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泺也正思考着,如果找不到犯人,回京也做不了什么,可是继续留下来,又能有什么进展呢?
还未回话,只听得门外小橘子有要事求见。
“启禀皇上,边疆失守,胡老将军至今下落不明。”
“你说什么?”
胡老将军,胡先庆,骠骑大将军,胡家世代忠君,长年镇守边疆,边疆也因此一直安稳,想不到这次却……
苏泺和晚书大为震惊,尤其苏泺,这位老将军他只在年幼时见过两面,但是他的业绩却是听了不少。
每每有敌国来犯,他总能用兵如神,将敌军歼灭在城外,也因此得了个“战神”的称号。
这么多年都无事,乍然听到这个消息,苏泺无法想象敌人有多厉害。
“是胡老将军下令开的城门,想不到引了鲜卑进攻。”
“胡先庆?他竟有如此大的胆子,你确定是他?”
小橘子点头,“属下刚问过前来送信的侍卫,说胡老将军投靠了鲜卑。”
“这……”
苏泺实在难以相信,三代忠君的胡家,这么多年胡先庆也没生过任何背叛之心,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投靠鲜卑了。
晚书知道苏泺在想什么,提醒道:“皇上,稍安勿躁,或许胡将军是被陷害的,你别忘了程实逃到了燕都城(鲜卑于大晋的最后一座城,属鲜卑境内)。”
“你是说这事是程实在背后操纵,胡先庆被算计了?”
晚书点头又摇头,“眼下无证据,微臣暂时也说不好,不过以微臣对程实的了解,八九不离十。”
苏泺忽然想到了什么,挣扎着就要下床,还下令道:“马上命人准备,收拾回京。”
眼下不是和太后赌气的时候,如果再不回京调兵潜江,恐怕事态更难控制。
晚书担忧道:“你的身子,马车一路颠簸,能行吗?”
苏泺抖抖身子,无所谓道:“没事,扛得住。你帮我把伤口多包几层,咱们快马加鞭赶回去。”
晚书坚决不同意,“朝中有太后和诸位大臣在,咱们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必过于着急,你的身体本就不宜舟车劳顿,更遑论骑马。”
苏泺还想继续犟,被晚书严厉阻止了。
最终还是乘了马车回京,只是途中没怎么歇过,一路换了好几批马儿,昼夜不息的往京城赶。
晚书密切给苏泺把脉和检查伤口,一旦有碍,便让马车慢下来。
方宴被放了出来,苏泺令他留在卧龙镇,继续追查犯人下落,带罪立功。
晚书也留下了药房,嘱咐七月督促方宴按时服药。
五日后,马车缓缓踏入京城,离开了这么久,又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晚书忍不住拉开帘子往外看。
京城繁华依旧,河东的灾害对京城来说,一点儿影响都没有。
经过御马街,马车驶进了宫门,姜云率领文武百官在宫门口列队迎接皇上。
晚书抬眼望去,姜云脸上并无太多表情,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虔诚道:“老臣恭迎皇上回宫,皇上一路辛苦了。”
苏泺心里清楚姜云的所作所为,可看他把面子功夫做得足足的,也谦虚回道:“朕多日不在,宫中诸事皆由丞相操持,丞相大人也辛苦了。”
姜云一怔,忙回:“老臣不辛苦,为国分忧,是老臣份内之事。”
苏泺也懒得再跟他扯下去,直接道:““诸位爱卿平身吧!””
说完径直绕过他,往内宫走去。
没走两步,便见太后身边的茶姑姑候在前方,拦住了道路,看向苏泺道:“奴婢见过皇上。”
“姑姑请起,可是母后有什么事吩咐?”
茶姑姑道:“太后连日操持政事,累倒了,今晨起来还直呼头痛,这会刚喝了药睡下了,特差奴婢前来告诉皇上一声,太后不能亲自出来迎接皇上了。”
太后真病假病不知道,但是此举恰恰表明了她对皇上的不重视。
眼下这么多文武百官看着,苏泺作为儿子不仅不能露出不悦,还得假装关怀一番。
“啊,母后病了,朕这就去看看她。”
因着太后的病,再加上与鲜卑开战,原本的庆功宴也就取消了。
太后这是多怕苏泺的锋芒给自己造成压力,尽防他至此。
不仅对苏泺的功劳一字不提,还刚回宫就让苏泺折了面子。
苏泺去“看望”太后,百官告退出宫,晚书也跟着出宫回状元府去了。
一出宫门,就看到了等着自己的陶知礼和许子艺。
晚书也正想问问鲜卑来犯和郡主府建造一事,便向二人走了过去。
迎上去道:“两位,别来无恙啊!”
陶知礼哈哈笑着,许子艺也问候道:“梁兄,一路辛苦了。”
刚说完,就见一个宫人跑来跟他耳语两句,许子艺慌慌张张的和晚书告辞。
“梁兄,改日再到你府上赔罪,我有急事先走一步。”
说完,像陶知礼颔了一礼,便返回宫中去了。
晚书不解的看着陶知礼问道:“他这不刚出宫,怎么又……”
陶知礼笑得神秘莫测,“儿女家的事,由着他去吧。”
说着伸手就揽过晚书的肩头,“一路辛苦了,天冷,先上马车,回府说。”
儿女之事,莫非许子艺看中了哪家大人的女儿,或是人家女儿看中了他。
晚书还想再问问,却不防搭到肩上的“咸猪手”。
第153章 宫门一入无由出
她下意识的躲开了,打了个寒噤,干笑道:“是呀,这马上年关了,天也越来越冷了。”
陶知礼尴尬的将手收回去,随即上了马车。
陶知礼特意等他,又盛情邀请,晚书推辞不了,只好跟着一并上了马车。
“黑了,也瘦了,不过男子就该这样,整天顶着一张白嫩嫩的脸,像个女儿家似的,一点男子英气都没有。”
晚书张张嘴唇想解释,想了想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讪笑。
陶知礼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一路上问东问西,晚书把此行的事都捡着重要的说了。
陶知礼见晚书对自己坦诚,对他又添了三分好感,眉眼间也多添了几分笑意。
马车直接到府门前停下,晚书随陶知礼一并进去,守门的小厮笑着喊道:“老爷回来了。”
陶知礼点点头,很快就有管家迎了上来,“老爷和姑爷回来了?夫人和小姐已经等候多时了。”
姑爷?
陶知礼听完,哈哈大笑起来,这声姑爷喊得他心里甜滋滋的。
但是晚书就不一样了,她看了管家一眼,只见管家已经前头带路走了。
晚书又朝陶知礼看了一眼,陶知礼并未解释,应该是听错了,晚书安慰自己。
两人快步往正厅过去,只见府中下人排成两列,待晚书走过后,便听得他们在后面窃窃私语。
晚书听不清他们说的什么,但听起来他们都很高兴的样子。
又绕过一个回廊,终于看见了陶夫人和陶青衣站在门口候着。
看见两人进来,陶夫人微微欠身,“老爷回来了,晚书也来了?”
前半句是对陶知礼说的,目光却一直凝聚在晚书身上,眉眼间全是喜色。
晚书回礼道:“见过夫人”,说着又转向陶青衣道:“见过青衣姑娘。”
陶青衣脸刷的红了,含情脉脉的回礼:“梁公子。”
说完就飞快的躲到陶夫人身后去了。
陶夫人见状也没多说什么,甚至陶大人也没骂她丢人。
晚书被簇拥着入席,一旁的陶知礼估计是问了管家找到陶青元没,管家摇头。
陶知礼气得低吼一声:“这逆子……”
见陶夫人给他使眼色,他才住了口没继续说下去,换了脸色招呼晚书吃东西。
这一大桌子菜都是精心准备的,几乎全是晚书爱吃的。
回京这一路上昼夜赶路,就没好好吃顿好的。
晚书这个吃货,见到美食也就毫不客气的大快朵颐起来。
陶夫人不住的给他夹菜,又喧寒问暖一番,倒是令晚书有些不自在。
陶青衣一直偷偷看她,小脸粉扑扑的,一副害羞状,这和当日在梁府见到时完全不一样。
又想起当日自己忙着赈灾拒绝了她,今日陶知礼和陶夫人又对自己这般上心,以及刚刚管家说的什么姑爷。
晚书一下子被吓出一声冷汗,合着今日自己是入了个鸿门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