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刘介确实没和她说,她近些时日简直就像被养在世外桃源里。她盘算着得和刘介好好谈谈,又觉得这个小刘匡成熟得不像话,“你怎么会想要来看我?”
刘匡背着手,“六哥从外头带回来的人,我自然要弄清楚,可不能叫六哥被人骗了。”
“你和你六哥很熟吗?”
“我很小的时候就见过他,会写字了就一直和他写信,他每封信都会回我的。”
烛芳把他带到正厅里。刘匡一眼就望见了角落里堆到一半的木块工程。他兴致勃勃地围观上去,扭头就问,“你和我六哥连孩子都生了?”
烛芳意识到什么,木着脸,“这是我堆的。”
刘匡闻言一愣,然后捧腹大笑,直到烛芳蹲到他身前他才堪堪止住,朝她道,“那我不担心了,你肯定骗不了我六哥,你不被我六哥骗就很好了。”
烛芳登时觉得自己方才有些眼瞎,这小孩哪里是讨人喜欢?分明是格外惹人厌。
只是这小孩嘴上说一套,手上做的却是另一套——他没忍住伸出手来摆弄木块拼搭剩下的宫墙。
烛芳蹲在他旁侧看了有半晌,心也痒起来,伸手帮着。
一大一小两个人竟就有默契地堆了一早上的塔。午时,刘介推门而入时瞧见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烛芳耳朵灵,在他推门的时候就已经停下动作侧过头,见得来人是他,有些意外,“你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刘匡闻声也转过身,双眸大亮,“六哥!”
刘介自已知晓今早上发生的事,也不多问,只朝小三殿下颔首,而后一派悠然与她说道,“今日未时起,东麓有流觞曲水,想带你去瞧瞧,便提早回来了。”
烛芳曾听说过“流觞曲水”,似是凡人雅士间一种颇有意思的活动,跟着放亮了眼睛。
刘匡赶忙插话,“流觞曲水?我也要去!”
刘介自不可能丢下刘匡这个小小的不速之客,只好同烛芳两个人一左一右提着小孩子一蹦一跳地下石阶。
这般年纪的凡人小孩浑身似有使不尽的力气,从钟离宅到东麓的石阶竟就被这小三殿下蹦了大半,若非怕他摔着,烛芳早想撒手不管。
这小孩也奇怪,非要她和刘介牵着,对身后的两个护卫抗拒非常。
一路蹦到在东麓候着的王康泰和师恬跟前,小三殿下才松开汗淋淋的手畅快地舒口气。
刘介扔了块帕子盖到小孩脑袋上,任他取下拭汗,又另取一方巾帕给烛芳拭手。
王康泰啧啧感叹,“真像。”
他与师恬二人早就同刘介通好气,却没曾想除却烛芳,刘介还带下来一个小孩子。
刘介好整以暇地,“王兄说笑了,我生不出这么大的儿子。”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王康泰左右看看,继续感叹,“我是觉得,你们真像一家三口。”
师恬歪曲着补充,“一位老父亲带着一儿一女。”
本来还有些羞意的烛芳:“噗。”
第32章 骅琴四
三月开春山,山麓绿意渐浓。曲折回环的流水绕过莲亭,羽觞沿流而下。流水岸边摆满蒲团软垫,白衣竖冠的雅士跪其上,三两交谈着,交谈声里还和着幽雅琴音——是莲亭的琴师在弹奏。
王康泰和小三殿下因为蹴鞠一事聊得很相投,即刻黏做一堆。烛芳则是左右观察着这“流觞曲水”宴的盛况。
琴音停顿时,羽觞落到谁处,谁便要饮下这酒且赋诗一首,高咏罢往往是一阵热烈欢呼鼓掌。这愈发引得位上之人诗性高涨,按耐不住的不等琴音停顿便已捞起羽觞一饮而尽,诵诗声彼伏此起,叫旁座记录的文士叫苦不迭,匆匆寻补帮手,点墨落笔飞快。
烛芳正瞧着,忽而肩膀被人轻轻一撞。她侧头一看,这撞她的不是旁人,正是同她并行的师恬。
只是她心不在焉地,觉察到撞了人才慌忙回神,“对不住,我没看路,没撞疼你吧?”
烛芳摇摇头,犹疑地问,“你是……遇上什么事了吗?”
师恬顿了少顷,低着眼道,“我兄长要来骅琴了。”
“你兄长?”
“师家主,来庆贺六公子归宗的。”她道。
那就是当初将她嫁入李家的那位了。烛芳想清楚这点,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你可能想不到,我小时候,不对,是我在知道我要嫁给李仲元以前,我都和我兄长关系很好的。”师恬忽地道,又一笑,“我同李仲元和离以后也一直没回师家,就是还记恨着这件事,所以一下子知道要见到他我有些……”她没再说下去,靠在莲亭石柱上朝烛芳笑,“你去玩儿吧,我自己在这静静就好,不陪你了。”
烛芳回望她,同她道了别后随着刘介离开。
“烛芳想玩儿吗?”刘介顺手给她一指飘在曲水里的羽觞。
烛芳眼巴巴地盯它一会儿,收回目光,“算了吧。”她作诗不算厉害,最厉害的还是她逃婚时调侃敖旭所作的那首打油诗。
她又看刘介,“你不玩儿?”
刘介环顾一圈四周的喧闹之景,对她笑道,“我现在不宜出风头。”叹口气,“所以也不好帮烛芳作弊。”
“我才不要你帮我作弊呢。”
刘介微挑眉,“那便散散步,听听曲,逗逗人。”
逗人?逗谁?烛芳还没开口问,见他打趣目光便心下明悟过来。这人怕不是想逗自己。由是她防备道,“我才不会像从前一样。”被他说几句就红耳根,她要硬气些。
他失笑,“谁说是这种逗?”凑近些,声音又低又柔,“我才舍不得叫烛芳脸红的样子被别人瞧去呢。”
这语气无端缱绻,清润若水,话语又是这般扣人心门,烛芳禁不住便瞪他,却一丝威慑力也无,因为脸颊已经变得粉扑扑地了。
“瞧。”刘介身子倾回原位,闲散地笑看她,“这不已经被逗到了?”
这人!这个人!这个无赖的人!简直叫人防不胜防!
烛芳脸颊的绯色非但不退,反倒更浓了些——是被气的。
刘介见她模样不禁轻笑出声,好容易才忍下来伸手给她捂脸降降温的想法,手笼在袖中懒懒地,“烛芳这样容易害羞,以后可怎生是好?”
她说气话,“不要你管。”
似乎真的被气着了,还得哄。刘介心里盘算,正欲再说些什么,忽有白衣仆侍上前来朝他问礼,“六公子。”
“何事?”
“林外马车有请。”
烛芳这时也顾不上恼他,顺着仆侍手指方向瞧去,果不其然在绿意掩映间瞧见了一辆朴素之至的马车。
刘介静默须臾,也不问马车里是何人,偏头朝烛芳嘱咐,“你在此地不要乱跑,我一会儿就回来。”
烛芳扯住他袖摆,秀眉微微蹙起,“马车里是谁啊?”神神秘秘地,出了危险怎么办?
刘介只道,“不知道,等我见完了出来告诉你。”
烛芳没被轻易说动,也没撒手,偏头眼凝法力,透进那马车之内总算瞧清楚了——马车里是一个壮年男人,男人华衣华袍,俊秀的眉眼里带着锐气,浑身气势十足,只是看不出来有杀心。他的身上并没有带刀或是其他能伤人的东西。
是个不好惹的男人,但看起来不会伤害刘介。
烛芳缓缓收回手,是放行的意思。
刘介最终没忍住伸手捏捏她的脸,“乖乖等着,不要吃别人给的东西,也不要被别人几句话就骗走了。”
“我比刘匡大。”她很不满,“我又不傻。”
他似也无奈地揉揉眉心,“我总是忍不住。”言罢也不要回答,微叹口气便整袖而去。
烛芳眼睁睁瞧见他走进绿意,宴席上人影来回交错,咏诗正咏得火热,真正注意到刘介离开的并没有什么人。而后他上了马车。
席间那钟离简晃悠过她眼前,问了礼便离开,一句废话也没说。曲水边的王康泰抢过几轮羽觞,小刘匡闹着要尝,王康泰没兜住,叫人小孩饮了两杯。刘匡脸颊晕红地睡去时,刘介也从那马车中走了出来。
“怎样?是什么人?”她似全然记不起来先前自己还恼着这回事。
刘介瞧曲水边酣睡的小刘匡一眼,“他爹。”
刘匡的爹,那就是皇帝。
烛芳惊讶不已,再往先前那停着马车的地方一望,可那马车早已没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