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番外(183)

作者:越人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嗯,你们这年纪的孩子总是不爱读书,但书上的话总归是有道理的。”曹皇后自己早年读书不多,后来有机会之后一点一点的补起来。有些道理,少年时不懂,可是嫁了人,生了孩子,经历了多年坎坷之后,不用人教就懂了。

有时候曹皇后也宁愿女儿一辈子不懂。

要懂得这些,得吃多少苦。

懂得越多了,人就越不快活。

做父母的都是如此,恨不得苦处自己全吃了,只把甜处留给孩子。

可惜不行。

孩子总要长大,父母终究不能替他们把日子过了,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亲,会生子,再变成父母。

曹皇后能怎么办?只能看开了呗。

别人总觉得皇上的日子快活得不得了,皇后更是天天享福,吃香喝辣的命。唉,真到了这一步就会知道,其实这宫墙内的无奈更多。

女儿眼下这情状,其实也不算什么紧要大事,过得三两个月,什么事都会淡了,再过个一两年,大概就会忘得差不离。毕竟人活着天天都有事发生,新的事自然会盖过旧事,新的烦恼越来越多,人总得往前活,而不是只活在过去里头。

况且……死一两个人算得了什么?

日子过久了,死人的事见多了,迟早就见怪不怪了。这不是因为人人都自私凉薄,而是人活着太艰难了,要是记得的全是愁苦烦难事,那日子可怎么过?所以人的天性就会趋利避害,多年后回想从前,大多数事情都已经在记忆中磨灭,除非是深仇大恨,会记得的就多半会是些快活的事。

远远的,皇上的御辇已经过了泰安门,朝着宜兰殿的方向过来了。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御园中的蝉被粘去了不少,可还是能听到它们时高时低断断续续的鸣叫声。

福玉公主的女儿满月宴办得格外热闹,福玉公主和孟驸马两人性情不同,但是有一点一样,这夫妻俩都格外大方,人缘好,这满月宴之日客似云来,差点儿没把公主府的大门挤爆了,光是收的礼物库房装不下,在院子里高高的堆成了小山。

福玉公主夫妻俩商量过,把收来的礼物整理折变,打算再在京里盖一座善堂。

皇上对此很是赞赏,说“比捐到庙里充什么香油钱强多了”。

当然当然,这话可不是当着外人的面儿说的,听到的人也就曹皇后、四皇子和刘琰了。

办过了这满月宴,接下来就是三皇子的亲事了。

三皇子这亲事定下也有快两年了,皇上和皇后选的这位三皇子妃姓萧,父亲也曾是追随皇上南征北战打天下的功臣,不过因为伤病,在皇上登基前就过世了。

选萧家女儿做儿媳,一方面是这姑娘性情和顺,品貌端正,二来也是为了抚慰功臣,总不能人家当家的一死,他留下的孤儿寡母就从此没人管没人问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成亲

对几个嫂子,刘琰的感觉都一样。

全没什么感觉,不亲近,也说不上多厌烦。

头一个嫂子是朱氏,二嫂姓马,三公主曾经开玩笑的说会不会三嫂会是个牛氏或是杨氏,这样一路数下来多顺口啊。

刘琰觉得这么说有点儿损,不过她也跟着笑了半天。

三嫂当然不姓牛也不姓羊,幸好幸好。

萧氏今年十八岁了,生得眉眼秀美,娇小玲珑,就是性情内向,话少了一点儿。

从她与三皇子定亲之后,进宫的机会不少,但是和那些削尖脑袋想往宫里来的姑娘不一样,萧氏不大进宫,即使来,也都是例行请安、或是节庆的时候。刘琰在宜兰殿见过她几次,她总是安静的坐在母亲身边,不问她绝不出声。

说真的,刘琰觉得三哥有点儿配不上她。

萧氏当然是个挺好的姑娘,可三哥……连自家人都没谁喜欢他,就怕三嫂和他过不到一处去。

刘芳和她想的一样。

照刘芳看,谁嫁三皇子谁倒霉。

不,嫁给大皇子和二皇子也没好到哪儿去。

大皇子的原配死于毒杀,二皇子妃马氏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二皇子女人实在太多了,据说现在他身边有名有姓的已经有二十多快三十了,至于那种混不出头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刘芳凑近刘琰,小声说:“听二皇子花钱花得太凶,上次还到户部去借钱呢。”

“啊?”刘琰没怎么花过钱,对钱也没多大概念。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她也没自己花过钱——嗯,在乡下的时候拿着舅母给的铜板去买麦芽糖那可不能算。

“说是修了个别苑,在城外,供平日里打猎游赏,这一笔钱就不少了。”

刘琰理解的点头。

那肯定费钱啊!父皇为了省钱,宫里这几年都没有什么大的修缮改建,顶多上上漆,整一整屋瓦。难道父皇就不想住崭新漂亮的宫室,不想把御花园修得花团锦簇的?

不就是缺钱嘛。

“有钱做点旁的不好吗?先享乐算怎么回事儿?”

刘芳接着说:“修别苑还算好的了,还算是个正经花销,钱花在哪儿起码看得见。还有好多钱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花到什么地方去了呢,结果现在入不敷出的,弄得要去借钱。”

刘琰有点儿纳闷:“那户部借给他吗?”

“没啊。”刘芳说起来觉得很痛快,她也不喜欢二皇子——概括的说,四个皇子里她只觉得四皇子很好,其他三个……嗯,还是算了吧:“户部的人又不傻,借给他他指什么还呢?再说要是开了这个头,别人也去借那可怎么办?”

“对,就不该借给他。”刘琰也觉得解气。

要是有什么正经事要做,那也就罢了,要是借了钱去吃喝玩乐,谁也不会借啊。再说了,这钱借出去,二皇子要是不还呢?别人不还钱,那债主有的是手段,二皇子不还钱,难道能逼他变卖家产甚至卖身为奴?

所以这钱是万万不能借的。

“可是户部没借给他,他还是筹到钱了。”刘芳说:“马家听说就给了不少呢,还有其他想巴结的人。你知道吗?二皇子有个妾是商家女,那户人家不但送了女儿进府,还给他献了一大笔钱。”

“这些人图什么啊?”

图什么啊?那些人又不傻,尤其是买卖人,人家投一文,那是想赚十文、百文回去的。给二皇子送女儿送钱,肯定有所求啊。

“不知道父皇知道不知道,他怎么也不管呢。”

“我猜是知道的。”刘芳小声说:“不过父皇日理万机,多少大事管不完,就算知道了,也没那个闲暇和他计较。”

没错。

再说就算计较又能如何呢?打一顿?再把他关到慈恩寺去禁足?

都没用啊。

刘琰摇摇头。

刘芳给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三皇子迎亲的队伍已经回来了,锣鼓喧天,鞭炮声炸响,桂圆赶紧过来想替她掩耳朵,不过刘琰不怎么配合,总想探头往外看。

三皇子今天倒是没板着脸,活象要去打人似的。他穿着一身儿大红吉服,那衣裳明明是可着他的尺寸做的,不知道怎么显得那么别扭,象偷穿别人的。他的脸本来就不算白,这大红也是很挑人的,白皙的人穿显得气色更好,象三皇子还有鲁驸马这种脸黑的人穿,只能衬得更黑了。

三皇子牵着红绸,红绸带的另一端握在新娘子手里。萧氏顶着大红盖头,被喜娘丫鬟们簇拥着跟在后头。

刘芳长长的叹了口气。

刘琰不用问她叹气的缘故。

因为这会儿姐妹俩想到一块儿去了。

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那什么上。

三皇子生得是五大三粗还黑乎乎的,要不是因为五官还算端正,看着简直象个土 匪似的。他又不爱读书,平时又特别喜欢惹是生非,萧氏嫁他确实可惜了。

热热闹闹的拜了天地,送入新房,刘芳拉了刘琰一把,两个人都去看热闹。

三皇子尽管平时脾气坏的不象话,但今天是他大喜日子,脸上难得的带着笑,喜娘们的指使他居然都乖乖听话了,挑盖头的时候看着还有点儿害臊似的。

盖头一揭开,萧氏的面容显露在众人面前。涂得粉白的脸,抹得殷红的嘴唇,刘琰见过的新娘子都是这么打扮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萧氏这模样看起来没有一点儿喜气,她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眼帘低垂,看着象是个假人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