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她强硬可欺+番外(42)

楚思远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小心收进怀里后,又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劳烦你再帮我看看这个,我读了这么多天的书也没找到这一章,你知道出处是哪吗?”

陈涵这回一眼就看出来了:“楚辞中的招魂一章,国子监不讲这个,年份又远,也难怪一时找不到。”

“招魂?讲什么的?”

“唔……原书讽喻颇深,今人更多的是看重招魂二字,诸如有亲人、友人、爱人逝世,阳间怀念的人便念招魂,希望所爱从阴间回来入梦。”陈涵又不以为意,“当然,鬼神之说在人心幽微处,并不可信。”

楚思远听不进最后一句,小心地把纸收进怀里,心里更加苦涩复杂了。

“思远怎么问这些?谁人所画又谁人以书呢?”

楚思远摇摇头:“对不住,我不好说。”

陈涵也就不多问,护送他到广梧门口后拱手告辞去了。

楚思远走进去,与一路的宫人们打完招呼,来到相邻的两斋面前。

她就坐在门口的太师椅上,吹着一支洞箫,见他回来,浅笑了一下,又继续吹奏了。

楚思远来到她身边,直接在台阶上坐下,看她纤指蹁跹,看她分明怡然放松,吹出的曲子却有难掩的孤寂悲怆味道。

他看着她想,你记在心里画在纸上的,念念不忘写招魂的,是谁?

今天是个重大日子祝愿放榜的学子们心想事成啊!!(好紧脏)

第36章

旧年破岁,落了半冬的雪,春季暖风总算是吹入了长丹。

窗外时不时有消融雪水的滴落声,听着让人不禁心生寒意。不归又添了炉子,低头听宗帝吩咐。

“春试在即,这三年一场的盛事,引天下士人共瞩目。今年的考生里又多有荫族子弟,想来届时当更为精彩。”宗帝喝着翠顶留芳茶和蔼地同她说,“不归对此可有想法?”

不归恭谨:“后宫不可干政,舅父问错人啦。”

宗帝一笑置之:“你如今可是朕的长女,将来也要立府的,又素来是朕的臂膀,岂可与等闲后宫较之?说吧,与舅父论什么规矩呢。”

不归上前给宗帝捶肩,笑道:“那不归便僭越了。我只知道,冯太师乃天下读书人楷模,历届也是太师连同翰林院监考的,只不过此番太师爱子也在考生里头,免不了要避嫌。故此不归斗胆一问,舅父觉得,还有哪位元老有资格代替太师的位子?”

宗帝欣怀:“你觉着呢?”

“太师是大儒,也是帝师,与皇家息息相关,位于首席监考更能显出天子重视。不归孤陋寡闻,只论年年除夕所见的官员们的话,大抵也只有一位元老能当得起这威望与重担了。”不归语气和缓,“但同为楚家,只怕威望过高,舅父要芥蒂。”

宗帝挑眉,拍了拍她的手:“刚还说不敢干政,这回话头倒是大胆了。”

不归笑:“都是一家人,君臣之外还有尊长敬师一德,叔公三朝辅佐,您和我母亲、我与那仨弟弟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也就斗胆敢出口了。”

功高震主从来都惹君王忌讳,尤其同为皇家人。不归明面上提了一句,过后也只谈亲情,不敢再触龙鳞了。

她捶着宗帝的肩膀,叔公是怎样的人,她上一辈子已经知晓了。

当年女帝践祚,安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乱战之中的死难英雄。

第二封便是威亲王,朝无异议。

而后回忆乍然收不住了。

宗帝悠然饮茶:“皇叔为人,朕自然是深信的,然他人免不了口舌,到底麻烦。”

她沉默了好一会:“那不如,再添一位皇室挂名辅助。”

“哦?谁人胜任呢?”宗帝笑问。

不归轻声:“女儿不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辅助叔公,辅助您。”

宗帝晃了晃,即使心里是打算着顺水推舟,还是因她的话愣住了。

直待到傍晚她才从御书房走出来,回到广梧时,宫人们当差毛毛躁躁的,沏来的茶水温不适,不归指尖抚过茶杯,便挥手让人退下去。

罗沁在内务部忙着还没回来,萍儿正在接管茹姨留下的一宫杂务,正处在各自挑大头的要紧时刻,不归便不再添事,取了梳妆台上瓶中一根枯枝,拢手走去勿语斋。

她随意翻着楚思远的书桌,端详他的字迹与策论草稿,再看他平日都读什么书,索性坐在椅子上,拉开抽屉也看看。

里头有个没盖好的匣子,她随手一揭,看见一套流光溢彩的避毒玉杯。

她拿出一个,自言自语:“怎不舍得用?”

原本安详趴在地上的肥花猫瞧见了那杯,顿时起了精神,嚯的跳上书桌,抬着前爪想去扒拉玉杯。

不归推开这肥崽,笑道:“怎么?想拿莫厌醉金杯当玩具?从前也不见你对这上心……”

她又收住了话,笑意散了,花猫见状趴在书桌上,不闹了。

不归坐了片刻,忽然摇了摇桌上的传唤铃,招来林向,叫他拿壶酒来。

若是茹姨在,定然不准她在饭点前饮酒,林向没想那么多,只问:“殿下想喝什么酒?”

不归看一眼窗外积雪:“两壶白雪红尾。”

林向连忙下去取,没一会就拿了个食盒来,附送了几样她平日最喜欢的鱼片点心。

“下去吧,等公子回来再叫孤,除此之外,不准前来打扰。”

于是勿语斋的门被掩上,不归端出那点心,摆在肥猫面前:“小雨,剩你和孤了。”

花猫把胖脸埋进点心里,她则取了酒壶自斟自饮,像前世那样对着猫絮絮叨叨:“孤预备积蓄点财物,日后有不妥,至少能拿银锭铺后路,只是不知道茹姨在外头如何。今日孤又斗胆请求参政,舅父虽答应了,到底是要给他添麻烦……”

胭脂色的酒一杯杯入喉,纵然醇雅,纵然借醉金杯饮来极好,但回忆一袭,十分温甜还是成了百分辛涩。

“孤不封你……不封你……”她有些醉了,“本就寸灰不存,拿个没穿过的衣冠去作皇冢有甚么意思……还嫌孤不够瞎是不是……哪都要瞧了听了想起你……”

一壶尽,提另一壶时握不紧,洒了桌面些许,花猫正干噎了许多点心,便凑过去舔美酒。

不归摸着它毛茸茸的脑袋,喋喋不休:“小雨,你最懂孤了……你说,孤的话有没有理……”

她再饮一杯,手指勾住杯耳垂下,眼角绯红地睡过去了:“魂兮归来,何远为些啊……”

花猫啼叫了几声,肥脑袋贴在书桌上也醉了过去,尾巴有一搭没一搭地轻轻扫动那一排毛笔,发出与融雪声一般好听的声音。

“四弟,天色已晚,不如留下来与我们用晚膳吧?”

楚思远从书里抬头,这才发现天色已晚,抱歉地摸摸头:“不了,一不小心看入迷,已经打扰大哥这么久了,怎么好意思再蹭饭,弟也该回去了,不然八成要挨阿姐的骂了。”

“长姐往日会骂你么?”

“嗯,会冷我。”

“长姐她是外冷内热,小的时候,她也很疼我们。”思平笑笑,“如今我们一个个都高过她去,唯独你最小,又是她亲自带回来的,最惹她上心。”

楚思远呵呵:“我也会长大,谁还能永远是个孩子,由着人宠。”

“我倒希望,长不大便好了。”思平轻笑了一声,又见他还在抓紧看书,便道:“你若喜欢这楚辞便拿去吧,素日空闲读一读也不错的。”

楚思远看完那一章,如释重负地合上:“不用啦,我其实只想来看看这一章,谢谢大哥,我这就回去了。”

淑妃张罗着饭菜挽留,宛妗都备多了一份碗筷:“小鱼不饿么?吃些再走嘛。”

淑妃笑说:“已派人去和你长姐说了,无妨的。”

宛妗又过来牵他袖子,楚思远难以回拒,只好和他们坐下:“淑妃娘娘,大哥,思远叨扰了。”

“都是一家人,不扰。”淑妃舀汤给他,“宛妗刚来不久,宫里没什么小友,思远多来陪陪她才好呢。国子监虽天天见的,到底不如同张桌子吃饭来得热络。”

宛妗有些不好意思,又确实高兴,夹着肉丸子给他再夹给思平:“是呀,你别拘束。”

楚思远盛情难却,只好连连点头。

其间淑妃绕着弯关心他:“不归自己也还小,若你娘亲还在,也不至于无人照顾……唉,当娘亲的着实怕这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