是场面话还是真心话。
姨母明白素琬尴尬的处境,怕她在林家多想,宽慰道:“这日子过久了,我那姐姐就会知道现下这般已经足够好了,刚刚我也零星听到了些你们的对话,我猜你也是想做出点成绩给你婆婆看吧。”
沈清清也不知该怎么回答,做这件事一方面是为了让林江氏放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让自己能有资本和柳家对话,她可没有忘记自己还需要“认亲”。
林士筠见她不语,便替她回话:“素琬是想学着接触铺子里的事,但不管结果如何,我的殊清苑也只有一个女主人。”
姨母听此倒是有些欣慰,和王满对视一眼,又说:“你们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好,我姐呀也就是操太多心,其实心里可疼素琬这丫头了。”
沈清清点点头,“素琬明白。”
四个人又聊了会儿,王承秀跑了进来闹着要去找隔壁的夏丫玩,姨母无奈只得先行离开。林士筠见此,便道:“姨夫,我和素琬也先走了,这出戏就麻烦姨夫了。”
“客气啥呀,你们放心回去。”王满塞了一块点心,爽朗地笑道。
几日后,正值小年刚过,一出名为《云厢记》的爱情戏在京华城里突然大热,不论是市井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争相着到王氏戏班,只求能够多排一场戏。
作者有话要说:林士筠:突然想要娃,但还是得考虑媳妇儿的身体状况。
树(作者):……我觉得你考虑的有点早了。
第44章 竹马抵不过天降
新年那几日,沈清清一面关注着《云厢记》的情况,一边在家里替林江氏招待亲戚访客,一些近亲知道林江氏和王氏戏班的关系,都央着能不能请他们来林家演上一出。
对此,林士筠早就同林江氏说过,只需回答“这出戏每日只排一场”即可。这是沈清清的主意,每日只排一场,那每场观看的人数必然最饱和,戏班子也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在沈清清的“饥饿营销”下,突然有人将注意力放在了这出《云厢记》的原著上。
“不是说这出戏是话本改编的吗?”驸马府的公主问道。
一旁随侍的丫鬟早就打听过了,连忙回答:“公主说得不错,这原著话本就叫《云厢记》,听说还在卖呢。”
“哪里有卖?这戏还有好几出呢,我可等不及看结局了。”公主双眼放亮。
丫鬟回忆道:“城西最大的林家书坊,这本书只在这家铺子有卖。”
“快去快去,你去买。”
丫鬟领命,赶紧前往城西的林家书坊。
此后几日,京华城里的名门贵女们都开始疑惑了,这驸马府不是日日请那戏班来唱戏吗,怎么这几日不见动静?
这天有人在茶馆里闲聊。
“哎,你们听说了吗?”客官甲眨眨眼。
“什么?”客官乙一脸八卦。
“公主府的事啊。”客官甲拍了拍桌子,兴奋道。
“别卖关子了,快说。”客官乙催道。
“听说,”客官甲忽然放低声音,“公主已经好几日没搭理驸马了。”
“啊?不会吧,公主驸马不是恩爱得很吗?年年七夕都会出府同行游玩,令人艳羡。”客官乙不信。
“会不会是在一些事上……不太和谐?”客官甲猜测道。
一位书生模样的俊俏小生从桌边走过,轻飘飘留下一句,“错了,公主是沉迷《云厢记》话本子不可自拔而已。”
该俊俏小生说完就走,那几位八卦客官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没了人影。
“什么?《云厢记》不是最近比较火的一出戏吗?怎么还有话本子了?”客官乙惊道。
客官乙的声音有些大,周边的几桌的人都听到了,这段时日“云厢记”三字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点,这下茶馆里瞬间热闹起来。
沈清清走出茶馆,听到身后的喧腾,嘴角轻勾,她收起折扇往一旁停驻的马车走去。
林士筠正坐在里头看书,听到帘子的动静抬起头来,“说了?”
“当然,这茶馆我观察了几日,人流最大,估计明日一早,这大半个京华城的人都知道《云厢记》有原著了。”沈清清拿着折扇抵住额头,嘴角的微笑带着淡淡的得意。
“回家吗?”林士筠将书放下。
“去云水街的铺子瞧瞧吧。”沈清清有些放心不下,还是再去看看比较好。
沈清清和林士筠刚进入书坊就觉得气氛不对,只见童才一脸拘谨地站在账台前,见到他们进来,脸色立刻放松许多。
“公子,姨夫人。”童才放低声音,举起一根手指朝着后屋的方向戳了戳。
沈清清和林士筠对视一眼,明白里头应该是有不速之客。
她给童才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和林士筠往后屋走去。
“你怎么来了?”林士筠见到在坐榻上喝茶的人,眉心微拧。
柳漪一露出一个甜美的微笑,放下茶杯朝着林士筠走过来,“林哥哥,我是来送请帖的。”
不知道是不是和林士筠相处久了,沈清清觉得自己的心态处事也越来越像他,目光淡淡地看着柳漪一拿出一封请帖递给林士筠。
“请帖?”林士筠接过,打开一看,“伯父的生辰宴?”
“是呀,本想年后再送帖子的,今日路过云水街便来碰碰运气,”柳漪一轻轻眨眼,“没想到真遇到了,看来林哥哥同我还是很有缘分的。”
沈清清轻咳一声,往桌边走去,正想给自己倒杯茶喝,就听到柳漪一说:“话说商会活动也快到了,之前听伯父说这次活动都是林哥哥操办的,若是有什么困难,林哥哥一定要同我说。”
林士筠轻轻捏着请帖,淡淡道:“不劳烦柳姑娘。”
沈清清还以为柳漪一又要拂袖离开,却见她也轻轻一笑,接着说:“林哥哥不要这么客气嘛,倒不知林哥哥现在准备的如何了?”
原来是来套话的啊,恐怕顺路送请帖是假,探查情况是真。
沈清清轻呷了一口茶,笑道:“柳姑娘着实热情友好,不过在商言商,不论林柳两家的肆角如何,有些事确实不便告知。”
不必同她委婉,明明白白告诉她不要再多管闲事就行了。
柳漪一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了,嘴角勉强勾起,说:“是我多管闲事了,还望林哥哥不要生气。”
林士筠面色清冷,道:“无妨,若是柳姑娘没有其他事,我们便先走了。”
沈清清也早就待不下去,但刚想跟着离开就想起来这里的目的,便说:“你先上马车吧,我还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