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荣华(145)

作者:千秋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沈青云已看清书页上的字迹,微笑道:“想家了?”

婧怡低头,才发现自己随手一翻,朝上一页写着“苏湖熟、天下足”,说得正是江南水乡的鱼米丰饶。

“嗯。”她点点头,轻声应道。

沈青云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听说江南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民居依水而建,小桥穿梭其间,风景小巧秀丽,与北地大有不同。”

婧怡点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风土人貌不一,更是常有的事,”顿了顿,问,“四爷没有去过江南?”

沈青云:“除了京城,我只往西北去过。”

婧怡低下头:“妾身倒觉得西北不错,三百里黄沙、人迹罕至,或许只有去了那种地方,人才会少了那么多复杂的心思。”

沈青云顿了顿,忽然握住婧怡的手:“你喜欢西北,我喜欢江南,以后咱们都去看一看,还有云南、福建、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想去哪里,咱们就去哪里,也过一过那侠客执手江湖、浪迹天涯的日子。”

多么美好的憧憬啊。

婧怡望着笑容恬淡的他,神情有些迷茫,眼前这温和稳重的男人,满口甜言与承诺的丈夫,与她方才信中所见,是同一个人么?

忽然想起多查王子替沈青云带兵入京的事来,她抬头看向面目俊朗的男子,忽然开口道:“四爷如今要守孝三年,与云英郡主的婚事,您怎么打算?”

沈青云没想到,难得有如此温馨和睦的气氛,婧怡会忽然开口提这事。

“你怎么看?”他不答反问。

婧怡目光坦然,直视沈青云:“依妾身之见,还是要看云英郡主的意思,若她十分心急,等不了三年,便将婚礼在百日内办了;若她愿意等你,就先在百日内文定,出了孝期再行成婚。”

并未一字半句提到自己。

沈青云眼中闪过一些什么,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只见他沉默良久,终是开口道:“我不会和娜木珠成亲。”见婧怡并未露出惊讶之色,微微叹息一声,“有些事情我没有告诉你……新帝之所以能顺利剿灭太子乱党,是因为多查王子在使团中藏了沈家军最精锐的一千将士。正是这一千个死士力挽狂澜,才有了今日局面。因此,新帝会赏赐多查国大批金银财帛和宫女奴隶。当然,政治联姻永远是维系两国邦交最好的方式,不过我是带孝之人,娜木珠就算能等三年,邦交却不能等三年。”顿了顿,“待国丧一过,新帝登基,多查会向新帝求娶一位先帝的公主为妃,这才是真正够分量的联姻。”

明明就是他和多查暗通款曲,这些所谓的赏赐、联姻只怕并非出自新帝所愿,而是他的意思罢?

新帝不知情,娜木珠想来更不会知道。

更何况,还将有一位无辜的公主牵连其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婧怡终于明白了沈青云的套路。

将不幸的身世、寂寞的童年、尴尬的处境一一透露给婧怡,换来怜惜与珍视,却瞒下了痛恨、复仇、野心。

明明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枭雄,却要装成温和有礼的谦谦君子、贴心小意的好好丈夫。

别人或许不能理解他,婧怡却是知道的。

她原本就是一个满腹城府算计、最是铁石心肠的人,却要装成乖巧天真、无辜善良的小女子。

因为她知道,什么样子最能获得对方的真心。

婧怡忍不住笑了一声,他们这一对,小日子过得真真是累。

“四爷为何不早些向我说明一切?”她望向沈青云,开口道。

“多查领兵入京本是绝密之事,大局未定之前,实在不好走漏消息,”他目光诚恳,“你我夫妻一体,我本不该瞒你……对不住。”

装得还挺像,你瞒我的事情又何止这一桩?

婧怡嘴角一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她迟早得揭下他的假面来!

第130章 登门

自从知道了沈青云的心思,婧怡的一颗心不再吊在半空。他忙得成日不着家,倒给她落了个清净,省得总想心思应付那些直来直去的讨好。

至于朝堂大事,尽人事听天命也就是了。

因此,她反而能静下心来打理中馈,不仅同管事们一道理顺了诸般事务、妥妥帖帖地办完了沈穆的后事,更将武英王府守得密不透风,蒋氏和方氏不止一次往外递消息,都被成功拦了下来。

成国公夫人也曾上过门,被婧怡用蒋氏潜心礼佛、不见外客为由,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

她嘴上话说得漂亮,却叫了好几个粗手大脚的婆子立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成国公夫人,时不时就晃着蒲扇似的大手掌忽悠。

也亏得沈青云如今名声在外,成国公夫人见她一副压栈夫人的做派,估计是不敢和她硬着来,胡乱说了几句闲话,就告辞走了。

本以为可以就这样平平静静地等到新帝登基。

却还是有人在她眼皮子底下钻了空子。

碧瑶像一阵风似的卷进来:“夫人,昌平侯夫人在我们府门前受了伤,如今已被抬了进来!”

婧怡一时没反应过来:“哪个昌平侯夫人?”

碧瑶急得直跺脚:“就是世子夫人的母亲呀!”

袁氏的娘家人来了。

婧怡站起身,快步往外走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人现在到哪里了?”

碧瑶跟在她身后,声音虽低、语速却极快:“袁家的车夫将马车停在门外,昌平侯夫人扶着车框下来,不知怎么就摔了一跤,不仅崴了脚,手上还破了长长一道血口子,门房们这才来不及通传您,就放人进了府,这会子想来已经过了二门了!”

为了见到女儿,还真是肯下血本。

“昌平侯夫人是一个人来的?”

碧瑶拍了下脑袋:“瞧奴婢这记性……袁大奶奶也跟着一道来了。”

婧怡猛地顿住脚步,想了想,开口道:“你不用跟着我了,往二嫂那里走一趟。”

……

婧怡紧赶慢赶,总算在半道上截住了昌平侯夫人的小驴车。

赶车的婆子看见她,如蒙大赦,忙压着嗓子道:“四夫人,亲家夫人闹着要见世子夫人呢。”

驴车里就传出袁大奶奶惊慌失措的呼唤:“母亲,母亲,您这是怎么了?”

话音未落,车帘已被挑起一角,露出袁大奶奶如银盘一样的脸来,只见她面色焦急,一眼撞见婧怡,就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道:“四夫人,您可算是来了,我家母亲多日不得小姑子的信儿,记挂得紧,巴巴儿赶来看,结果却在贵府门外跌了一跤,受伤不说,想见我那小姑子的心也就更急,偏这不知哪里出来的婆子,说我小姑子正在礼佛,不见客,”顿了顿,满面气愤,“娘家母亲和嫂嫂也算是客么?”

她只将车帘挑开一个角,从婧怡的角度并不能看见昌平侯夫人哪怕一片衣角。

“都是自家亲戚,哪有什么客不客的。”婧怡笑了笑,瞥了那婆子一眼:“还不送昌平侯夫人去世子夫人院里?”

那婆子闻言,忙恭恭敬敬应了一个“是”字。

袁大奶奶就有些得意地笑了笑,道:“还是四夫人明白事理,至于这些个没规矩的奴才,还是趁早打发了正经。”

婧怡微微一笑:“大奶奶说得是。”

“那我们先走一步,四夫人不必相送。”袁大奶奶朝婧怡点点头,放下了帘子。

……

“没跟上来?”昌平侯夫人的声音压得细细地,想来是怕外头赶车的婆子听见。

只见她左手背上包着一块帕子,洁白的绸缎上隐隐有血迹渗出,显然血还没有止住。

她眉头轻蹙,想来很有些痛楚。

袁大奶奶就有些不忿,也压着嗓子道:“他蒋家出了事,自己递不进消息,却要我们跑前跑后,还叫您受这样的罪,这又是什么道理。”

昌平侯夫人轻哼一声:“唇亡齿寒,谁叫她是我女儿的婆婆。”

袁大奶奶还要说话,却吃了昌平侯夫人一记眼刀:“好了,也不看看是在什么地方,也敢口无遮拦的。”

袁大奶奶一噎,闭上了嘴,再不敢多说一个字。

少时,驴车到了袁氏所居院落。

袁大奶奶并不要相帮,亲自扶了脸色苍白的昌平侯夫人下车,直接就往门里去。

却见得了消息的袁氏走出来,身旁还跟着身材高挑、神情肃然的宁氏。

上一篇:梧桐寂寂卿无语下一篇:待君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