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风华+番外(264)

作者:千年书一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颜彧看着他的背影,咬了咬唇,随即坐到了炕上,凝神思索起母亲的话来。

原来,前些日子颜彧回了趟娘家,把她现在的处境一股脑地告诉了母亲,从陆鸣的若即若离和反复无常到侍妾的身孕再到婆母的一系列做法,颜彧觉得自己的忍耐积压到了一定限度,说不定哪天就会爆发出来。

母亲劝了她很多话,说什么现在是他们夫妻关系最重要的时期,她一定得忍耐,得大度,得贤良,做好了,陆鸣会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回到她身边,若是处理不好,以后她就彻底失去这个男人的心了。

至于那两个怀孕的侍妾,母亲告诉她不要往心里去,世家大族哪能没有几个庶子庶女,这些人影响不了大局。

还有,母亲教她一定要讨好长辈,做不到颜彦的聪明大气,她可以从贤良淑德这方面着手。

可问题是,她已经够隐忍够贤良淑德了,朱氏依旧对她不冷不热的,她还能怎么办?

她到底该怎么办?

颜彧在问怎么办的同时,马氏在跪在婆母的牌位前也问怎么办。

今日也是颜家祭祖的日子,完事之后马氏特地把婆母的牌位请出来单供着,她有许多话需要向老太太忏悔,也想求得老太太的宽恕。

首先,是她自己的私心害了颜彧也害了颜彦,倘若不是当初她贪恋陆家的家世地位不是她相中陆鸣的长相才华,或许颜彧也不会起那不该有的心思。

其次,倘若当初她知道陆鸣之所以倾慕于颜彧是因为颜彧冒用了颜彦的才华,她是决计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还有,颜彦死而复生后,她不是没有打过退堂鼓,想成全这对年轻人,只是颜彦那会非常坚定地要求退亲,她想成全也成全不了。

成全不了颜彦,她只能成全自己女儿了。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颜彦会为此翻脸,更没想到的是,颜彧会输得这么快,也输得这么惨,都没有正经好好在颜彦手下过上几招就一败涂地了。

可怜她的女儿才新婚几个月,都怀着身孕呢,丈夫不爱,婆母不喜的。

这不,明知道女人怀孕后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好心情,更需要丈夫的疼爱,可他们却不停地往陆鸣房里塞人,偏还打着为子嗣计的由头,马氏就是想为女儿出头也说不出话来。

别看马氏在女儿面前装作一脸的淡定,事实上,她也慌了,也没主意了。

得不到丈夫的欢心再得不到长辈们的认可,颜彧以后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和想头?

要知道,女儿才刚十六岁,才刚新婚几个月呀。

为此,马氏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而,她只能跪求婆母的原谅,一切错都是因她而起的,和颜彧无关,颜彧还是一个孩子呢,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老太太心里有气想要发泄就朝她来吧,做错事的是她!

还有,颜彧毕竟也是老太太的孙女,希望老太太能保佑颜彧可以生个男孩,保佑这个孩子聪明漂亮健康平安,同时也保佑颜彧做什么都能顺顺当当的。

还有,最重要的是,她希望老太太能给颜彦托个梦,让颜彦看顾颜彧几分。

马氏相信,倘若颜彦肯看顾颜彧几分,陆家的长辈们绝对不敢轻视颜彧,那么颜彧也不至于要天天以泪洗面,说不定还能重新收回丈夫的心呢。

最后,马氏答应,只要老太太肯保佑颜彧肯托梦给颜彦,她一定好好弥补颜彦,再也不藏私心。

------------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上史志了

颜彦自是不清楚陆家颜家的那些小心思小算计,反正她拿定了主意是绝对不会让陆呦跟着陆鸣上战场的,至于其他的,相信那些人也算计不到她。

不过眼前颜彦倒是碰上了一件难事,有点犹疑不定。

起因是园子里的红米稻熟了,因着种植的面积不大,山花带着个婆子花了一个来时辰就把稻子割好了,可是把稻子打下来这项工作这两个婆子就干不了,这是一项大体力活,要拿着稻穗不停地在一个梯形方木桶上摔打,最后是两个大男人花了两个来时辰完工的。

这效率也太低了。

难怪上次颜彦提到开荒,李琮第一个反应是劳力的缺乏,彼时颜彦还不是特别懂,那会她知道耕地可以用牛,也有了犁和耙这种工具,却忘了没有脱粒机。

后世那种复杂的自动脱粒机颜彦肯定是做不出来,但颜彦见过奶奶家有一个老式的打谷机,就是在一个方桶里装一个滚轮的那种,然后用人力踩着传动带,通过传动带带动滚轮转动,利用滚轮转动来帮助水稻脱粒的那种。

可问题是,颜彦只记得个大概,因为那件东西早就不用了,是当做一件古董堆在仓库里的。

还有,颜彦担心自己把这件东西做出来会不会太过离奇,到时她怎么跟皇上跟世人解释?

犹疑不决的颜彦终究还是放弃了这件事,因为久不上门的马氏带着颜彤来了。

这一次,马氏给颜彦送了不少东西来,有婴儿的衣服、包被、尿布、小摇篮床等,用马氏自己的话说,生孩子能用到的穿到的东西她都准备齐全了。

“你放心用吧,我都洗过并晒过了,还有,这个小摇篮床是你出生时用过的,我记得还是你祖母亲自找人做的,你一个,彧儿一个,你瞧瞧,现在还好好的。”马氏一边说一边推了推摇篮,摇篮轻轻晃动起来,一点声响皆无。

颜彦认出了这旧物确实是原主用过的,一直摆在祖母房里,祖母去世后,原主从那边搬出来,这摇篮床却没带出来,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居然被马氏找出来并送了过来。

“多谢婶子想着。”颜彦上前也摸了摸摇篮床。

摇篮本身是藤编的,大约有三尺来长两尺多宽一尺来深,正面编了点如意图案的花纹,四个角用粗绳吊在了四根立柱上,形成了一个摇篮床,既可以当摇篮哄孩子用也能当床睡,足够孩子用到两岁多。

还别说,这东西确实比较实用,颜彦自己都没想起来要做一个。

还有那些衣服包被什么的她也没有准备齐全,主要是这段时间比较热,而她的预产期还有两个多月呢,因而便没怎么着急。

“这孩子,跟婶子还客套起来了,你虽不是我生的,可到底也是我带大的,我知你忙,便想着先给你预备出来,左右我和彤儿闲着也是闲着。”马氏一边说一边拉着颜彦上下打量起来。

“娘,大姐好像又变漂亮了,脸上水嫩嫩的。”颜彤说完趴到了颜彦身上,伸手摸了摸她的脸。

“三妹也更漂亮了,告诉大姐,最近有没去参加什么集会?”颜彦也摸了摸颜彤的脸。

颜彤今年十四岁,也该到说亲的年龄了,所以她才有此一问。

“大姐,你可真会问,昨儿就是吴斳的生日,我们还说起你来呢。”颜彤挽着颜彦的手走到炕沿前,扶着颜彦坐了下来,随后和颜彦说起了聚会上的事情。

颜彦这才知道,虽说之前她种植的红米稻产量并不高,亩产才二百八十斤,还不如普通水稻呢,可她毕竟种植成功了,而且这个产量比李琮预计的高,为此,李琮在朝堂上又开口表彰了颜彦,且还特地命司农司的官员在史志上为她记下了一笔。

消息传出来,整个京城又沸腾了。

闺阁女子上史志的本来就极少,而因为农作物被史志留下一笔的估计也就是颜彦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没听说?”颜彦有点不太相信。

八月初一她还进宫给太后和皇上送了一斗红米稻,这才几天,居然传出她的名字上了史志?

这么大的喜事皇上为何没有打发人来告知她一声?

“瞧这孩子,高兴傻了吧?也就是昨天的事情,你叔叔下朝回来都高兴傻了,本来说要来看你,结果临时几个清客把他找了去,说是有什么急事。”马氏看着颜彦的呆样,摇摇头,笑了。

“这件事其实并不难,只是别人没有想到而已,也不算是特别吧?”颜彦觉得有点夸大了。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她也是误打误撞的。

因为她拿到这红米稻的时间偏晚,所以下种的时间也偏晚,可巧她就用温水稍稍浸泡了三天,就因为多了这一个浸泡过程,这红米稻才发芽了。

原来,这红米稻的壳比一般水稻的壳稍硬一些,本身就需要温水浸泡,而且颜彦播种的时节偏晚,这个温度、湿度什么的正好和南越那边播种的季节大致对上了,因而这红米稻算是种植成功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