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蜜润玉同人)香蜜之云心+番外(127)

作者:墨池清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宁云对着跟随的将领道,“此时也近午了,传令下去埋锅造饭,下午收拾了就回京吧。”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众人自然应诺,见她往外走去,亲卫队长连忙跟上去。

“我就一个人走走,别跟着了。”宁云摆摆手。

众人虽都知道,他们这位女皇陛下,是武林高手,但何敢怠慢,只得远远的坠在她身后吧。

宁云自然也发现他们的踪迹,此时却无心理会,只得认他们去了。

她二十五岁与范遥成亲,正好今年是知命之年,正是人生的一半,便算上上辈子,范遥也是陪伴她时间最长的人。

范遥于她,是老师,是长辈,是同伴,也是保护者,他教导她,关爱她,陪伴她,照顾她,他们虽然没有所谓的爱情,但是,他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

甚至死…他希望海葬,未尝没有支持她,改正厚葬的习俗,以身作则的意思。她自己一直未建陵寝,但天下人始终还是不能完全相信…

夫妻同船,他终还是先一步走了。

宁云闭上眼睛,落下两行清泪,别无他物,便以此相赠吧。

前方的路,还得她一个人走下去,以后的确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行。

因为,再也没有一个在身后支持着的人了。

还有,岁月不留人,她也该为将来做好打算了。

****** ******

范遥去世之后,宁云拒绝了朝中再立皇后的建言,行事却也比从前缓和了许多。

并且,开始常往光明学院去,找些合适的人才,建档重点培养,正所谓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取。

她也不忌讳大家知道,这是在选继承人。正所谓欲带皇冠,必承其重,用手段是没问题,当皇帝的,没点城府手段自然不行,但绝不能偏离的正道。

她能看得上的,都是足够聪明优秀的人,正好也可以将其中心思不正的剃出来,避免将来祸害了国家。

身边的老兄弟们一个个,都走了,早年认识的人,竟然最后剩了张无忌。

这会儿,张无忌已经成了武当的长老,脾气仍然柔软,赵敏则变成如同寻常家宅的妇人,心中口中全是家长里短,子子孙孙。

润玉果然是仙人,这许多年容颜都毫无变化,一如初见,时常到宫中来见一见她。

宁云年轻的时候,曾怀疑过自己与他的关系,但那时候时机不合适,便未曾开口,后来,年岁渐长,也无那等心思,如今将他当个寻常的友人,聊天,喝茶,下棋也是不错。

毕竟,如今能有个平等相待的朋友,也足矣。

当年她对范遥所说的“众生平等,各得其所”到底是不能在她自己手中实现,便是男女平等,都没有达成,不过,她也竭力做了能做的。

至少,她敢说,她给所有的年轻人,都提供了努力的机会,虽然这个机会对不同的人来说,有大有小,需要的付出有多有少,但毕竟不曾让人无望。

她已问心无愧。

八十岁的时候,她倒底从培养的人选中,挑了一名女子做继承人。

她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不是最勇武的,但却是最坚韧的,最有决断的,在最艰难的时候,仍然能继续奋进,那个位置并不好坐,没有约束,又有太多的诱惑,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

整个朝堂都接受了她决定,事实上,已经有许多年,没人反对她的旨意了。

然后,宁云做了最后一件让朝臣大跌眼镜的事。

每次调整和设立薪水的时候,宁云都明确写出了皇帝和皇后的俸禄。当然那个时候,大家都以为她是写着玩的,毕竟整个国家都是你的,就是所谓的“富有四海”,哪还能算钱不钱的。

没想到,继位典礼之后,宁云拿出这些年皇帝和皇后俸禄的计算表,计算出她以及范遥的总收入。

她表示,当皇帝本身就是一种任职,所以在任期间的衣食住行,只要不过分,应该算国家的,范遥那部分,她就替他做主,捐给幼慈院了,她自己那部分,请吏部算给她——这是她的养老金,国家能送她个院子,她也满足了,剩下过日子的,还是自己掏钱吧。

就这样,除了退休工资,带了几件家常的衣服,连个杯子都没多带,宁云背着包袱,潇洒的走出了宫门。

作者有话要说:

副本完结倒计时。

人生七苦,生老病死,就不说了,肯定都有。

爱别离——范遥,虽然不是爱情,但是谁说亲情友情不算爱呢?

怨憎会——张无忌,主要不是针对张无忌本人,而是金老爷牵的线。

求不得——润玉,曾经动心,时机不对,最后放弃。

所以,历劫算是比较完满。

润玉始终没有去争取的最重要原因,是他不能干扰她的历劫过程,担心造成历劫失败。

其实,原著里,如果锦觅正常历劫,没有那么多干扰,明白道理的话,后面也不至于悲剧的。

因为作为一个古代的凡人女子,必然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嫁人和爱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哪怕她自己由于漂亮运气好,嫁了个爱她的人,她也会见到足够多社会现实。

也绝不会在不明白的情况下和人灵修。

当然,故事里人物的性格,注定不会这样走…

第108章 历劫完

离了宫,宁云未去宅院,便先远行。

一则好免得那些冗杂的人情往来,二则也是趁着腿脚尚且灵便,身体尚可之际,去见见老朋友,走走想去的地方。

身后远远的跟着禁卫,宁云只作不知。

她几乎从未有这般独身一人,游历江湖的时候,不过现在不同从前,身上银钱富裕,可以过得足够舒适,只是身体已远不如从前。

三门峡、蝴蝶谷、江陵县,上溯汉水,在江边祭拜了父亲,她还本想早早当年的渔村,可惜时间太久,周围的变化颇大,实在找不到了。

上武当、少林观览,旧人已稀。

入蜀上峨眉山,由于宁云有心要提高女子的地位,便将当年从倚天剑中得到的九阴真经,赠给了峨眉派,那时灭绝师太已在万安寺逝世,峨眉派高手凋零,显出败相,得了赠书,正解燃眉之急,掌门人静仪不是不识好歹之人,至此之后,峨眉派便与明教通好。

如今峨眉亦算是江湖大派,门下弟子有不少参加科举,或者往军中效力,这里虽然没有宁云的旧人,但她见那些小女孩们,在此读书习武,朝气蓬勃,英姿飒爽,绝没有所谓的“低眉顺眼”、“羞涩柔软”之态,心下也十分高兴。

离了峨眉,宁云便往西北方向,准备走行程的最后一站,结果尚未入昆仑山脉,便被那两个一直跟着她的禁卫拦了下来。

两个青年,带着十二分的担忧表示,昆仑山天寒地险,您年事已高,若是出了什么事可如何是好…还是别走了吧。

宁云面色一沉,她平日里并不耍威风,但毕竟做了五十五年皇帝,这般冷下脸来,顿时将两个小孩吓得面如土色。

只是,两人竟禁住了,仍然坚定的挡在她面前。

宁云对上两双清澈的眼睛,换了个策略,好言好语的解释,自己就是想上光明顶看一眼,末了再忧郁的叹口气,自己这次要是不去,大概这辈子就再没机会上光明顶,只得带着这个遗憾离世了,说得两个年轻人,眼泪汪汪,再不能阻拦。

宁云心中暗笑摇头,到底是年轻人,这么容易就解决——

光明顶虽是当年的明教圣地,她待的时间却并不长,尚不及杨逍的坐忘峰,不过这里对她来说,是事业开始的地方。

一路进山,两个青年想来是没到过这些地方,准备尚不如宁云充分,宁云本先做了准备,故而倒是反而照顾他们多一些,她本不爱搭架子,如今卸了职一身轻松,反倒有了几分年轻时尚不能有的逍遥自在,不过几天时间,大家便混熟了。

年轻人多向往江湖武林,便问起当年旧事,宁云将当年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故事讲给他们。

其实外头不少话本故事,都喜欢写这件事以及援救万安寺,不过同宁云这般亲身经历期间的相比,自然多了不少演义和夸张的成分,反倒真实的事情,没那么惊心动魄。

两边交流起,宁云听那些话本说,她天生聪慧,背景神秘,父亲是武林高人,母亲是前朝公主,隐姓埋名,忍辱负重生下继承人,她出生时天现异象,百鸟齐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